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乡镇网

热门关键词:  请输入关键词  怀远县  杏林镇  as  华州区杏林镇

安徽:优化空间,打造秀美江淮

2016-12-24 08:24 中安在线

  

      国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空间载体。安徽省首个市级主体功能区规划《合肥市主体功能区规划》不久前颁布实施。规划将合肥市国土空间划分为核心优化区、新型城镇化与新型工业化集聚发展区、农业发展区、生态涵养区和禁止开发区五类主体功能区,明确各区域主体功能定位和发展方向,并制定分功能区差别化主体功能区配套政策。 “这对合肥推进形成科学的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加快建设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副中心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省经济研究院相关专家认为。

  从《安徽省主体功能区规划》看,安徽省清晰地勾勒出安徽国土空间开发路线图,划出生态红线。全省国土空间划分为重点、限制和禁止开发区域。农产品(000061,股吧)主产区、重点生态功能区限制开发,要打造成“江淮粮仓”和“生态福地”;自然保护区域、文化自然遗产等禁止开发,要打造成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历史文化传承的“人间天堂”。

  贯彻省党代会精神,池州市持续推动“生态立市、工业强市、旅游兴市、商贸活市、文化名市”的发展战略,提出着力打造“产业优、环境美、人幸福”的绿色崛起实验区、人居环境示范区、共享发展先行区。该市森林覆盖率达57.75%,林地面积占全省的八分之一,各级自然保护区占到国土面积的13%,生态环境综合指数稳居全省前列。安庆市正逐步完善城市功能布局,统筹空间布局和产业发展,着力改造老城区历史文化传承功能区、拓展东部政务商务功能区、提升北部科教文化功能区,加快打造新型产城一体高铁新站区,科学规划皖河新港区。

  各地调整优化空间结构,深入落实主体功能区规划,构建科学合理的城镇化格局、农业发展格局、生态安全格局、自然岸线格局。皖江、皖北、皖南以及大别山地区,按照主体功能区规划要求,科学合理有序开发,大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努力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聚力治污,呵护碧水蓝天

  ——深入实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以改善环境质量为核心,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北有潜南干渠,南有丰乐河,龙潭河自北向南穿镇而过,肥西县柿树岗乡“三水”纵横。丰乐河是巢湖的主要支流,水质状况不仅事关当地村民家园,也关系到巢湖水质改善。随着“河长制”实施,当地全面排查整治污染源,实施水环境综合整治、持续管护河堤、调整农业结构,还将不起眼的小河沟纳入景观改造计划等。曾经“颜色发灰、垃圾常在”的河流,如今的变化是水清了,岸绿了。

  省第十次党代会提出,坚持联防联控和流域共治,深入实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深入推进以城市生态修复、“三线三边”为重点的城乡环境综合整治,解决好影响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

  “打造美好家园(博客,微博),实现绿色惠民,需要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改善环境质量是核心。 ”省环保厅有关负责人表示。我省今年持续加强大气污染防治,对工业、机动车、燃煤锅炉、建筑扬尘、秸秆焚烧等重点污染源强化治理。督查调度上紧“发条”,省政府每月调度一次,省环保厅每周调度一次,各市政府每周调度多次,毫不放松地“治气”。水污染防治上,随着《安徽省水污染防治工作方案》出台实施,集中治水攻坚战今年打响。省政府成立领导小组,各地建立市、县、乡镇三级“河长制”,着眼“水缸子”“河汊子”,保障饮水安全,整治黑臭水体。

  贯彻省党代会精神,淮北市政府有关负责人表示,让天更蓝,持续推进节能减排,开展工业源、面源、移动源综合治理,基本实现城市PM2.5监测与控制全覆盖,使碧空蓝天成为淮北上空主色调;让水更清,在治污上下功夫,积极防治和修复地下水污染,完善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建设,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到2020年城市污水处理率达95%以上。

  省“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出,力争到2020年或更长时间,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气,全省空气质量明显改善。水污染防治工作方案提出目标,到2020年,我省长江流域总体水质达到优良,淮河流域在轻度污染基础上进一步改善,巢湖全湖维持轻度富营养状态并有所好转,新安江流域水质保持优良,地级及以上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控制在10%以内。各地正实行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深入实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努力让人们的家园“天蓝、地绿、水净、气爽”。

  改善环境,打造宜居家园

  ——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实施森林资源保护、造林绿化提升等重大生态环保工程

  在豆腐之乡淮南,有个名叫陈郢的“豆腐村”远近闻名,全村半数以上农户都做豆腐。然而,连片的豆腐作坊长年累月生产,村落里曾经污水横流、臭气熏天。随着美好乡村创建、农村环境整治,清垃圾、清污泥、清杂物、拆危房,污水处理站、污水管网、垃圾桶、垃圾清运车融入,再加上道路硬化、村庄绿化、路灯亮化、环境美化和公共设施配套化,淮河边的这个村庄美丽嬗变,村民家园干净整洁、花草繁茂,成为全市五星级“绿色小康村”。

  省第十次党代会提出,大力开展生态文明示范创建,实施森林资源保护、造林绿化提升等重大生态环保工程等,让良好生态环境成为人民生活质量的增长点。

  在六安,“生态”二字已嵌入山山水水之中,全市目前已创建国家级生态县1个、国家级生态乡镇19个、国家级生态村3个;省级生态县2个、省级生态乡镇43个、省级生态村87个。

  “300米见绿、500米见园,城市扮靓家园,农村在"梳妆打扮"。 ”宣城市政府有关负责人表示。旌德县白地镇白地村位于205国道旁。伴随黄山东大门旅游集散中心建设,村头建起了一排排徽派风格建筑,村民家园焕然一新。当地通过打造宣砚特色风貌、完善污水和垃圾收集处理系统、实施美丽乡村建设等,建设宜居家园。从淮北到江南,美好乡村建设、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示范项目、农村清洁工程成为农村生态环境不断改善的“催化剂”。

  构建绿色生态屏障,提升生态综合功能。池州、合肥、安庆、黄山、宣城已进入国家森林城市行列。淮北正实施主干道两侧、沿河绿廊等绿化,构建城市生态绿色廊道,打造 “城在山中、湖在城中、山水相映、绿带环绕”的立体生态景观,不断提高森林覆盖率。亳州正实施“林拥城”工程,建设城市绿道系统,着力打造“城在林中、林在城中”的城市生态景观。 随着千万亩森林增长、“三线三边”环境综合整治等工程实施,江淮大地加强城市和山水林田湖生态保护和修复,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勾勒一幅绿色富皖、绿色惠民的生动画卷。

  责任编辑:陈雪梅

微信扫一扫,即刻分享!
责任编辑:中国乡镇网
首页 | 网站地图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 网络110报警服务 | 12321垃圾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新闻网站联盟

版权所有 中国乡镇网新闻中心 投稿邮箱:2135293720@qq.com 电话: 4009-916-216 蜀ICP备13027954号

法律顾问:四川滨河律师事务所律师 徐旭 关于我们 | 加入我们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电脑版 |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