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耕耘,探索出八个类型美丽乡村建设模式。目前,全省已基本建成二百二十二个美丽乡村,四十七个村庄被列入中国传统村落保护名录。美丽乡村逐步成为海南正在打造的一张“新名片”,成为全省全域旅游“日月同辉满天星”的重要支撑点和载体。
一个个各有风情的乡镇与村庄,如同一颗颗珍珠玛瑙,镶嵌在海南岛3万多平方公里的陆地上。2012年以来,海南省结合新型城镇化建设要求,开始全面开展村镇规划编制,发起环境整治、危房改造、农村风貌管控等行动,搭建平台引入社会资本、人力资源下沉乡村,科学引导美丽乡村建设。
5年耕耘,成绩有目共睹。目前,全省已基本建成222个美丽乡村,47个村庄被列入中国传统村落保护名录,美丽乡村逐步成为海南正在打造的一张“新名片”。
2016年,海南省委省政府作出实施“百镇千村”工程的重大决策,全面揭开海南千个美丽乡村建设序幕,要在五年时间内,让广袤农村美丽蝶变,成为全国人民宜业宜居宜游的美丽家园。
![]() 海南渔村景观
夯实基础
人居环境得到提升
坐落在山区里的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加茂镇南冲村,是一个秀美的黎族小村庄。村落背倚百亩槟榔,家家户户门前丛丛花草,树下沏一杯绿茶,坐看山边云起云落。南冲村的休闲惬意,让不少城里人颇为羡慕。
“现在看我们村很漂亮,可几年前我们村脏乱差出了名,连隔壁村亲戚都不爱来走动!”南冲村村民黄延科说,2011年,保亭县政府在南冲村开展整村危房改造,对村庄进行环境规划整治,建了垃圾屋,修了水泥路,开了排水沟,昔日村庄脏乱差环境不复存在。
经过狠抓农村环境整治和村庄规划建设管理,全省已完成2420个行政村和15926个自然村规划编制任务,建立农村垃圾收集点1.25万个,乡镇垃圾转运站172座,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22座。今年5月份,全省农村生活垃圾治理通过国家十部委考核验收,农村人居环境不断改善。
提升内涵
挖掘盘活乡村资源
每到周末,琼海市会山镇加脑村村民陈秀兰早上九点准时到自己的苗绣工作室,准备开门迎客。“每个周末都会有城里游客过来玩,有很多游客会过来参观我的苗绣作品,喜欢的还可以买回去。”
依托区位优势,因地制宜推进特色农村建设,是海南建设美丽乡村的有效途径之一。结合海南省新型城镇化建设要求,省住建厅引导各市县根据自然禀赋、资源优势等,探索出了八个类型美丽乡村建设模式,成为全省全域旅游“日月同辉满天星”的重要支撑点和载体。
同时,省住建厅协调各其他单位指导村镇开展“五网”基础设施建设,开展农房报建管控农村风貌,打造了30多个各有特色的特色风情小镇,乡镇与村庄双联动,深挖盘活当地乡村资源,弘扬历史文化、民族文化,彰显海南地域特色。
打造产业
支撑乡村经济振兴
喜欢去五指山市水满乡的游客,难忘山谷里阵阵山风里闻到的那股茶香,水满乡茶名声在外,每到采茶时节,引来很多游客。“水满乡是采茶时节卖茶,不采茶时卖风光。”五指山市水满乡方龙村村民王泳苏说。
乡村发展,以业为基。海南省把美丽乡村建设与农民增收、脱贫攻坚、全域旅游等结合起来,打造“一村一品”生态农业,大力发展乡村民宿、共享农庄、农家乐、采摘游等农旅融合业态,振兴乡村经济发展。
同时,海南省鼓励引入社会资本共同建设美丽乡村。截至目前,全省已签约美丽乡村建设招商项目60个,投资额达336亿元。
美丽乡村建设,为海南广袤的农村带来了人流、物流、资金流,海南的农村居民收入增速逐年高于全国平均值。未来三年,海南省继续大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实施环境整治、生态建设行动,高标准抓好美丽乡村“千村示范”工程,到2020年,建成不少于1000个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乡村示范点。(海南日报 杨洲曾君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