中国乡镇网

热门关键词:  请输入关键词  怀远县  杏林镇  as  华州区杏林镇

专访“中国杯”创始人晓昱:帆船生态圈如何打造?

2016-10-28 13:50 搜狐体育

    近年来,“体育赛事IP”成为中国从互联网企业到风投都热捧的概念,从腾讯以超过5亿美元签下NBA独家网络直播,到中超卖出80亿人民币天价,再到乐视积极展开的赛事直播圈地运动,以及万达等各大豪门纷纷斥巨资购买国外俱乐部布局体育产业,一时间体育赛事IP成为风头正劲的宠儿。

  近日将在深圳大亚湾海域迎来其第十届赛事的中国杯帆船赛正属于国内被看好的体育赛事IP资源。这一国内唯一以“中国杯”命名的大帆船赛事不仅代表国内大帆船竞技的最高水准,而且在短短十年的发展历程中,已经超越了具有30多年历史的泰王杯等传统赛事,成为亚洲规模最大、世界知名度日盛的国际大帆船赛事。尤其是今年,来到第十个年头的中国杯前所未有地开设了两个赛场,来自全世界38个国家和地区的138支船队参赛也创下历史纪录。

  在紧锣密鼓的赛事筹备期间,中国杯帆船赛创始人兼首席运营官晓昱在一番问答对话中用肯定的口吻表示,中国杯帆船赛在国内的赛事IP中极具含金量,因为它不仅仅是一个高端赛事,更是在打造一条完整的产业链、营造一个产业生态圈。

  差距意味着机遇

  问:众所周知,所谓IP,即是英文Intellectural Property的缩写,意为知识产权。移动互联网时代,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传播设备和媒介的升级,人们对“优质生活方式”和“优质内容”的追求日渐提升。这是“体育赛事IP”广受追捧乃至热得发烧的真正原因吗?

  答:为什么今天体育赛事IP这么热?一是商业前景被看好,二是政策的利好面推动。目前中国的体育产业和发达国家相比有较大差距,中国体育产业只占GDP的0.6%,这0.6%中,有80%集聚在体育用品行业;而美国等发达国家,体育产业占GDP比例是3%,赛事、赞助、用品、衍生产品的比例大致相当,产业结构要合理许多。

  问:换句话说,短板即是潜力,是可以腾挪的空间?

  答:是的。以体育赞助为例,2015年,北美赞助市场规模超过210亿美元,这相当于它1/3的电视广告市场规模,或是一半的数字广告市场规模,这210亿美元的70%都流向了体育。仅以2013至14年的NBA为例,NBA联盟和30个球会的赞助金额就高达6.79亿美元。反观国内企业无论是赞助体育赛事的金额,还是营销意识、能力都还处于初级阶段。大部分企业还是把赞助作为销售平台,把赛事当成广告投放渠道,热衷于追求曝光率,没有将品牌和赛事本身、和这项运动作长期及深入的“绑定”——赞助体育赛事可以把企业营销的效果提升10%,可体育赛事提供的是题材和品牌联想,需要企业运用更好的想象力和更多的人力物力进行创意和推广,并需要时间的沉淀,但国内企业往往缺乏这个耐心和认识。

  万航浪骑队在2013年至2015年的 中国杯帆船赛中,以优异的战绩拿下博纳多FIRST 40.7统一设计组别三届冠军

  

  问:对于帆船这样高端、小众的项目,是否尤其缺乏这样的耐心和认识?

