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乡网固镇讯 近年来,固镇县濠城镇以“农文旅”三轮驱动为核心,深挖千年垓下古战场文化底蕴,统筹推进乡村振兴与文旅产业升级,打造皖北地区文旅融合新标杆。通过科学规划、项目引领、生态优化与文化创新,濠城镇不仅擦亮了“垓下”文化品牌,更实现了从传统农业镇向文旅强镇的跨越式发展,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能。
一、规划先行,构建全域文旅新格局
濠城镇立足“垓下之战”历史IP,科学编制文旅发展规划,注重保留乡土风貌与文化原真性。通过整合楚汉文化资源,改造提升汉王街、霸王街等特色街区,修复垓下古战场遗址,打造沉浸式考古体验区,将历史元素与现代旅游功能深度融合。同时,以“和美乡村”建设为抓手,推进S329省道沿线自然村提标改造,串联农家特色庭院小品,形成“景区带村、产业富民”的辐射效应。
二、项目引领,夯实文旅产业硬支撑
2025年,濠城镇持续加码文旅重点项目投资。占地180亩投资3亿元的垓下国防教育基地投入运营,配备AR场馆、射击打靶等设施,可容纳千人参训,成为红色研学与军事体验的热门目的地;总投资10亿元的村落江淮项目,其中景观大道沿线民宿项目加速推进,结合江淮村落风貌改造,补齐“吃住行游购娱”短板,预计新增民宿床位200余张;上线智慧导览平台,优化景区交通网络,新建3处停车场,增加霸王街违停摄像头,解决交通堵塞痛点,提升游客便利度。2024年垓下遗址景区累计游客接待量已突破120万人次,研学团队达1万余人次,文旅综合收入突破1亿元。
三、生态筑基,打造宜居宜游新乡村
濠城镇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为理念,全域推进人居环境整治。通过沟塘清淤、污水治理、公共绿地建设等工程,实现村庄“硬化、美化、亮化、绿化、净化”五化同步。2024年,镇域内2个和美乡村省级中心村通过市级验收,形成“一村一品”特色,如垓下菊花地理标志产品、邢圩淡水鱼养殖基地、蘑菇种植基地等,带动农户年均增收超万元。
四、文化赋能,激活非遗与产业双引擎
依托楚汉文化底蕴,濠城镇创新“非遗+”模式。非遗产业化,打造金丝皇菊种植示范园,年产鲜花30万斤,销售额超千万元,形成“种植—加工—旅游”全产业链。文化体验场景化,建设非遗展示馆、楚汉战争3D体验馆、楚汉街风情街,推出霸王别姬情景剧、传统技艺工坊等互动项目,吸引游客深度参与。研学教育品牌化,与高校、党校合作开设红色文化、军事训练等10项研学课程,年接待研学团队超百批次,成为省级思政教育实践基地。
五、节庆驱动,擦亮“垓下”文旅金名片
以节为媒,濠城镇连续举办“文化旅游美食季”“菊花文化旅游节”等特色活动,通过农特产品展销、非遗集市、沉浸式文化展演等形式,拉动消费升级。2023年首届垓下遗址公园开园活动期间,吸引游客超5万人次,带动豆饼、麻油等特色产品销售额增长300%。2024年配合县相关部门和垓下遗址管理中心成功承办中国农民丰收节安徽主场,来自16个地级市的农民群众、新型经营主体和科研教学代表走进濠城,感受“汉兴之地•胜利之城”的文化韵味,进一步扩大品牌影响力。
濠城镇将围绕“文化+生态+产业”三位一体战略,加速推进华巷产业园、现代农业示范区等新项目,力争2025年文旅综合收入取得新突破。这座千年古镇正以文化为魂、生态为基、产业为翼,书写乡村振兴的“垓下新篇”,为全国文旅高质量发展提供“濠城样板”。 (文章来源:安徽省固镇县 丁毅)
(编辑:晓东 责编:徐声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