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干部徇私舞弊,违规给不符合条件的中招考生加分,造成“中招考试不公平”的恶劣社会影响。近日,8名嫌疑人以招收公务员、学生徇私舞弊罪分别被夏邑县人民检察院提起公诉。
“不符合条件,中招却加了10分。”今年4月,夏邑县人民检察院反渎局局长孙明亮参加全市检察机关反渎职侵权工作交流会时,有人提到教育领域存在的“加分乱象”现象。
偶然的一句话,引起了孙明亮的好奇:“夏邑县中招加分工作是否存在问题?”他决定先从该县教育体育局入手探探虚实。
今年5月,办案人员通过查阅河南省、商丘市和夏邑县三级政府对报考普通高中的加分政策规定,初步了解到,华侨子女、军烈属子女、少数民族考生等20余类符合条件的考生均可享受报考普通高中照顾20分、15分、10分录取的优惠政策。对照夏邑县报考普通高中实际报名情况,办案人员意识到线索范围过大,需要细化。
办案人员把注意力转到该县中招考试加分名册上,发现该县中招加分对象分为军烈属子女、少数民族考生、农村独生子女户和政策内农村双女户考生、艾滋病服务队子女4类,其中85%都是农村独生子女户和政策内农村双女户考生。经了解,这些考生的加分程序简单,缺乏公示监督,易出现问题。
为确认“农村独生子女户和政策内农村双女户中招考试加分存在问题”这条线索,办案人员决定细查该县近5年来1500余份加分学生档案。
综合已经获得的信息碎片,办案人员将1500余份中招加分考生档案依次分类,采取“由少到多、从易到难、由近及远”的办法进行鉴别排查。
办案人员从加分人数最多的乡镇入手,对照该乡镇“计划生育管理系统”和派出所“人口户籍信息查询系统”,逐份核查农村独生子女户和政策内农村双女户加分考生家庭情况。
经过20余天对1000余份档案详细核实,办案人员发现,部分乡镇中招考试加分考生存在“乱加分”问题,根据加分档案上出现的乡镇计生办主任签名及工作人员签名,主要责任人进入办案人员的视线。
“案件不大,却发生在中招考试的节骨眼上,敏感度高,社会影响恶劣。”为保证全县中招考试及录取工作稳步进行,夏邑县人民检察院决定兵分两路,隐蔽调查,一路实地走访加分考生家长,一路讯问涉案嫌疑人,还原其徇私舞弊的犯罪轨迹。
夏邑县人民检察院干警经侦查发现,夏邑县各乡镇计生办承担着“落实本区域农村独生子女户和政策内农村双女户中考考试加分政策”这一职责。为了享受到10分加分政策,一些不符合加分条件的考生家长打起了计生办的主意。
在办理该案件的过程中,办案人员发现,办理加分的工作人员上报加分学生资料,乡镇计生办主任不加以审核就盖章签字。同样,乡镇计生办主任签字后,县计生委也不加以复核。对于违规加分学生资料,嫌疑人“心中有数”,却都“心照不宣”,表面上看是对方不认真审核造成了违规加分的后果,实际却是双方有意徇私舞弊,都将为此承担责任。
由此,反渎局干警对该案深挖细挖,发现夏邑县计生委利益导向办公室的工作人员曹某某在负责审核乡镇资料的时候,不仅不认真审核,还利用其职务便利,在表弟王某某的请托下,为王某某所在学校不符合加分政策的考生填写加分申请表,在没有乡镇签字盖章的情况下,对13名考生予以审核通过,最终13名考生均享受中招加10分的政策。
截至目前,夏邑县人民检察院反渎局共查获涉嫌招生学生徇私舞弊罪8案8人,涉及到6个乡(镇)的计划生育负责人,有力地整顿了教育加分环节不公正的现象。(商丘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