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乡网

热门关键词:  杏林镇  怀远县  莲花寺  鏉忔灄闀  龙扬镇

400项获奖成果背后蕴藏四川社科研究三大新风向

2021-12-28 10:40  发布:中乡网  责任编辑:晓东

  四川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是展示我省社科研究成果的重要平台,也是近距离观察四川社科研究最新进展的一次机会。

  在详细梳理包含400项成果的四川省第十九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获奖名单后,记者发现一些新现象和新特点。在受访专家和学者看来,这背后恰恰蕴藏着四川社科研究的三大新风向。

  风向1

  “超前研究热点问题”“主动研究全国课题”背后强调实践性,聚焦现实问题开展全局性、前瞻性研究

  《关于加快成德眉资同城化的研究》《森林碳汇扶贫:理论、实证与政策》……记者注意到,不少获奖成果都聚焦现实中的新情况、新问题。

  “今年一大特点就是现实问题研究比较多。”省社科联党组副书记、副主席罗仲平认为这是件好事,说明我省社科研究能够理论结合实践,针对四川面临的现实问题进行快速响应,为各级党委政府提供科学专业、切实管用的参谋服务。

  在梳理这些聚焦现实问题的成果时,记者发现两个有趣的现象——

  一是不少研究“很超前”。如《森林碳汇扶贫:理论、实证与政策》,早在2019年就拿出对森林碳汇扶贫理论基础、实践模式和监测评估的系统研究,这比我国首次提出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早了约1年,比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明确提出开展林业和草原碳汇行动早了约2年。“这个话题我们很早就关注了。”课题负责人、四川农业大学教授曾维忠表示,如今团队重点已转向相对更前沿的森林碳汇“非碳效益”研究。

  二是虽然奖项名字里有“四川省”,但不少研究的视野仍面向全国乃至全球。比如《中国流域经济与政区经济协同发展研究》《国家信用体系建设与信用大数据应用研究》等。

  罗仲平认为,上述现象折射出我省社科研究的前瞻性、全局性。受访者普遍认为,具备前瞻性是社科研究发挥智囊作用的重要前提;全局性视野则是身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当下,社科工作者应普遍践行的研究准则。聚焦现实问题开展全局性、前瞻性研究,是我省社会科学研究呈现出的一个可喜现象。

  风向2

  “中上古蜀语研究获奖”“不少成果处于全国领先水平”背后突出四川优势,优长学科和冷门“绝学”同步发展

  颁奖大会现场,省社科联党组书记、副主席姜怡表示,我省学科建设目前形成了优长学科更加突出、特色学科快速发展、冷门“绝学”传承发展的良好态势。

  优长学科,可理解为四川在全国具有优势的学科。罗仲平介绍,此次不少获奖成果都处于全国领先水平,如《中国道教通史》《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实现机制与监测体系》等。如果将它们按学科分类,会发现大多可归于金融学、历史学、文学、管理学等四川优势学科,这反映出四川传统优势学科仍在不断发展。

  特色学科是指有四川本地特色的学科,如民族学、饮食文化研究等。《丝路上的华夏饮食文明对外传播》等都是其中的优秀代表。

  至于冷门“绝学”,则是指那些研究人员少、有“后继无人”风险的学科。罗仲平认为,冷门“绝学”就像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如果消失了,会是一种巨大损失,也是对文化多样性的损害。”

  《中上古蜀语考论》就是这样的冷门“绝学”。“唐宋以前的蜀语,现在已经几乎没人研究了。”课题负责人、西南交大人文学院教授汪启明介绍,他和同事去古代文献中搜寻“蛛丝马迹”,一点点整理出742个中上古蜀语词汇,最终形成了全国第一部系统研究中上古蜀语的专著,并首次从语言研究角度出发,提出蜀地是中华文明发祥地之一。

  风向3

  “采用跨学科研究方法”“成果登上国际顶尖学术刊物”背后重视创新性,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不断拓展

  梳理获奖成果,很容易发现一个关键词——跨学科。

  不少成果介绍中都提到,使用了跨学科的研究方法。《跨学科综合集成的应急管理情报体系研究》课题负责人、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姚乐野介绍,因为课题涉及情报学、地理学、人口学、管理学、控制论和系统科学等多学科理论和方法,还特地组建了跨学科、跨单位的研究团队。

  之所以这么做,原因很简单:姚乐野和团队发现,在遇到自然灾害等突发事件时,决策者面对的往往是来自各方的海量信息——怎么有效判断其可靠性和准确性、筛除信息冗余和信息垃圾?要解决问题就必须要创新,必须要靠多学科研究人员共同努力。

  多位受访者提到,发展交叉学科和新兴学科(由多学科融合创新而成),是推动社科研究创新的大势所趋。这种“交叉”不是简单的学科拼凑,而是要以解决问题为导向,找到不同学科的内在逻辑联系,培育新的创新点。

  随着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不断拓展,四川社科研究的创新性和原创性也得到大幅提升。一个细节可为佐证:根据成果介绍,《信用风险演化机理与决策评估方法研究》《供应链竞合管理理论与应用研究》等成果都在国际顶尖学术刊物上登载。多位受访者谈到,这表明四川相关学科的国际学术影响力和创新能力在进一步扩大。(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熊筱伟)

来源:四川日报

微信扫一扫,即刻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