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乡镇网

热门关键词:  请输入关键词  怀远县  杏林镇  as  华州区杏林镇

浙江苍南复活千年卫城:恢复明清旧风貌 重现繁荣老字号

2016-12-22 10:46 温州新闻客户端

浙江省苍南县金乡镇三面濒临东海,是一个古韵流淌的千年古镇。明洪武十七年(1384年)筑城置卫,称“金乡卫”,与“天津卫”“威海卫”齐名,是浙南沿海抗倭的前沿阵地,至今仍保存完整的城防格局,也是温州地区唯一保存下来的卫城遗址。近年来,苍南县全面推动金乡卫城综合保护工程建设,恢复古城风貌,着力打造“中国抗倭第一镇”和“中国历史文化名镇”,促进当地滨海古城旅游产业发展和经济社会转型发展。

 

blob.png

 

 

西门大街样板铺亮相

 

 

blob.png

 

西门大街是金乡镇格局留存最完好的古街,在启动卫城综合保护工程建设时,金乡镇把西门大街打造成首条特色历史文化街区,发挥对全镇保护开发的样板示范作用。

 

从2013年开始,金乡镇预投资金2000万元用于西门大街历史街区改造,将其作为“T型”连片历史文化景观区的关键工程列入镇政府“八大民生工程”。改造后的西门大街路面全部改用纯手工开凿的花岗岩条石铺设,并对街道两侧的店铺外立面进行改造,把“纸上古城”还原为现实,重建起明清时期的建筑风貌。

 

为了让经营户对改造工程吃下“定心丸”,金乡卫城综合保护工程指挥部率先恢复了3家国有老字号招牌门面。如今,这3间样板铺装修已接近尾声,青砖黛瓦,原木色泽门窗,店铺品质大大提升。

 

blob.png

 

“样板铺很有西门古街的韵味。”西门大街经营金乡特产冰糖炒米的店主夏先生憧憬起自家店铺的改造,“到时将给冰糖炒米配一个古色古香的牌匾”。

 

下一步,金乡镇将开工建设西门城墙城楼,深入推进西门大街历史街区商业开发和文化建设。同时,加快古民居修缮保护利用,探索古民居保护利用模式,依托金乡文化资源、产业资源,充分吸纳民意、吸引民资,树立卫城文化品牌,打造具有金乡卫城特色的古民居保护利用新业态。

 

 

十年再现古城风貌

 

 

blob.png

 

“一亭二阁三牌坊,四门五所六庵堂;七井八巷九顶桥,十字街口大仓桥”——这首民谣既是金乡卫城遗址风貌的真实写照,也表达了金乡人对卫城的一种忆古情怀。

 

今年81岁的王德科老人回忆,护城河及卫城曾与金乡城内百姓生活息息相关。其中,南门是浙江过往福建的必经之路,是浙闽横阳千年古道的终点,北门则通往苍南县城。遇上外侵,城门可起到保护作用。

 

前些年,古城发展缺乏规划,街道上乱搭乱建严重,历史风貌破坏严重。不宽的道路上,随意停着私家车、电瓶车、自行车,沿街电缆线架空在电线杆和房屋墙体上,给人杂乱、拥挤、凌乱的不协调感。

 

在对西门大街的恢复开发中,金乡镇要求沿街房屋采用古朴的木门窗装修,过高的楼房适当拆除降层,房屋平顶改为坡顶,古朴风貌逐渐恢复。苍南县供电公司多次到改造现场实地勘察、分析、讨论,协调配合开展相关作业,对杆塔导线进行切断工作,移除10多支水泥电杆,改造400多户表后线,同时将原来的变压器更换为外观更美、体积更小、全绝缘设计的美式箱变,800多米电缆全部入地、道路修整,使之尽量与周边环境协调。

 

blob.png

责任编辑:陈雪梅

微信扫一扫,即刻分享!
责任编辑:中国乡镇网
首页 | 网站地图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 网络110报警服务 | 12321垃圾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新闻网站联盟

版权所有 中国乡镇网新闻中心 投稿邮箱:2135293720@qq.com 电话: 4009-916-216 蜀ICP备13027954号

法律顾问:四川滨河律师事务所律师 徐旭 关于我们 | 加入我们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电脑版 |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