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重庆3月26日电 (刘政宁、周小平)城市更新,如何“更”,怎么“新”?3月25日,“第七届中国城市更新研讨会在重庆大学召开,本届研讨会以“城市有机更新 城市活力重塑与空间魅力复兴”为主题,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仇保兴、中国工程院院士杨永斌等300余名相关领域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共同探讨“双碳”战略目标下城市更新策略、社区微更新的方法与路径、历史建筑保护与活化等话题。 在“城市有机更新与双碳战略协同发展”主题报告中,仇保兴提出“微循环”的概念。他解释说,因为城市是高排放区域,75%的人为的温度气体均来自于城市。要分解这些排放物,就需要找到一个“分解者”的角色,把一切东西都能够循环起来。“构建微循环的关键,一定要着眼城市每个系统也就是每一个建筑,让每一个社区、每一个市民都形成循环利用的觉悟和意识,在大众当中树立新的绿色生产和生活新模式。” 在“桥梁的动态感知技术及其进展”主题报告中,杨永斌表示,虽然这只是城市更新里面的一部分内容,但它包含的数学含量、力学特性很多。“我国的公路桥梁量大面广,有的存在使用年限长、超载等问题。”他说,每一座桥梁都要保持“健康”,这就需要检测。传统的桥梁健康检测系统成本非常昂贵,不适合大面积的几十万座桥梁的检测。他提出,用移动式的牵引车上面装一个地震仪去扫描桥梁,又快速又简单,而且容易维护。 如何更好地开展城市更新行动?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原副院长李迅作了题为《“双碳”战略目标下的城市更新行动》的主旨演讲。他认为,城市更新行动是中国城镇化下半场的一个最重要的工作,需要系统地构思,目标导向、问题导向和行动导向三者要相结合。他建议,老旧小区改造要绿色化、智能化、社区化、人文化,让人们生活更方便、更舒适、更美好。此外,他还建议构建空间格局,划分生活圈,实现5分钟的幼儿圈,10分钟的老人圈,15分钟小学、中学、医院、社区、超市,包括老人食堂生活圈、通勤时间45分钟以内的家园圈。 其他与会专家、学者、企业代表还围绕社区微更新的方法与路径、历史建筑保护与活化、城市更新与城市经济活力等问题进行了研讨。 据悉,本次研讨会由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城市更新专业委员会、重庆大学共同主办。 3月25日,第七届中国城市更新研讨会在重庆大学举行。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城镇化理论与城市规划研究专家仇保兴,中国工程院院士、结构力学与动力专家杨永斌等300余名相关领域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共同探讨“双碳”战略目标下城市更新策略、社区微更新的方法与路径、历史建筑保护与活化等话题。 在《城市有机更新与双碳战略协同发展》主题报告中,仇保兴提出了“微循环”的概念。他解释说,城市是高排放区域,75%的人为温度气体均来自城市。要分解这些排放物,就需要找到一个“分解者”,把一切东西都循环起来,“构建微循环的关键,要着眼城市每个系统,在大众中树立绿色生产和生活新模式。” 在《桥梁的动态感知技术及其进展》主题报告中,杨永斌表示,桥梁的动态感知技术是城市更新的一部分内容,但它包含的数学含量、力学特性很多。“我国的公路桥梁量大面广,要保持每一座桥梁的‘健康’,这就需要检测。”传统的桥梁健康检测系统成本非常昂贵,为此,杨永斌提出,在移动式的牵引车上装一个地震仪去扫描桥梁,又快又简单,而且容易维护。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原副院长李迅作了题为《“双碳”战略目标下的城市更新行动》的主旨演讲。他认为,一方面,城市是实现中国双碳战略目标的主战场;另一方面,城市更新行动是中国城镇化下半场的一项最重要的工作。城镇改造中怎么实现绿色低碳被动式技术优先?他表示,需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人制宜。用适宜技术,不一定是高新技术,不一定是高成本技术,用最低的成本、自然的方式来解决。 其他与会专家、学者、企业代表还围绕社区微更新的方法与路径、历史建筑保护与活化、城市更新与城市经济活力等问题进行了研讨。本次研讨会由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城市更新专业委员会、重庆大学共同主办,重庆大学管理科学与房地产学院和中城更新(广东)城市发展规划研究有限公司共同承办。(来源:重庆日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