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澳委员徐莉 大公网1月15日讯 (记者 卢冶)在政协吉林省第十一届委员会第五次会议期间,南海航空货运(香港)有限公司董事长、吉林省政协委员徐莉就如何壮大中小企业、推动双创事业发展接受了记者采访。 港资企业注重企业文化 徐莉在采访中提到,港资企业的特点是在管理方面,重点不是做了十个亿、一百个亿的生意,而是它的管理是怎么做的,如果是制造业,它的生产过程是怎样的?如果是贸易业,它的行销程序是怎样的?在人才培育方面是怎样管理的,这其中尤为重要的是公司文化。不论是在国外还是在香港,公司文化都非常受企业的重视,并不是说用钱就能把一个好员工留住,而是要不断给予学习的机会,不断给予提升的空间,不断给予认可和鼓励,再加上一点小小的回报,这样才能把人留住,把心留住。 她还表示,国内有些产品过度包装,她非常不希望这样浪费资源,但是简易的包装又不能是粗劣的包装,这个问题可以交给年轻人去解决,“他们经受了很好的教育,还会经常出去开阔眼界,所以只要给他们一个议题,经过他们的思考,经过一番化学反应,一定能产生一个好的建议、好的结果出来。要做民营企业,不是要做大,而是要做精、做深。” 被问及是否有意向在吉林投资时,徐莉回答她很愿意在吉林省投资一些新产业,如果要投资的话最重要的是看一个行业是不是朝阳行业,而如果是朝阳行业的话它的持续性能够有多长,对此她会做一个评估。 给年轻人创业多点支持 在徐莉看来,支持经济发展最主要是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壮大,其实中小企业大部分就是民营企业,很多企业都是年轻人在做。她在香港时经常和朋友讲,与大品牌的咖啡连锁店相比,她更喜欢选择一家没有品牌的咖啡店,走进去尝试,给它一个机会、一点力量。“那些小型的店,一杯小小的咖啡,一碗馄饨面,对于创业者们来讲就是一种支持的力量,香港的民营企业能够蓬勃发展很大程度上是氛围的关系。” 目前政府出台了很多政策都是在简化民营企业行政办证的程序和手续,徐莉觉得这已经是非常大的进步。在她看来,吉林物资丰富,北方的一些物资在南方因其稀缺性而受到欢迎,一些脑子很活的年轻人就在这其中发现了商机,像现在的快递、电商都非常活跃,而这些行业都很适合中小企业发展,适合年轻人进行创业试水。徐莉呼吁人们能在经过一些小店铺,特别是看见年轻人开的店铺时,即使没有购买的欲望,也能走进去看一看,给他们一个鼓励。 徐莉笑称,香港的商人其实就是一个行走的资料库,因为在外面走的地方很多,看的东西很多,做的事情也很多,所以眼睛很毒、眼光很准,面对网络上一些“唱衰东北”的言论,徐莉表示自己都是一笑而过,不放在心上。随着吉林营商环境越来越好,徐莉很欣慰地看到现在有很多年轻人已经承担起了社会发展的顶梁柱作用,“我对吉林未来的发展非常有信心”。 一个香港人的东北情结 徐莉虽然不是东北人,但多年与吉林的密切联系使她一直把自己当作一个东北人,这些年来她始终致力于在吉林和香港之间搭建交流合作的平台,希望吉林能利用香港这个平台把自己的优势发挥出来。 徐莉表示,吉林省特别是长白山地区的资源非常丰富,这些年港澳委员在提案中经常提到,比如人参的产品加工,土特产的加工,而关键涉及到的还是观念的问题,吉林省在行销、销售的手法和流程等方面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在早先的港澳委员座谈会上,徐莉曾谈到要让吉林大米进军香港中高端市场,她表示,吉林大米不比国内其他的品牌差,比起日本大米也毫不逊色。吉林大米如果要进军香港市场就要和香港的一些大米商会合作,而这些工作最好是由政府来出面,可以原料由吉林这边提供,香港这边告诉吉林应该做些什么,比如在包装方面、产品的质量方面、中高端产品的定价方面,因为香港米商对本地市场已经很了解,有了他们的参与,好过吉林省自己摸着石头过河,就像坐上了汽车,发展速度会快很多,并呼吁政府能够参与进来,把这件事尽快落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