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93年全国政协八届一次会议至今,新希望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刘永好已是第26次参加全国两会。回顾这些年中国经济发展历程,今年作为全国政协委员的他对中国经济导报记者说:“中国制造不仅能满足国民需求,而且还能大批量出口到海外各地,这是最大最直接的变化。”
“今年我带来6项提案,过去25年来,共有156份建议和提案了。”今年,刘永好的提案主要集中在“三农”、食品安全、农村金融及企业家精神等方面,其中,涉农内容占比过半。在专访中,中国经济导报记者真切地感受到,刘永好对于“三农”有着发自肺腑的热爱之情。他虽然不是农民,却一直把自己当作“农民的儿子”,期望通过培养十万乡村人才唤起农村“新希望”。
助力“三大攻坚战”:民企也是生力军
中国经济导报:去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坚决打赢“三大攻坚战”,作为多元化发展的新希望集团,其产业布局与“三大攻坚战”均有交集,您认为民营企业如何助力打赢“三大攻坚战”?
刘永好:这次我提交的提案中也涉及“三大攻坚战”方面的内容,一份是《关于构建产业扶贫“新生态”的提案》,另一份是《关于进一步鼓励和支持规模集约化养猪的提案》。
新希望集团的产业中,首先就是时刻都在与污染作战的养殖业,特别是近年来集团大力布局的养猪业,这是中国农业的支柱性产业之一。目前,中国每年商品猪消费量约为7亿头,且消费需求将长期存在并保持稳定。但是在供给端,中国养猪业总体上“小、散、乱”的特征依然较为明显,这样的格局导致了污染物处理难、疫病防治难、养殖效率低、养猪用地趋紧、食品安全存在风险等诸多挑战并存。
规模和集约化养猪在集约用地、环境保护、提高养殖效率、疫病防控等方面有明显优势,更有能力、有技术通过源头减量、过程控制、末端利用等一系列治理路径减少污染物排放,实现污染物的便捷、低成本处理及有效利用,同时更便于监管。
所以这次我就建议国家进一步支持和鼓励规模和集约化养猪。一是要加大对规模和集约化养猪的土地资源支持,提供适当面积的土地用作养猪污染物的消纳,以促进养殖环保处理及粪肥资源化利用;二是对环保达标的养殖公司、养猪户推行排污费减免政策;三是鼓励大型养猪企业更有组织地进行技术创新,拿出更清洁环保的技术,实现从根源上治污防污。
在脱贫攻坚战的阵地上,民营企业也是生力军。实践表明,在党委政府的指导和支持下,由有“三农”产业优势的龙头企业利用产业链资源,以适合不同地区发展的、有特色的项目作为为贫困群体提供长期稳定收入来源的产业项目,这是实现“造血”式脱贫的有效模式。一方面,要发挥龙头企业的特长和优势,真正通过产业带动贫困地区的产业振兴。另一方面,就像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那样,扶贫先扶智、治穷先治愚。要切断贫困的“代际传递”,要积极投入到贫困地区的教育公益事业中去,源源不断地为产业扶贫培养人才。
当前,脱贫攻坚已经到了决战阶段,越往后难度越大。现在亟需脱贫的对象,大都是条件较差、基础较弱、贫困程度较深的地区和群众。这些地区的致贫原因很复杂,单单依靠传统输血式扶贫、单纯发展一两个增收的产业项目,可能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脱贫问题,而是需要立体化、全方位的一整套帮扶方案或体系。因此我在提案中也建议,要构建产业扶贫的“新生态”,进一步细化和完善针对产业扶贫的土地、财政、金融、税收等支持政策,鼓励产业扶贫企业建立扶贫的长效机制,让贫困地区真正实现产业的发展和兴旺。
中国经济导报:您今年在提案中建议培养农业人才,最近您还提出建设三产联动的特色小镇,请问如何整合相关资源,实现人才与产业的有机匹配?