  答:不妨来看看两边在帆船这个领域的差距。理论上,当一个国家人均GDP达到6000美元时,帆船行业往往就开始进入发展的快车道;而到了8000美元以上,就能实现腾飞。目前我们国家的人均GDP早已超过这个数字——不少沿海城市的人均GDP已经过了两万美元,深圳甚至已经到了2.6万美元,但整个国家20英尺以上的帆船却只有1000多艘,一年参加过8次帆船运动的人数不到2000人(引自行业媒体赛领的报告);而2014年美国的数据则是,拥有190万艘帆船,有122.5万人一年参加过8次帆船运动,各类水上运动的受欢迎程度和参加人数,仅次于跑步。而在新西兰的奥克兰更是平均每四个人就拥有一条船。当然,对我来说,看到的绝不仅仅是巨大的差距,更是整个体育行业和大帆船行业的机会。打个不十分恰当的比方,现在的帆船就像当年的高尔夫在中国。

  问:除了有待挖掘的潜力,或者说良好的商业前景外,体育赛事IP热是否还有其它因素?

  答:目前体育IP利好的另一大原因,是国家政策层面的利好带来的体育产业大发展契机。2014年下半年以来,体育产业政策利好频出,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到2025年,我国体育产业总规模要超过5万亿元。体育产业这片蓝海,将带给我们无限机遇,但由于发展起步较晚、现状落后,同样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从制高点来打造帆船产业链和生态圈

  问:作为一个优质的赛事IP资源,中国杯帆船赛有着怎样的特质?

  答:中国杯帆船赛目前还属于稀缺资源。现阶段国内由资本方购买的赛事,基本都是国外的赛事品牌。国内知名度高、值钱的本土体育IP目前少之又少,只有中超、中网等相对比较成熟,资本方在一轮疯狂购买国外IP的过程后,目光将逐渐转向国内的赛事。中国杯帆船赛是这一领域唯一带“国字头”的,占据了制高点;此外,中国杯帆船赛并不仅仅是一个区域性赛事,它的影响力已经覆盖整个亚太,正在走向世界;帆船运动虽然不是大众运动,人口基数没有这么多,但它的参与人群的高端性、消费能力、影响力、话语权、指标意义、主流社会的存在感都为人所难以忽视。2013年,《体坛周报》评出的十大品牌赛事,中国杯帆船赛位列其中,评选方看重的,正是赛事的含金量。

  问:对于亲身体验过中国杯帆船赛的人来说,赛事组织者试图链接高端群体与普罗大众的努力令人印象深刻,既然中国杯的卖点是高含金量,为什么还要花如此大的人力物力去铺陈它的社会影响力?

  答:不是所有的体育赛事都会成为IP资源。好的IP,一定要打造好的产业链和生态圈。早在十年前开始规划这项赛事时,我们就确定了一个以打造高端大帆船赛事为切入点,集结竞技、文化、艺术,时尚、产业于一体的海洋嘉年华战略。那时还没IP这个提法,看起来非常超前。我们只是想象,未来真正的滨海嘉年华应该是怎样的。除了赛事期间全国各地甚至全世界的帆船爱好者,驾驶着各种各样的船只齐聚中国杯,还有音乐季、电影节、艺术展、游艇展……甚至未来还有主题公园,每年10月的这个时候形成一个盛大的节庆,涵盖旅游、酒店、地产、会展、交通、运输、船艇设计研发制造及维修、高端服务业等等在内的一系列产业。不但是消费,还有就业甚至整个产业结构的调整、城市的转型都可以因此带动起来。像我们熟知的,以电影节和游艇展闻名的戛纳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围绕中国杯展开的帆船文化活动非常丰富

  问:比赛只是一个抓手?

  答:中国杯不仅仅是一个帆船比赛,它其实更是一种生活方式。每到周末,一家人或者及家人、同事或者好友相约出海泛舟、钓鱼潜水、吃喝玩乐,还不会驾船的,不管是孩子还是成人可以去参加帆船培训……久而久之,一种滨海生活方式就这样形成了。与别的运动不同,帆船赛事更能打通一整条产业链,从帆船、游艇的制造、维修、交易,到码头的建造、运营,选手的培训,休闲度假产品的衍生,另外还有各类装备,更不用说由此带动的滨海地产、高端服务业和旅游业。这两年,国内围绕帆船产业上下游出现了一系列公司,包括媒体公司、装备公司、各类成人青少年培训机构、休闲度假公司,帆船交易代理商、船体制造商——其实船艇的交易,无论是出口还是进口,金额都非常大,只不过现阶段,国内生产商的自有品牌还没有打出来。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是,十年来中国杯至少极大地带动了博纳多、巴伐利亚等帆船品牌在中国的销量,当然影响力就更不用说了。

  问:从中国杯过去9年的成长历程看,它到底给深圳这座城市带来了什么?有没有实际地发挥您刚才所说的这种纲举目张的抓手作用?

