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植源机械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的高压自紧式法兰产品。受访者供图 一线故事1 “别看它其貌不扬,这款产品填补了国内行业空白,具有完全独立自主知识产权……”7月24日,在成都植源机械科技有限公司,该公司总经理、高级工程师徐志兴奋地向记者介绍他们最新研发的超大口径高压自紧式法兰。 近日,经济和信息化厅发布《四川省重大技术装备首台套软件首版次推广应用指导目录(2023年版)》,《目录》就包括“超大口径法兰”。长期以来,国内超大口径法兰产品多依赖进口,瞄准该领域的“卡脖子”问题,植源机械率先取得突破。“下一步,我们将积极申请首台(套)产品认定,通过后将助力企业打开更大市场、更好满足市场需求。”徐志说。 聚焦首台(套)产品推广应用,我省持续加大政策扶持。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的《关于促进民营企业发展壮大的若干措施》明确提出,民营企业实现首台(套)销售后,单个产品最高奖励1000万元。 如何以首台(套)之力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近日,记者走进植源机械,解码首台(套)支持政策背后的驱动力。 历经多年研究、投入上亿元研发成本 产品背后的“久久为功” 在工业领域,首台(套)是装备制造业实现高端突破的标志。 首台(套)产品是指经过创新,实现重大技术突破、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但尚处于市场推广初期的首台(套)或首批(次)的装备产品,包括成套设备、整机设备及相关核心部件等。 把目光聚焦到植源机械研发的高压自紧式法兰,更是装备制造业领域中一类小众冷门的高新前沿技术产品。“这是一种用于管道和装备连接的零部件,对密封性能的要求特别高……”徐志介绍,其公司研发的产品密封性能好,使用寿命在30年以上,具有环保、节能、安全等优势。 长期以来,高压自紧式法兰都依靠进口。为实现该产品国产化,早在2002年,植源机械就开展相关研究,历时3年,成功研制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小口径(公称直径600毫米以下)高压自紧式法兰产品,其后口径不断跃升至公称直径700毫米。 “产品口径越大,研发难度越大。”徐志介绍,“口径大一点,力学建模、结构设计、金属材料的匹配等都会受到影响。”终于,历经多年潜心研究、投入1亿多元研发成本,2023年,该公司突破相关技术门槛,完成了超大口径高压自紧式法兰产品的研发和设计。 “进入《目录》的产品,都是经过创新取得了一定成果、亟须推广应用的产品。”经济和信息化厅装备工业处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我省将积极组织符合《目录》的产品进行首台(套)产品认定,通过政策引领,激励中小民营企业加大创新,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重金打造却遇推广难题 政策“及时雨”助力打开市场 借首台(套)之力,近年来,我省一批装备制造企业攀高逐新,重大技术装备创新成果不断涌现。不过,首台(套)产品在进入市场初期,却普遍面临推广难题。 “花重金研发出来的产品,在推广初期却很难打开销路。”成都植源机械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闫成强坦言,尽管产品价格比进口的便宜,但很多国内企业害怕承担风险,不愿用也不敢用国产的新产品。 面对首台(套)产品的推广应用难题,《若干措施》提出,对民营企业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产品,可依法依规通过单一来源采购方式进行采购。民营企业实现首台(套)销售后,按不超过认定后第一年度产品销售合同金额的5%予以销售奖励,单个产品最高不超过1000万元。 不少科技企业感到,这项政策犹如一场“及时雨”。“有了认定证书,相当于我们的科技实力被行业部门认可,在产品推广上更有底气。”闫成强表示。 申报首台(套)具体需要满足哪些条件? “申报首台(套)产品须符合《目录》或国家有关目录,同时满足产品技术先进、性能可靠、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等条件。”经济和信息化厅装备工业处相关负责人介绍,认定通过后,企业可根据认定后第一年度(即认定后连续12个月)产品销售情况,按属地原则逐级申请销售奖励。
下一步,我省还将实施重大技术装备攻关工程,围绕六大优势产业重点领域,制定四川省重大技术装备攻关目录,支持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研制一批高端、智能、绿色装备和关键零部件。建立省级推广应用指导目录动态调整机制,每年修订和完善相关目录,促进供需对接。每年认定一批创新产品,加大首台(套)产品推广应用,提高市场占有率,打响“四川造”品牌,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来源:四川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