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4日,记者驱车从遂宁市大英县卓筒井镇往东行驶1公里,在半山腰山嘴处,大顺灶卓筒井便坐落于此。 这里翠竹环绕,星罗棋布的农家小院掩映其中,穿过竹林下的石阶小路,20余口具有北宋特色的老盐井分布各处。在一处名为“乱葬坟井”的井眼处,3位师傅正在制作打捞工具。其中,廖吉荣是卓筒井井盐深钻汲制技艺的省级传承人,他指着一旁的三四根大楠竹筒说:“这是刚从井下打捞出来的套管,有一两百年的历史了,现在要重新下新的套管。” 卓筒井发明于北宋庆历年间,是以直立粗大的竹筒以汲卤的盐井。其口径仅有竹筒大小,能打井深达数十丈,被称作“世界石油钻井之父”。目前,以“凿地植竹”为特点的卓筒井,在大英县卓筒井镇有18个灶房遗址,245眼老井,成为研究宋代卓筒井井盐深钻汲制技艺的唯一实物资料。 2019年10月,大英县蓬基井入选为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蓬基井是为探寻油气资源而偶然发现的巨大盐井。近年来,大英将卓筒井、蓬基井及蓬莱制盐化工厂联合打造,深度挖掘大英县的井盐文化,共同打造大英的文化旅游名片。 国保名片 以“凿地植竹”为特点的卓筒井,仅在四川省遂宁市大英县卓筒井镇活态保留并得以传承。2006年6月被国务院公布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13年3月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卓筒井是北宋庆历年间(公元1041-1048年)的一项重大发明。它是人类始创的用椎架子套圜刃形钻头,以冲击式方法向地下深处开凿的小口径深井凿井技术。人类在开采盐卤的过程中,发现了深埋地下的油气资源及其它矿藏,将人类的能源革命推向了新的高潮。卓筒井被称为“世界石油钻井之父”,也被学界誉为“中国古代第五大发明”。 人类发明最早的小口径钻井技术 盐是古代内陆国的立国之本,长期被国家政府严格把控。远古无人迹时,巴国巫溪盐泉冲入大宁河随之奔流,后来,巴人凭借食盐贸易创造了“不耕而食,不织而衣”的盛况。蜀国人用盐,多依巴国,盐因此也被称为“盐巴”。 “人人都知道李冰治水,但少有人知道他还是井盐生产的创始人。”大英县文物管理所所长蒋铭说。《华阳国志》中记载:“冰能知天文地理,又识齐水脉,穿广都盐井。”公元前255—251年,秦昭襄王命李冰为蜀守,他首次在蜀地开凿出广都盐井。 广都盐井,是采用当时老百姓打井取水的方法,通常不太深,且井径很大,因此称为“大口浅井”。依靠大口浅井提取盐卤,成为中国井盐凿井技术发展的第一阶段。 然而,大口浅井不仅生产力低下,开凿技术粗糙,而且易塌腔伤人,越到深处越缺少氧气,人到深处会因时长窒息而亡。加上官府对盐业的管控,到宋仁宗时期,大口浅井生产走向衰落。 北宋庆历年间,卓筒井技术出现。苏轼在《蜀盐说》中写道:“自庆历皇祐以来,蜀始创‘卓筒’。用圆刀凿山如碗大,深者数十丈……则咸泉自上。”《天工开物》里也有记载,这项技术采用“冲击式顿钻法”,以圜刃为工具,用类似舂米工具的足踏杠杆“碓架”,凿成小口深井,以扇泥筒输送泥水与卤水,整个流程包括钻井、汲卤、晒卤、滤卤、煎盐几个步骤。这种方式最深可钻探至地下1000米,是人类发明最早的小口径钻井技术。 为何这种小口深井被称为卓筒井?公元1071年,北宋陵州知州文同在奏章中写道:“盖自庆历以来,始因土人凿地植竹为之‘卓筒井’,以取咸泉,鬻炼盐色。”“凿地植竹”高度概括了卓筒井凿井的主要特征。其中“植竹”是指将竹筒作套管,直立入井。同时代的范镇在《东斋纪事》中也有阐释:“蜀江有咸泉,有能相度泉脉者,卓竹江心,谓之卓筒井。”蒋铭说,范镇所谓的“卓竹”,就是将竹制套管从井口沿着井壁直放井底,其作用便是固井和横隔淡水,形成汲取小井深处天然黄卤水的生产通道。 卓筒井采卤技术迅速推广,让四川自宋代以来井盐生产相当发达。据南宋绍兴二年(公元1132年)不完全统计,“凡四川二十州四千九百余井,岁产盐约六千余万斤。”到了民国时期,还设立了“大英乡盐务所”。据统计,当时卓筒井镇有108个灶房、老井计1711眼,年产盐4000余吨,销往金堂、乐至、安岳、大足等地。 不逊于现代工艺的古老智慧 上世纪80年代,在加拿大温哥华举行的国际钻井技术研讨会上,各国专家都称自己国家钻井技术的发明历史悠久。清华大学教授白广美拿出宋代苏轼著《蜀盐说》、文同的《丹渊集》、沈括著《梦溪笔谈》等等著作,力证中国人发明的卓筒井小口径钻井技术,是世界首创的冲击式钻井方法,比西方早800余年。 遗憾的是,当时国内尚不知小口径深井是否有遗存。白广美回国后,即委托西南石油学院学子组队,四处寻找卓筒井遗址。