  答:当我们说这个赛事已经是一张城市的名片,这绝不是一件只是脸上有光的“面子”工程,而是有“里子”,能实实在在地助力当地经济。当年瓦伦西亚倾力争得美洲杯帆船赛决赛主办权后,为当地创造了2万个就业机会,为城市带来几亿美元的收入。《孤独星球指南》把它评为2011年全球十大最值得期待的旅游城市,排名欧洲第一。而瓦伦西亚又只是复制奥克兰的成功。根据新西兰旅游局的统计,2000年至2003年新西兰因举办美洲杯,GDP直接产生2.127亿美元,间接产生3.159亿美元,总计5.286亿美元。在此期间有5010人直接为赛事工作,有4350人间接为赛事工作,总计9360人。要知道奥克兰是一个仅有95万人口的城市。当然更重要的是,美洲杯为奥克兰带来了“千帆之都”的美誉。

  中国杯或将令深圳成为东方的“千帆之都”

  中国杯到底给深圳带来了什么?最近因为十周年的关系,很多人给中国杯发来了祝辞,有的还写得很长,其中有一位见证、支持中国杯十年发展的政府官员这么说,我觉得挺有意思。他把中国杯称作是今年五月开始全面部署的深圳“东进战略”的“先行者”。认为中国杯的举办,“使大亚湾从一个边防海域,变成了文化的海域、体育的海域、旅游的海域,最近深圳市正在规划把它变成一个旅游口岸”……他特别指出过去十年的发展,使得中国杯帆船赛凝聚了一批社会资源,包括众多的媒体,码头运营商,帆船制造商……这些都是中国杯帆船赛对深圳的一个很大促进。据公开宣布的数字,整个东进战略将累计投资1万多亿元,共实施300多个项目,光“十三五”期间就要完成投资5000多亿元,最终要把东部打造成继福田中心区、前海之后的深圳发展“第三极”,目的在于打通辐射粤东、粤东北的战略通道,充分发挥深圳经济中心城市辐射带动作用。另一位官员说得更明确,他说“东进战略”就是一个筐,里边要有好项目、大项目、有带动性的项目来填充,不然这个战略就会落空。中国杯本身就应该是这个战略中的重大项目,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因为它不仅可以拉动、凸显深圳作为滨海城市的特色,形塑深圳人文发展的灵魂,也会带动深圳东部沿海其他各方面的发展。因为以赛事为龙头,它能形成一条产业链。我觉得他们两位已经说得非常清楚,事实上,深圳“东进战略”的提出和不断推进,也为中国杯未来的品牌溢价提供了极大的想象空间。

  问:与其它赛事相比,大帆船这项运动在精神内涵上是否有其特殊性?

  答:这是我尤其想强调的,帆船运动及赛事的品牌象征意义和独特平台与商业之间有着天然的衔接性、融合度。帆船是一项群体性运动,环保、勇气、自由、浪漫、挑战自我、进取、冷静、精确、极限、团队协作等等都是它的品牌联想。世界上许多奢侈品品牌、金融保险投资机构、互联网新贵、高科技企业都是国际大帆船赛赞助商榜单上的常客。同时,帆船还拥有独特的商务款待性,比如它的“第17人”荣誉位置,允许赞助商代表可以上船近距离观看比赛;另外,企业可以用帆船款待合作伙伴,员工可以进行拓展训练,船身船帆可以作为流动的广告展示。仅以沃尔沃帆船赛三亚站为例,就款待了近两万名经销商、VIP和内部员工。而参与和关注帆船的人群的高端性也是企业所看重的稀缺资源。我们追求的不是量,而是质,是粘性。

  做出赛事品牌需“等风来”

  问:在十周年这个时间节点上,能否介绍中国杯未来十年的发展思路和规划?

