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乡网

热门关键词:  杏林镇  莲花寺  怀远县  龙扬镇  鏉忔灄闀

四川着力深化法治政府建设、优化营商环境

2025-09-26 10:51  发布:中乡网  

最近,川铁新材料(古蔺)有限公司安全总监覃嘉深感轻松不少,不用再忙于应对各执法部门的分头检查。

以往,频繁迎检常常耗费企业大量精力;如今,各地涉企多头执法、重复检查现象明显减少,企业能更专注地投入生产经营。

这一转变,得益于四川不断深化法治政府建设、优化营商环境。如今,正值“十四五”规划收官与“十五五”规划谋篇布局的关键节点,全省司法行政系统围绕中心服务大局,高质量推进全面依法治省和司法行政工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四川提供坚强法治保障。

精准护航经济发展 法律服务工作站设进工业园区

前段时间,宜宾市首列“民营经济法治专列”智轨列车启程,乘客超六成为民营企业从业人员,车厢里,律师正为他们专题讲解民营经济促进法。“该专列融合普法与公共服务,通过‘随车专家讲解+沉浸案例教学’,实现送法上门、服务升级。”宜宾市司法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法律服务不仅“随车而行”,更扎根园区。目前,全省已建成48个工业园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和50个工业园区及商会投诉服务工作站,覆盖企业超10万家。围绕企业从设立到退出的全周期需求,四川还推出公共法律服务清单,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

从律师为爆款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全程护航,到绵竹年画有了专属的“法治保护手册”,再到为上百件精美的藏族唐卡作品解决版权纠纷……法治的坚实力量,正守护着“川字号”文旅产业的创新活力与独特魅力。

不仅如此,今年以来,全省司法行政系统还深入开展“法企共建”“法治体检”等行动。此外,我省还推动出台川渝高竹新区管委会行政权力事项清单等,助力川渝法治协同持续走深走实。

深化法治政府建设 全面提升依法行政能力和水平

近日,达州市通川生态环境局执法人员前往达州市鑫源食品有限责任公司展开现场检查。执法人员主动出示“天府入企码”供企业扫码核验,并在检查结束后及时把结果录入平台系统,让企业能实时查看并评价,实现“检查—反馈—监督”闭环管理。

每一次入企执法都需“亮码”,全程透明、留痕、可溯——如今,“天府入企码”正悄然改变我省传统涉企检查模式。今年9月1日至明年3月31日为“天府入企码”试行阶段,明年4月1日起将进入全面使用阶段。届时,若未按规定出示“天府入企码”,企业有权拒绝接受检查。

同时,四川出台多项举措,集中整治违规异地执法、趋利性执法以及乱收费、乱罚款、乱检查、乱查封等涉企行政执法突出问题。截至9月18日,已收集相关线索1400余条,纠治问题1300余个,努力让规范行政执法成为执法人员的自觉行为。

行政争议能否实质性化解,事关人民群众合法权益的保障,也关系着政府公信力。我省着力推进行政复议化解行政争议主渠道建设:深入推进行政复议服务营商环境三年行动,推出涉企行政复议案件挂牌督办工作机制,大力纠治违法利用行政手段干预经济纠纷、违规设置市场准入门槛等滥用执法权行为。

良法是善治之前提,建设法治政府,必须加强政府立法工作。我省持续提升行政立法质效。编制省政府2025年立法计划,涉及制定类项目22件、调研论证类项目27件。扎实开展合法性审查,今年省级办理合法性审查152件、提出意见184条,备案审查293件。

优化法律服务供给 覆盖城乡深入高原,让普惠暖民心

“以前办事要跑好几个部门,现在一个大厅全搞定,太方便了。”近日,在全新启用的四川省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市民李女士欣喜地表示。她前来咨询房产过户公证和邻里纠纷调解两件事,很快就得到了专业解答和指引。

这座全新升级的公共法律服务中心整合了四类13项法律服务项目,实现“请律师、求法援、办公证、找调解、寻鉴定、约仲裁、申复议、解投诉”一站式办理,标志着四川现代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进入新阶段。今年上半年,全省共办理公证业务60万件,完成司法鉴定案件10.2万件,受理仲裁案件5420件,服务效率显著提升。

法律服务也在不断向基层延伸。“签合同就像育苗,一点都马虎不得。”近日,乐山市沙湾区勇嘉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法律明白人”老魏用乡音提醒准备流转土地的村民。目前,全省像老魏这样的“法律明白人”已有20.9万余名,他们用乡音乡情积极开展法治宣传,参与基层依法治理,成为基层法治建设的重要力量。

当前,四川已在市县两级建成公共法律服务中心216个,推动3116个乡镇(街道)公共法律服务站、27710个村(社区)公共法律服务室融入综治中心体系,实现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全覆盖。同时,建立行业性专业性调解组织2500余个,城乡法律服务资源不均衡的难题正逐步破解。

法律服务的温度,也跨越山河,送入高原深处。近年来,350余个四川同心·律师服务团分团、5000余人次律师深入高原牧区,开展法治宣讲与法律援助,覆盖32个涉藏州县。近日,省委统战部、司法厅、省律师协会对在专项活动中表现突出的50个集体和100名个人予以通报表扬。

筑牢社会稳定根基 聚焦重点精准发力,抓实排查化解

家庭、邻里矛盾调解,山林土地划界,宅基地确权……如何从基层源头化解矛盾纠纷?

省司法厅高度重视参与推进地方综治中心建设工作,推动公共法律服务、人民调解组织、行业性专业性调解组织、社区戒毒(康复)指导站、法律援助机构、品牌调解室入驻县级综治中心。在乡镇层面,通过“常驻、轮驻、吹哨报到”方式,积极推动司法所、法律服务力量等资源入驻乡镇综治中心。

各地司法行政机关积极参与推动“化解矛盾风险 维护社会稳定”常态化治理——今年4月以来,已配合县、乡两级综治中心化解矛盾纠纷近5万件,其中重大疑难案件1600余件,为维护社会稳定奠定坚实基础。

对特殊人群的帮扶同样关键。成都市青羊区某社区矫正对象刘某某有盗窃前科,但也面临生活困难。对此,青羊区司法局社区矫正工作人员在对其依法加强监管的同时,更注重思想引导与感化,通过组织参与社区公益服务等形式,激发其社会责任感。刘某某积极改造,在司法所帮助下成功应聘小区保安岗位。此外,青羊区司法局还创新探索出“归雁计划”与“三色工作法”等举措,通过搭建公益平台、实施精准引导、进行科学评估,扎实提升社区矫正工作的整体质效。

从市井街巷到远村高原,从精准调解到智慧矫正,法治正以细腻深入的笔触,绘就基层善治的温暖画卷,一系列多元共治的创新实践正在巴蜀大地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来源:四川日报

 

(编辑:晓东  责编:声辉)

微信扫一扫,即刻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