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我们一起走进美丽青塘,发现不为人知、藏于深处的美丽。 城南十里,湫河西边。池塘天生,碧水盎然。青草绿树,地涌甘泉;王氏迁临,择此而安……苇苗离离,粽席特产,人杰地灵,绿水青山…… ——摘自《前青塘扶贫开发整村推进碑记》 ![]() 金秋九月的太阳依然炽热,却时有清爽的秋风吹过。乡间公路边,一大片青翠欲滴的芦苇,在风中曼舞轻扬。那绿,是江南水乡才有的颜色! 隔河远望,青灰色的教堂尖顶,在满目的绿色中默然矗立。岁月,在它的守望中悄然而逝。 吕梁市临县安业乡的前青塘村,是远近闻名的历史文化名村。村中一泉眼,当地人称“海眼”。清澈的泉水从中涌出,汇集成塘,“前青塘”由此得名。 前青塘水资源丰富,农田尽为水浇地,村周芦苇连片成林,还有鱼塘近百亩。不是江南,胜是江南。这样的景色,在位于黄土高原山区的临县非常罕见。当地有民谣赞曰:上有天堂,下有青塘。 芦苇叶被当地人称作“苇则”,是用来编制芦席和端午节包粽子的主要材料。前青塘村所产粽叶、芦席闻名百里。“前青塘的苇则,刘家庄(临县村名)的女子”,是当地非常有名的一句民谣。 ![]() 村中民居多为明清建筑,四合院依山而建,有古暗道直通烽火台,蔚为壮观。村里24处四合院中有13座楼院,石雕、砖雕、木雕比比皆是,古建筑保存相对完整——有门当,有户对,门底柱还有青石狮成对。距今200多年的前青塘老街,方石砌成,阡陌交通,错落有致。此外,村中还有近百年前建造的哥特式天主教堂一座,可谓古今交汇,中西合璧,浑然天成。 前青塘村民以王姓居多,据说与灵石王家大院王姓同支。村民介绍,村里曾有一座木石构造的王氏牌坊,工艺之精、样式之奇全国罕见,惜毁于“文革”。清光绪年间,晋西四县大财主、前青塘村王氏十四代传人王佩桁的家产达38万两白银,拥有碛口荣光店至白文几千亩土地,店铺北至包头,东至天冿、平遥、汾阳,有日进一个金元宝之说,王财主“从白文(临县与兴县接壤的乡镇)到碛口,不用踩别人的地;从临县到汾阳,不用住别人的店”。 抗战期间,中央17团团部、西北野战医院驻扎于此;民族英雄续范亭长眠于此,后迁太原;原湖南省委书记刘文烈士至今仍然在此安葬。村民介绍,村中的奉天寺与府底寺庙齐名,寺旁安葬有一个连的烈士。每年正月,前青塘人闹秧歌,第一个“任务”就是拜烈士。 站在前青塘,目及之处,一片芦苇,几方鱼塘。汩汩作涌的清泉,阡陌清晰的稻田,述说这个黄土高原上的“鱼米之乡”之美、之富饶。 小贴士 怎么去?从太原出发,乘坐开往临县的长途大巴车,到临县安业乡安业村青塘桥下车,过马路,向西过桥,前行1000米即到前青塘村。也可以乘坐太原到吕梁的火车,在吕梁站下车后,转乘离石开往临县的大巴,在临县安业乡安业村青塘桥下车。 怎么住?目前前青塘村还没有可供留宿的处所,可与村民协商去农家住宿,或者去8公里之外的临县县城住宿。 吃什么?可与村民协商去农家食用南瓜、土豆、玉米、小米等农家饭菜。3公里外的安业村有饭店,也可去那里用餐。
玩什么?红枣是当地主要土特产,如果是秋季到前青塘,可体会在枣树上直接采摘红枣吃的乐趣。村中的鱼塘可垂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