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互联网、大数据为代表的数字革命,正深刻改变着经济形态和生活方式,并重构经济发展图景。 重庆市智慧旅游建设也借力而行、乘势而上,助力重庆打造全国一流智能化城市。 “智慧之眼”洞悉行为习惯 在一些人眼里,大数据智能化在旅游业的运用,不外乎网上订票、视频监控、安全预警、信息发布、流量控制等。 殊不知,当你在为“自驾太累、跟团太烦”“世界那么大,下一站在哪儿”纠结劳心时,智能终端早已替你选好目的地和出游方式,且非常合乎你最终的心意,似乎比你自己更懂你。 而这,不是科幻电影中的虚构画面,已在重庆市奉节县展开测试实验。 近日,在中国科学院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相关专家为重庆日报记者演示了该系统。 该系统通过设置在高速路服务区、景区景点、书店、咖啡吧等地的若干视频监控,采集游客吃、住、行、娱、购、游等方面的行为数据,再通过贝叶斯公式等函数计算,可以推导出目标人群下一个行为的概率,并以此提出科学的预测和诊断,包括某景区是否需要增加住宿点、是否需要在相邻游览点增加交通线路,及景区潜在客源地在哪里、游览景区的游客下一站可能会去哪里等。 据悉,这套智慧旅游大数据分析可视化平台,相关技术在国内属领先水平,目前还在进一步完善中,下一步有望大范围推广,为重庆市旅游产业装上“智慧之眼”。 相比中国科学院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这一前沿“黑科技”,重庆旅投集团与科大讯飞的合作更显市场化。 目前,双方正在合作组建旅游人工智能研究院,科大讯飞提供技术支撑,重庆旅投提供旅游人工智能应用的内容、管理、场景支撑,开展旅游人工智能技术、智能语音技术、旅游大数据技术、可穿戴设备、计算机仿真VR(虚拟现实)和AR(增强现实)等在旅游业中的创新性应用研究。 “云端”旅游,重庆开始加速跑 发展智慧旅游或数字旅游,重庆有底气和自信。大美重庆,不仅拥有美不胜收、美不尽言的旅游资源“家底”,还有突出的区位优势、良好的产业基础、优良的投资环境、广阔的发展前景,推动智能化发展基础好、潜力大。 目前,重庆市信息化发展指数为72.18,处于全国第12位、西部第2位。全市各区县城区和乡镇的4G网络覆盖率已经达到100%,建设了自然人信息、法人信息、地理空间信息三大基础数据库和政务共享应用、信息惠民应用、信用建设应用、社会治理应用四大公共应用平台,80%以上的收费A级旅游景区建成了电子门票系统,4A级以上景区90%人流密集场所实现了无线网络信号覆盖,市级旅游产业监测与应急指挥平台已初步建成。 比如,重庆全域智慧旅游云已经上线,实时显示着当日接待游客量、当日接待收入、出入境游客量、国内旅游目的地排行等数据。该平台还具备大数据采集、融合、运营功能,兼具预警、应急管理、咨询投诉等公共服务职能,能为游客、旅游企业、旅游管理部门提供全面、高效的旅游信息服务。 不久前,沙坪坝区文化委和旅发委与腾讯科技(北京)有限公司、重庆腾汇科技有限公司达成三方协议,以“旅游+互联网”为核心,建设文旅融合智慧平台,提升区域旅游服务体验感与品质感。 内容包括:利用人脸识别、智能热点、移动支付、语音、三维全景、人工智能等技术,全面覆盖游客在沙坪坝区的游前、游中、游后的各项需求。 当前,全国很多省市都把发展旅游业作为增强区域竞争力、抢占发展制高点的重要战略举措,高招迭出,推进大数据智能化创新运用,对重庆市形成了“不进则退、慢进也是退”的压力。 重庆市全域智慧旅游建设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如资源环境约束趋紧,信息孤岛现象严重,信息化基础设施开发利用程度不高,相关制度和规范不够完善等。重庆市全域智慧旅游建设相比发达省市也存在较大差距,在区域竞争中面临巨大压力。 大数据智能化是旅游业的“金钥匙” 面对智慧的时代,旅游产业必须成为一个智慧的产业。 市旅发委副主任秦定波表示,重庆市正大力实施以大数据智能化为引领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行动计划,旅游业应抓住机遇,推进大数据、云计算在旅游领域的深度应用,推动旅游产品网格化定制、旅游商品全渠道营销、旅游服务在线预售预定、旅游管理在线实时调度等,利用信息化手段全面提升重庆市旅游服务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