刘永好:当前我国农业生产方式“小、散、乱”的特征依然明显。由于从事小规模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与城市务工收入存在较大的比较劣势,大量农村青壮年选择进城务工。许多农业相关专业的大学、大专毕业生,由于农村条件艰苦、农业收入较低,而选择去城市。农村对于人才引不来、留不住,劳动力空心化已经成为制约现代农业发展、农村面貌改善的主要问题。
如果农业生产方式不转变,务农收入没有实质性提升,农业的现代化转型就难以实现。而要发展适度规模的现代农业,一方面,需要资金与技术的支持,需要好的发展模式,譬如我们提出的建设一二三产业有机结合的三产联动特色小镇;另一方面,也对农业生产者的技能水平、职业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因此,我建议,将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作为百年大计来抓,特别是要依托农业主管部门,构建政企合作模式,建立培养新型职业农民的民间机制,发动涉农企业广泛参与,主动承担培育任务,培养一批掌握现代技术的农场主、农技员,为乡村振兴战略输送人才。
为此,新希望集团成立工作组,制定了10万新农民培训计划。通过这一计划,在培训大量适合现代农业的新型职业农民的同时,还鼓励他们到农村扎根创业、从事规模化种养殖、开办家庭农场、专心从事农技创新工作。
围绕这一发展方向,新希望集团将在5年内陆续选拔100名特别优秀、有经营能力的创新创业型新农民,结合新希望“双创”基地建设,建立合伙人机制,给予资金、资源、技术等多方面的扶持与持续帮扶。以此作为榜样力量,带动更多农民落户农村创新创业,从而让人才与产业相辅相成,形成有机匹配、循环发展状态。
农村实现“美好生活”:乡村振兴是关键
中国经济导报:“美好生活”和消费升级已经成为大众热词,在您心目中,美好生活是一种什么样的状态?目前还有哪些亟待改进的地方?
刘永好:美好生活,不光是城市市民的美好生活,还有农村居民的美好生活。这次我带来的6个提案,4个都是关于农业、农村的,就是要让在农村生活的老百姓和城里人一样拥有美好生活,这必须通过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来实现。
要振兴乡村,就要发展适度规模的现代农业,这为农村带来了三方面的产业机会。一方面,通过国家的政策、资金与技术支持,我们可以建设出一批一二三产业有机结合、三产联动的特色农业小镇,培养一批新型特色农产品项目,建设好物流与销售渠道,提升农产品附加值,切实提高农民收入;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建设一批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推动农业科技创新应用,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第三个方面,利用好人才资源,让原本居住在城市,却从事互联网农业的“新型职业农民”能够通过培训与合伙人计划,获得技术、资金和产业链的长期支持,专心做家庭农场,做科技型、创新型、互联网性质的农业项目。
关于消费升级,有一个很重要的标志,就是随着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高品质生鲜农副产品的需求日益增大。近年来,随着电商渠道延伸至生鲜领域,对冷链物流的需求快速增长。
目前,我国综合冷链流通率仅为19%,大多数肉类、禽蛋、水产品、蔬菜、水果产品的分销渠道没有严格的冷链环境,远低于欧美95%以上的水平。80%的易腐食品在运输中没有温度监控,导致农副产品在最终消费前的损耗量很大,且存在较大的食品安全隐患。
因此,发展冷链物流符合当前农产品大规模流通的客观趋势,是保障食品安全、满足居民消费升级需求的必要路径,同时可以通过降低农产品流通腐损率、拓展农产品销售路径从而帮助农民增收,带动农村经济发展。
但是现实中存在诸多障碍与挑战,具体体现在:部分大中型城市对冷链物流车入城限制较多;通行过程中,过路过桥费用较高;冷库较少以及冷库建设审批难度大;冷链行业标准有待完善;行业整体设备设施陈旧、信息化水平低下等。
为保障冷链物流行业的健康发展,使其在现代农业、消费升级、食品安全等方面发挥出关键、重要的作用,我国应该培育一批技术先进、运作规范、核心竞争力强的专业化、规模化冷链物流企业,加强冷链物流行业信息化建设、标准化建设,加大基础设施及人才培养方面的投入和支持。为此,我在提案中建议,要加大城市生鲜食品中转分拣冷库建设,增加城市中转冷库建设用地的规划,确保基础设施的匹配,以满足冷链物流行业发展的需求。
最好的营商环境:市场主体个个平等
中国经济导报:过去人们常说有行业天花板,民营企业家难展报负,企业家精神发挥空间受限,您如何看待混改的持续推进?从新希望的实践来看,民企营商环境还有哪些可以改进的空间?
