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场由农业农村部发起的大豆高产竞赛在全国开展。“一定参加!”3月17日,农业农村部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专家指导组组长、四川农业大学教授杨文钰信心满满——目前四川带状套作大豆亩产约为100公斤—120公斤,实施“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亩产平均约为130公斤,最高可达150公斤—160公斤。可以说,四川大豆总产量居全国前三,该项技术功不可没。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中提到,要“在黄淮海、西北、西南地区推广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按计划,将在全国示范推广1510万亩,四川承担310万亩。今年省委一号文件对大豆生产专门作出要求:落实国家大豆振兴计划,开展大豆科技自强县建设和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全程机械化试验推广。这项大豆扩种技术有何关键?四川省又将采取哪些行动,让科技护航大豆增产?记者就此进行采访。 钻研22年 这项大豆扩种技术有三大关键 眼下已进入春耕备耕生产时节。3月14日,艳阳高照,在四川省现代粮食产业仁寿示范园区内,杨文钰正在田间地头,手把手向农技人员、种植大户讲解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的技术要点。 “推广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被写进中央一号文件后,作为该项技术创始人的杨文钰及其团队,更忙了,“我们团队承担10个省份的示范推广任务,团队核心成员20多个人,大家分工协作,行程很紧张。” 虽然示范推广任务刚开启不久,但实际上,杨文钰团队钻研这项技术已持续22年。 上世纪90年代,西南丘陵地区流行旱地小麦、玉米和甘薯间套种,即“麦玉薯”,可这3种作物都很耗地,搭配起来容易造成水土流失。 “最初是为了解决‘麦玉薯’带来的水土流失、土壤肥力下降等问题。”杨文钰介绍,2000年前后,他提出以能养地的豆科作物代替耗地作物甘薯,并开始组建团队,启动“麦玉豆”新三熟间套种模式研发,其中,又以玉米大豆新型间套种技术为主。 2006年,四川曾遭遇大旱,玉米、甘薯大幅度减产,杨文钰团队的玉米套大豆试验田却实现了大豆丰收。次年,“麦玉豆”新三熟间套种技术被写入了四川省委一号文件。如今,该技术已连续12年入选国家和四川省主推技术。 谈及该项技术的关键要领,杨文钰表示,“简而言之,就是‘选配品种、扩间增光、缩株保密’三招,如此,可实现‘玉米不减产、多收一季豆’。” 杨文钰进一步解释其中的“注意事项”:选配品种,玉米需要当地株型紧凑、株高适中、适宜密植和机械化收割的高产品种,大豆需选用耐阴抗倒高产品种;扩间增光,优化玉米与大豆带状间套作的行比和玉米带间距离,使系统光环境和机具通过性显著改善;缩株保密,缩小玉米与大豆株距,在净作玉米的基础上增种大豆。 攻坚克难 创新机具设计实现机械化作业 在杨文钰团队的研究应用过程中,并不是没有遇到过“拦路虎”。 “人们一般认为,间套作费工费时,难以机械化,应该退出历史舞台。”杨文钰说,打破偏见是一大考验,“该模式要用于大规模推广,在实现玉米大豆双高产的基础上,还要拓展包含理论、技术、机具、应用的全方位研究,统筹推进,改变传统观念,让大家信服。”目前,他的团队包括栽培、育种、植保、农机及加工等相关专业人员。 过去,高矮不一、参差不齐的作物复合种植后,难以实现大规模机械化,针对这块“硬骨头”,团队投入了大量精力。 “机械化是现代农业的核心竞争力,若是不实现机械化,这项技术就无法拥有未来。”杨文钰率领团队与农机公司合作,投入到农机具研发中,“通过创新机具的结构设计,目前我们已可实现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耕、种、收的全程机械化。” 其中,大豆玉米一体化播种机是实现带状间作核心技术的关键机具。杨文钰表示,若是没有这样的专用机具,不仅玉米的小株距密植和单株施肥量达不到要求,而且要多播一次、多追一次肥,导致成本增加。 据悉,杨文钰及其团队的机具创新,首次在复合种植领域实现播种、田间管理与收割全程机械化。 示范推广 让大豆产业与技术体系紧密对接 入春以来,四川省各地大豆备种备播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 大豆产业振兴,科技进步是其中的关键,大豆科技自强示范县的建设便是其中的重要举措。全国共遴选了41个大豆科技自强示范县,其中四川有5个。 国家大豆产业技术体系岗位专家、四川农业大学教授雍太文介绍,大豆科技自强示范县建设旨在整合各类创新要素,聚焦大豆产业主要科技问题,开展科技大会战,为大豆产业发展提供坚实的科技支撑。 “在政策的风口下,我们以大豆科技自强示范县建设为载体,把大豆产业的科技发展和专家团队联合在一个产业链里,联合在一块示范地里,与大豆产业技术体系形成紧密对接。”仁寿县农技站站长孙万军说。
杨文钰的团队也在为科技护航大豆增产持续发力。“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在全国大范围、长期推广,还需朝着3个方向继续努力。”他表示,要继续提升机械化作业效率;研发出更加匹配该技术的耐阴大豆品种;根据不同的地区特点,不断优化空间布局等核心技术,使其更加“本土化”“接地气”。(王柳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吴亚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