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乡网凤阳讯 近年来,大庙镇把乡土人才培养作为乡村振兴的一个重要切入点。围绕提升乡土人才素质和技能,不断强化培育,推进项目引进,涌现出一批懂技术、善经营的“田秀才”、“土专家”,打造出一批技能拔尖、帮带有力、致富有方的乡土人才队伍,为乡村振兴引入“源头活水”。
依托重点项目培育专业人才。牢牢抓住“人才引领”这个龙头,采取“请进来,走出去”方式,在人才培养本上写足文章、做足政策。围绕本地薛李村特色菌菇产业与产业链发展现状,加强与安徽科技学院教授和凤阳县科技局、科协的专家联系,邀请他们对全镇重点产业的经营大户和村“两委”负责人进行培训,让土生土长的农业经营大户成长为专业型人才,让“两委”负责人成为懂技术的“村官”。针对产业发展需求,成立“博士站”,为乡村产业发展提供产业研发、技术指导、精准服务,推动农业项目的引进推广,为乡村振兴卯足发展后劲。
搭建培训平台激发创新活力。大力开展乡村振兴主题培训,为拓宽人才“源头活水”打牢基础。积极引导农业实用人才开展村级交流指导,邀请农业专家学者等到田间地头开展种养技术培训示范,推动“金种子”结出“致富果”。持续优化乡村振兴队伍力量,积极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复退军人、创业能人到乡村工作、创业,培育现代农业、数字经济、乡村电商、乡村规划等专业人才队伍不断壮大,激活乡村振兴“源头活水”,为乡村振兴赋能增效。2024年以来,全镇共开展专题培训10余场次,培训党员干部干部1000余人次。
强化“头雁”效应带动“群雁齐飞”。注重从返乡创业大学生、种粮大户、致富能手中选拔村“两委”班子,切实发挥村级组织“领头雁”作用。在此基础上,结合当地实际,以提升水果、食用菌、大棚蔬菜等产业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水平为发展目标,不断改进优化培训方式,采取“培训+上岗”“师带徒”等方式,确保培训卓有成效,就地孵化“田秀才”“土专家”,涌现出一批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带强了产业发展和群众致富,乡村振兴引擎得到有力提升,助推乡村振兴列车走上快车道。(文章来源:安徽省凤阳县 薛凤仪)
(编辑:晓东 责编:徐声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