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乡镇网

热门关键词:  请输入关键词  怀远县  杏林镇  as  华州区杏林镇

泸州:画家蒋兆和故居修缮项目预计五月完工并对外开放

2014-04-15 19:03 中国经济网泸州
 

《流民图》局部资料图


画家蒋兆和 资料图
    中国经济网泸州415讯(记者 初旭)今天是4月15日,也是泸州籍著名画家蒋兆和在北京逝世28周年的日子,记者从泸州龙马潭区文体局获悉,总投资120万元的蒋兆和故居文化遗迹修缮保护项目预计今年5月完工并对外开放。
      蒋兆和(1904年5月9日-1986年4月15日),出生于四川泸州龙马潭区小市,终年82岁。1920年于上海工作,曾写广告画,服装设计,自学西洋画。1928年由徐悲鸿介绍,任职南京中央大学图案系教员。1930年至1932年,任上海美术专科学校素描教授。是现代卓越的人物画家和美术教育家。他在传统中国画的基础上融合西画之长,创造性的拓展了中国水墨人物画的技巧,其造型之精谨,表现人物内心世界之深刻,在中国人物画史上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说起旧京画坛来,无人不知蒋兆和,蒋兆和与北京老百姓贴得近,他16岁离开家乡四川泸州就一直浪迹上海,而立之年流寓北平,自此为京城老百姓写照,成为老百姓的画家。谈到蒋兆和,必然要谈到《流民图》。《流民图》高7尺、长9丈,称得上是巨幅长卷,通过一百多个不同人物的造型,真实地反映出日本侵略者给中国人民造成的巨大灾难,浓缩了中华民族那段屈辱的历史。《流民图》饱含着艺术家的心血,也体现了蒋兆和的大智大勇。
《流民图》于1943年在日伪统治下的北平诞生和展出,本身就是一个奇迹,凝聚着艺术家的智慧和沦陷区人民的支持。蒋兆和以画像为名广泛收集素材,1942年完成了《流民图》小稿,为防人耳目,逐一找模特儿写生,分段放大制作,画一部分藏一部分,在两米多高的画板上只留一两个孤立的人物形象,使人无法了解画卷的全部。1943年9月《流民图》停笔,琉璃厂宝华斋裱画店的师傅们连夜在当街石台阶上,画面朝下,装裱了《流民图》,开创了裱画史上前所未有的纪录。为防不测,蒋兆和印制了50套《流民图》的照片。
      在抗战期间,作品先后于北平、上海展出遭损毁,仅存前半部分。目前前半部分藏于中国美术馆,成为中国美术馆的镇馆之宝。而藏于泸州市博物馆的   《流民图》为蒋兆和学生姚有多等5名画家于1949——1995年按原件复制的,全国仅此一件。该作品按真人大小刻画了100余个当时社会各阶层人士。时下仅存的《流民图》复制件,收藏于泸州市博物馆蒋兆和纪念馆,为国家三级文物。据介绍,《流民图》创作60多年来,共装裱3次,展出5次,历经坎坷,沧桑磨难,为绘画史上之罕见。
微信扫一扫,即刻分享!
责任编辑:
首页 | 网站地图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 网络110报警服务 | 12321垃圾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新闻网站联盟

版权所有 中国乡镇网新闻中心 投稿邮箱:2135293720@qq.com 电话: 4009-916-216 蜀ICP备13027954号

法律顾问:四川滨河律师事务所律师 徐旭 关于我们 | 加入我们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电脑版 |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