刘永好:就国有企业和政府而言,要想做好国有企业,就应该下决心通过混合所有制改革,让企业焕发新生,为国家作出更大的贡献。企业家应该有实业报国的心,要敢于承担责任,有担当,同时要通过自己的努力把国有企业通过混改办得更好;当私有企业控股的时候,要有合作之心,处理好发展、利润和社会责任的关系。
去年9月中央首次出台文件明确强调保护企业家精神,当中提到要保护企业家的合法产权、创新意识,以及企业家精神,可以说为企业家极大提振了信心。当然,在民营企业的实践中,不同地方也不同程度地存在一些问题。例如,一些公安部门和法院在受理涉及产权保护的案件时,如果涉及国有企业,就比较容易立案,而如果是民企的纠纷,往往会说“自己协商解决吧”。我们现在谈产权保护,包括国企产权、民企产权乃至外资企业产权,只要是合法的就都应该受到保护。不管国企还是民企,在法律面前一视同仁,这是我们的期盼。
其实对民企最关键的,就是营造一个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这意味着在市场和规则面前,各个市场主体都是平等的。国企或者民企任何一方都不能被倾斜对待,倾斜本身就是不对的。作为参与竞争的市场主体,只要你有能力有本事,并且认真经营,就都应该得到肯定和支持。我认为这就是最好的营商环境。
民营企业“走出去”:站稳质量根基,才能走得稳走得远
中国经济导报: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推进,越来越多中国企业“走出去”。您认为,民营企业在“走出去”时,如何有效实现从制造到智造再到品牌的升级?
刘永好:新希望集团早在1999年就在越南建厂,是最早“走出去”的民营企业之一。
一开始我们在越南建厂,当地人不买我们的饲料,因为不了解我们的产品质量,我们就采取先试用后付费的方式,让当地的农场主免费试用。后来大家发现,我们的产品质量确实好,慢慢就开始回购。销量起来了,也就站稳了脚。“走出去”的第一步,一定要让“中国制造”站稳“质造”的根基,才能走得稳,走得远。
近年来,随着农业供给侧改革的推进和消费升级等市场变化,新希望在澳新地区积极布局高端蛋白质产业。众所周知,跨国投资的农业项目常常面临审批上的阻力,面对这样的客观情况,新希望提出了“搭桥过河”的办法。譬如,我们在收购澳大利亚第四大牛肉加工企业KPCKilcoy畜牧业公司(简称KPC)的时候,通过这家历史悠久的屠宰加工企业与数以千计的大型养牛农场建立了联系,而不是简单地收购这些农场。新希望还跟这些农场签订了3~5年的长期协定,以帮助他们扩大生产能力。这样的话,不仅给当地人带来了收入,也将优质的澳洲牛肉带回了国内,为国内消费者提供质优价廉的食品。
回首近20年来“走出去”的历程,总结近年在“一带一路”沿线布局的经验,我感受到,食品与农牧企业的“走出去”步伐,与IT类企业相比,有着自己的特点。首先是要讲诚信、讲质量,努力建设国际化的食品安全标准体系,守护“中国质造”的品牌形象。同时要因地制宜,尊重当地风俗民情,把国内外资源和市场结合起来,构建多赢格局,减小阻力、形成合力,真正实现从“质造”到“智造”的变化,实现品牌的升级。(中国经济导报 记者张洽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