蒋铭说,当时四川正在修盐务志,也在寻找卓筒井的史料,两方找寻均无所获。据说,后来队里的驾驶员偶然经过卓筒井镇吴家桥村口,发现一老农正在竹架旁的圆盘水车内踏步,上前一问才知道,那是在晒盐卤水,而卤水正是取自卓筒井。 这个发现对于中国井盐历史来说意义深重。蒋铭说,如果仔细研究苏轼的《蜀盐说》,会发现其中对卓筒井的描述,与现在看到的大英卓筒井几乎无差别。“至少可以证明,宋代的卓筒井在今大英县卓筒井镇有大量的遗存。” 英国科学史专家李约瑟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中表示,“今天在勘探油田时所用的这种钻探深井或凿洞的技术,肯定是中国人的发明,这种技术在汉代(公元前1世纪到公元1世纪)就已经在四川加以应用”。并认为卓筒井技术“开创了机械钻井的先河”。 “卓筒井的小口径钻井技术,创造了许多世界第一。”蒋铭列举道,首创冲击式钻井方法,比西方早800余年。首创套管隔水法,比西方早400多年。首创世界钻井史中的第一只钻头,比西方第一只钻头早750多年。首创钻井技术关键工具“转槽子”,比西方制造出的活环早700多年。首创提捞法采卤,其工艺技术比西方早400多年。首创?盆低压采气,是世界天然气开发史上绝无仅有的科技成果,比现代气井开采工艺毫不逊色。 卓筒井技术还包含着许多古老智慧。蒋铭说,古人在成千上万次寻找盐脉的过程中,总结出“嘴对嘴,长流水;湾对湾,打不干”“山嘴对山嘴,必定出盐水”等准则。现在的科学证实,山嘴所在位置的确形成了十分丰富的盐卤层。 在凿井和生产的过程中,“落难”是在所难免的。所谓“落难”,是指工具等器物落入井中发生的事故。采用专业的工具将落物打捞起来,则称为“取难”。这是古代钻井技术的关键所在。 20世纪60年代初,有石油钻井队在大英作业,钻具掉到井里,用了各种现代方法都没有打捞上来,钻井一度陷入停滞。后来请来当地的“懒子”(专门修井的盐工),利用卓筒井的打捞工具“大提须”,将掉落的钻具一并打捞上来。“这令当时的苏联专家也叹为观止。”蒋铭感叹道。 传统技艺在活态传承 不过,随着现代制盐技术快速发展,这项古老技艺也日渐没落。 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当地文物部门致力于卓筒井的保护和传承,对老井进行抢救,维护卓筒井井场、灶房、晒盐坝、晒盐场等设施,维修和复制各种工具。 2005年,他们把在外省女儿家养老的严昌武老人也请了回来。严昌武是卓筒井技艺的第45代传人。从12岁开始,他就跟随舅公学技术,后来当起了专门司职修井的“懒子”。数十年的经验积累,他不仅掌握了全套工艺流程,对筒匠、灶匠、扳车匠的技艺都很熟悉,还会制作卓筒井所需生产工具。 眼看这门技艺濒临失传,已经78岁的严昌武也感到着急。他除了每天为人们展示取卤技艺外,还倾力将技艺传授给“接班人”。廖吉荣是严昌武的女婿,从1984年就开始跟着岳父学手艺。2016年,廖吉荣成为这项非遗的省级代表性传承人,也将所学技艺传授给徒弟。尽管严昌武老人已经离世,但如今卓筒井井盐深钻汲制技艺却得以活态保留和传承。 卓筒井现有18个灶房遗址245眼井,分布在卓筒井镇的9个村落。其中大顺灶卓筒井,是保存最为完整的卓筒井遗址。 记者走进大顺灶遗址,只见井眼、储卤池、晒盐坝、灶房修缮如旧。顺着坡路而上,四周满是翠竹,不时能看到“上广井”“坟山井”“坝子井”等古老井眼,井场四角以木质大柱撑起茅屋,避免日晒雨淋。计量缸和储卤池连为一体,上面有6根石质柱础支撑的小青瓦屋,下面则是3个储卤池。扳车匠(筒匠)将卤水倒入计量缸,再放入储卤池储存,等待晒水匠抽入晒盐坝晒卤。 晒盐坝最为醒目,面积1200平方米。坝内矗立着高5米、长15米的晒盐架,架上铺满荆竹桠,顶端放置木质天船。蒋铭介绍,晒盐架侧的筒车似圆盘状,圆盘的内圈安上木板,人在木板上走动,促使圆盘旋转,将晒坝架下石坑中的卤水输送到顶端的天船,再通过天船底部空竹筒的小眼喷射到荆竹桠上,让卤水中的水分蒸发,卤水下滴,回流入石坑。 入口处的灶房是煎盐的处所,前部设灶,上置盐锅,卤水放入锅内烧制结晶成盐。房内还有一个长方形的盐炕,用石板砌成,用作最后将盐烘干。屋里还有储盐的巨桶,制好的盐即倒入待运。
灶房是一座始建于清代的建筑,两重檐小青瓦歇山式顶,木质穿斗结构,很容易联想到千年前的盐工在此作业的场景。如今,大英正在打造卓筒井重点文化展示区,人们来到这里不仅可以看到实物遗存,还能动手体验从汲卤到煎盐一系列工艺流程。蒋铭说:“既然卓筒井得以活态保留和传承下来,我们就要让它在现代文明里重新‘活’起来。”(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薛维睿 文/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