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初,一场由中国公路学会主办的行业盛会在四川召开。会议以“智能建造与数字化平台建设发展”为主题,来自全国的行业先锋登台亮相,展示当下行业最前沿的应用。四川的应用不仅数量多,而且范围广,涉及公路的规划、建设、养护以及应急抢险全生命周期。 不仅仅是基础设施。数字经济浪潮下,“数字交通”拉开建设大幕。“十四五”期间,交通运输部和四川省交通运输厅均出台了“数字交通”五年规划。目前,四川交通运输领域正广泛开展“数字交通”的探索和实践,不少尝试已走在行业前列。 A 让基础设施有感知 公路规划、建设、养护等,更加高效精准 四川每年约有500公里高速公路建成通车。公路建设中,勘察设计是最前期、最基础的工作,决定着路线怎么走、修桥还是打隧道……在外业调查中,工程师往往需要将地形地貌图纸打印出来,带到现场实地调研、拍照记录、查看比对,形成一套设计资料。这样的勘察模式已延续了几十年。 但在这次盛会上,由交通运输部5大BIM行业研发中心之一、四川省交通设计院BIM中心自主研发推出的“经天路图”国产自主可控设计软件,完全颠覆了这一传统。“经天路图”的外业调查系统是一个数据协同高效集约的平台,可自动定位工程师所在的坐标,工程师通过手机就能上传高清航拍影像、现场调查情况、最新的设计图等,无需抱着设计图到现场。该软件已在省内多条高速、国省干线公路应用,实现外业调查无纸化、协同化,外业调查效率提升75%。 数字化还能提高设计的精度。“德会高速的路线走向,和原有的国道108选择了两个完全不同的走廊。”省交通设计院公司副总经理李杰展示了一张设计图,应用“经天路图”,工程师对线路方案进行了优化,降低5%的桥隧比,减少了长大纵坡带来的安全风险。 不只是设计端。应用BIM+GIS+IOT(信息模型+地理信息+物联网)技术,四川实现了对交通基础设施项目的建设、养护,以及重要交通基础设施的风险和安全监测等各类数字化服务。 阳春三月,外出踏青,不少自驾游市民驾车经雅康高速前往甘孜康定。每当车辆驶过,安置在雅康高速兴康特大桥关键部位的传感器,便会自动收集相关数据并传回工程结构智能监测云平台。 该平台由四川公路设计院自主研发。“可以实时监测运行状况,也可根据数据进行分析、做出预警。”四川公路设计院数智工程研究院院长乔科介绍,应用数字技术,不仅能随时“看”到运行状况,还能分析判断可能存在的风险,解决了预警评估准确率低、监测系统与管养决策脱节等问题。目前,全省上百处桥梁、隧道、高危边坡等重要工程结构物已应用该平台,安全预警准确率超过80%。 四川山区公路多,桥梁、隧道、边坡等工程结构物多,运营安全至关重要。“要通过‘数字化’持续提升公路水路等交通基础设施的规划建设水平、运营管理和养护水平。”交通运输厅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交通运输厅正统筹建设重要交通基础设施结构健康与安全风险监测系统,2023年底,将基本建成省内长大桥梁结构健康和安全风险监测平台。 B 让数据信息有互动 行政审批“一件事一次办”、智慧应用提供行游攻略 3月15日,四川驰疆物流有限公司提交了一起大件运输许可申请,第二天就获得了交通、公安联合许可决定,实际办结时限较法定时限缩短了97%。 快,一是不用到现场。以前,申请行政许可需要带上相应证件到办理政务服务的窗口,现在,四川省交通运输网上行政审批服务平台与四川省政务服务的一体化平台全面对接,大件运输审批实现了“全程网办”。二是只跑一趟。以前,申请人按要求提交相关材料、取得行政许可后,还需持交通部门《超限证》前往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办理“三指表”,获得指定时间、路线、速度的意见后,方可通行。现在,交通运输、公安部门通过后台联网协同处理,实现了“一件事一次办”。 “两个流程的优化,在于实现了不同部门间的数据共享。”交通运输厅行政审批处处长刘芳说,我省由省级交通运输部门审批的事项中,有7个事项涉及多部门,均实现了“一件事一次办”,背后得益于数据共享的发力。 减时间、减材料、减跑动、减环节……跨部门数据共享应用带来的好处不言而喻。数据显示,2017年,四川交通运输行政审批办件量9万件,2022年已激增到190万件。 