  答:作为一个民族自主品牌,中国杯帆船赛已经有了10年的沉淀。与国内的体育IP横向对比,你会发现坚持10年以上的赛事屈指可数。在这个时间节点,中国杯已经过了“拼命做加法”的阶段,不是初生的婴儿。

  我们可以把中国杯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前5年,处于创立赛事,打造商业模式的时期,这5年建立起了一定品牌的认知度;到了第二阶段,帆船赛事不再是金字塔尖的事物,慢慢走向培养大众消费群体时期;现在开始进入到了第三阶段,也就是中国杯10年之后,考验我们的是品牌IP的变现能力。随着资本、产业的打通,中国杯不仅将打造更大规模、更专业、更高水准的国际赛事,还将增加拉力赛、分站赛,增加更多的统一设计组别船型,同时鼓励业余玩家的加入,做大“两头”,既要扩大中国杯在世界航海界专业范围内影响力,也要在普罗大众层面推广帆船运动;另一方面,还要着力往下渗透完整的产业链布局。目前中国杯已经完成了在赛事、培训、维修、媒体等领域的产业布局,接下来要作的是整合,引进资本,整合产业链上下游更多的产业集群,整合现有的精准人群并使之发生化学反应 。

  各界名流出席去年赛事的“蓝色盛典·时代骑士勋章授勋仪式”

  问:有什么具体的举措吗?

  答:今年中国杯的主题是“全家一起去航海”,圈定了“家庭”这个概念,首次在中国杯青少年公开赛上推出了家庭表演赛,这不仅仅是在赛事期间针对有航海情结的家庭推出的服务,而是将这一特色服务延伸到全年。如果你有机会到我们在七星湾的基地、到我们的御风者会所去看看的话,就会发现中国杯每周,每月都在做活动,比如我们在积极推动“帆船进校园”。中国杯的十年,也是“帆二代”成长起来的十年。十年一代人,当年玩帆船那些人的孩子开始长大,出现了老中青三代齐玩帆船的场景。新一代的帆船爱好者,生来就带着“蓝血”,带着蓝色DNA,黄土文明与蓝色文明之间的巨大鸿沟,有望在他们这一代渐渐弥合、填平。

  问:对于一个赛事IP来说,10年的运营、孕育、孵化是否过于漫长?

  答:很多年前玩帆船,最享受的是帆船带来的挑战和激情,但现在越来越觉得,帆船教会我的,其实是学会等待。没有风的时候,你必须等风来。一个好的体育IP一定需要时间沉淀,并赋予它美好的故事和情感。中国杯帆船赛要打造的是百年赛事,眼光不是只在三五年的维度,具备的也不是“生意心态”。我们一直要做的是建立中国与世界航海界的交流平台,推动中国大帆船运动的发展,最终让一代中国人自觉地拥抱蓝水。我们不急于通过赞助这样的商业模式来盈利,反而更看重企业打造自己的船队来参赛。去年,我们首次实现帆船赛的网络直播……总的来说,中国杯还远远没有到收获期,它还需要继续成长。
本文作者:罗冉峰

微信扫一扫,即刻分享!
责任编辑:中国乡镇网
首页 | 网站地图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 网络110报警服务 | 12321垃圾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新闻网站联盟

版权所有 中国乡镇网新闻中心 投稿邮箱:2135293720@qq.com 电话: 4009-916-216 蜀ICP备13027954号

法律顾问:四川滨河律师事务所律师 徐旭 关于我们 | 加入我们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电脑版 |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