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四川深化医改成效如何?为适应群众看病就医的新变化,深化医保改革有哪些创新举措?药品通过集采后价格降了不少,质量会不会随之降低?6月20日,省政府新闻办在成都举行四川省深化医改新闻发布会,省卫生健康委、省医保局、省药监局等相关领导介绍有关情况。 三级医院数居全国第一 “15年来,四川医改已经历夯基固本期、探索突破期、攻坚成型期和高质量发展期4个发展阶段。”省卫生健康委副主任、省疾控局局长唐雪峰表示,当前四川正着力建设中国特色优质高效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努力实现“大病不出省、一般的病在市县解决、头疼脑热在乡镇村里解决”,今年四川还成为全国深化医疗服务价格改革仅有的3个试点省份之一。 新一轮医改以来,全省政府卫生支出从2008年的179.83亿元增加到2022年的1245.16亿元,个人卫生支出比重从2008年的40.72%降至2022年的26.91%,人均预期寿命由2008年的73.93岁提高到2023年的78.08岁,孕产妇死亡率、婴儿死亡率均连续多年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唐雪峰表示,四川也在近年获批国家口腔医学中心和5个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项目,同步规划设置3个省医学中心和50个省区域医疗中心。医疗卫生机构数排名全国第三,三级医院数居全国第一,县医院纳入国家“千县工程”数量居全国第三,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连续3年位居全国前五。 深化医保改革方面,省医保局副局长彭波介绍,近年来,全省参保数达8132.8万,参保率稳定在95%以上;四川先后完成集中带量采购药品450个、医用耗材13类,市场价格平均降幅分别超过50%和80%。 为保障集采中选药品质量,四川对集采药品企业和品种实施重点监管,建立“一企一策、一品一档”监管模式和专项监管台账。省药监局副局长周全介绍,去年,四川完成集采中选药品专项检查78家次,未发现重大质量安全风险;每年安排省级抽检药品9000批次和多个专项抽检,对集采中选药品实施全覆盖质量抽检。 因地制宜探索深化医改之路 近年来,各地创新探索推进符合本地实际的深化医改之路。如成都市推出“信用就医”“一次付”模式,满足群众“先诊疗、后付费”的就医需求;绵阳市创新推行医疗“微改革”,推出“一次挂号管三天”改善患者就医体验等。 四川卫生健康系统正深入实施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和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发布会上,成都市卫生健康委主任杨晓涛介绍,成都市一方面推动市、县、镇(街)医疗卫生机构主动与“国家队”、“省队”联合,另一方面“联通最基层”,推动市、县级三级公立医院联通基层医疗卫生机构。 针对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典型做法,攀枝花市米易县副县长朱新分享医共体“八统一”管理经验。米易县打破人员身份界限,因事设岗、因岗定人,实现“编制、岗位、人员”统一,人员怎么用由医共体来安排;实现“管理、信息、财务”统一,运营怎么管由医共体来决定;实现“经费、药物”统一,资源怎么配由医共体来统筹。据统计,通过改革,基层诊疗量较改革前提高9个百分点、县域就诊率达93.6%,2023年次均住院费用同比下降182元。 新闻多一点 年底前基本实现行政村“医保联网结算”全覆盖 新闻发布会上介绍,四川坚持构建以县级医院为“龙头”、县域医疗卫生次中心为支撑、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骨干、村卫生室为网底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建强县级“龙头”方面,四川推动县级医院达标创等,到2025年,20万常住人口以上的县有一所综合医院达到二级甲等标准、50万人口以上的县有一所综合医院达到三级标准。 做活乡级“枢纽”方面,四川依托中心镇和特色镇卫生院,高标准打造一批达到二级综合医院服务能力技术和水平的县域医疗卫生次中心。
筑牢村级“网底”方面,四川推动村卫生室减量提质,全部完成标准化建设。当前,四川还稳妥推进乡村医疗卫生一体化管理,1.23万个村卫生室开通医保联网结算,年底前基本实现行政村全覆盖。来源:四川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