目前,交通运输网上行政审批服务系统正在升级,打造交通运输政务服务系统。今后,非许可类、非涉密类政务服务,也将实现线上办理;对于程序简单、办件量大的即办件,探索智能审批,实现自动审批、秒批秒办;在超限运输方面,提供线路规划、线路分析等更为完善的功能。 刚刚过去的这个周末,成都市民叶涛和朋友自驾去峨眉山,一路“耍着走”,眉山工业旅游景区、夹江天福观光茶园、乐山大佛禅院旅游区等几个景点都顺路看了看。“我们边走边找边耍。”叶涛说,在“天府畅行”上就能看到路况和沿途有什么景点。 “天府畅行”是由交通运输厅推出的一款公益类智慧掌上出行应用,“交通+旅游”是其最大特点,输入出发地和目的地,就能获得多条出行线路推荐,并可查询路况、旅游信息等,堪称“行游攻略”。“这是跨部门跨行业数据共享交换应用的成果。”交通运输厅相关负责人介绍,上线一年多来,该平台功能还在不断“扩充”,ETC申办、充电桩查询、通行费明细查询、重要路段实时视频等,都能通过平台实现。 C 让大数据帮忙分析 为决策提供支撑依据,助力管理“对症下药” 3月15日,交通运输厅规划处工作人员凌小明通过四川省公路水路投资计划管理(决策支撑)信息系统,查看年初下达的投资计划执行进度,“覆盖了省市区三级。” 据了解,系统设置了多个模块,囊括了交通运输行业各领域项目——公路、水路、站场等,并实现了对项目规划入库、计划下达、进度跟踪、资金使用、交竣工验收、养护管理等全生命周期管理,需要查看哪个地方资金计划总体情况,点击进入,一目了然。 四川一年公路水路完成投资量2000多亿元,通过交通运输厅审核、下达的项目资金超过500亿元。以农村公路建设为例,哪些申报项目符合资金计划安排标准,以前主要由人工审核;现在,通过系统可自动对项目取得的批复要件是否完整、是否重复下达资金计划等情况进行审核校验,审批效率提高了一倍以上。 系统并非简单地把线下办公职能“搬”到线上。“全省交通项目数据都在系统里,可通过大数据分析为决策提供支撑依据。”凌小明介绍,比如,公路每隔几年就要进行养护,通过系统数据可得知,哪些路近年来安排过养护资金,哪些路近年来路况较好,精准统计每一条路的养护投入与产出,从而做出科学判断。 去年3月以来,使用四川省交通运输行政执法综合管理信息系统后,执法人员李晓奇感觉方便了很多:“系统有模板,可自动生成检查清单,不用担心处罚过界、执法文书不规范。”这个在手机端就可应用的执法系统,设置了车辆检查、路域检查等8类标准化检查指引,并根据常见交通运输违法行为发生频率,统一制作了80种典型违法行为法律文书模板,自动生成30余种法律文书,提升了执法的规范化水平。 我省高速公路执法部门和104个县(区)已应用该系统,并实现全省全量监管数据对接至省“互联网+监管”平台。“执法的数据在系统内,也可以综合运用。”交通运输厅政策法规处(综合执法监督处)处长魏婷婷说,比如,通过统计分析可以看到,哪些区域违法行为多、哪种违法行为多,可提前预判并针对性部署。 作为一家危险货物运输企业,成都通能压缩天然气有限公司负责人,已经习惯了每一单运输前在线上填报资料。他介绍,通过电子运单系统,可以看到货物从生产、装载、运输到卸载的全过程,心里有数;车辆《道路运输证》临到期,系统会给出提示性预警,避免证件逾期却没有年审。 电子运单的使用不但给企业带来便利,执法人员在路检路查时,也可通过“四川危货监管APP”扫描驾驶员出示的电子运单二维码,现场核实运输信息。 目前,全省非涉密危险品货物运输电子运单企业覆盖率达 100%、车辆覆盖率达96.85%。“通过大数据分析,我们也可以对危险货物企业、车辆进行画像。”交通运输厅道路运输管理局市场运行处处长田智猛说,运管局建立了相关模型,根据企业年审、安全事故、车辆维护等数据,给企业打分,“分值越低、风险越高,就越需要加强监管。” “通过数据共享应用和大数据分析,政府部门的管理将更精细化和高效,决策也将更科学。”交通运输厅科信处处长钟映梅介绍,按照四川数字交通总体框架和“十四五”规划,通过交通智能化基础设施和政务服务、决策监管、出行服务等系统建设,将形成内部贯通、上下及横向部门连通的四川数字交通体系,进一步提升政府管理效能和服务能力,也将为群众提供更好的交通政务和出行服务。来源:四川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