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网

热门关键词:  杏林镇  龙扬镇  怀远县  莲花寺  请输入关键词

打开大门,让城乡要素流动起来

2019-05-09 14:46 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重塑城乡关系,走城乡融合发展之路,是乡村振兴战略的内在要求。推动城乡融合发展,重点在农村,难点在要素。因此,我们要想方设法破除妨碍城乡要素自由流动和平等交换的体制机制壁垒,促进各类要素更多向乡村流动,借东风、引外力、注活水,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乔金亮

  中国虽大,却只有两个地方,一个叫城市,一个叫农村;人口虽多,却只有两类人,一是城市居民,一是农村居民。城市和乡村本是命运共同体,重塑城乡关系,走城乡融合发展之路,是乡村振兴战略的内在要求。日前公布的《关于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的意见》提出,到2022年,城乡要素自由流动制度性通道基本打通,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基本建成,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的能力明显提升。

  推动城乡融合发展,重点在农村,难点在要素。业内人士表示,要坚决破除妨碍城乡要素自由流动和平等交换的体制机制壁垒,促进各类要素更多向乡村流动,在乡村形成人才、土地、资金等汇聚的良性循环,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

  激励城市人才入乡

  戏好要靠唱戏人,推动城乡融合发展,离不开人才。随着数以亿计的农村人口转移进城,农村留不住人才的问题越发突出。从部分地区抽样统计看,务农农民50岁以上的普遍超过90%,农业从业者初中以下文化程度普遍占到90%至95%。中央农办副主任韩俊认为,解决人才供给问题,要有一套合理的制度安排,既要让农村想进城谋生的人,在城镇安居乐业,也要让城里想为振兴乡村出钱出力的人在农村有为有位,还要让那些想为家乡作贡献的返乡人士,找到参与乡村振兴的渠道。

  总体看,我国仍处于人口由乡村向城镇集中的阶段,但也出现了农村人口外流放缓趋势,各种回乡入乡现象增多。目前,全国返乡入乡人员累计超过780万人,大中专以上学历的占40%以上,此现象有力推动了城乡融合发展。

  同时,各地纷纷出台支持返乡入乡创业措施。例如,江西省分宜县出台促进人才发展“十六条”,吸引返乡创业经济体96家。针对乡镇优秀年轻人才不足的问题,该县选派科教文卫等领域的381名人才到基层一线,开展技术培训、岗位交流等。

  《意见》提出,制定财政、金融、社会保障等激励政策,吸引各类人才返乡入乡创业。鼓励原籍普通高校和职业院校毕业生、外出农民工及经商人员回乡创业兴业。农业农村部科技教育司司长廖西元表示,要瞄准高素质经营管理人才、农民创业导师、农民企业家、农业经理人、高素质服务人员等创新创业急需的紧缺人才,激发返乡入乡人员创新活力,为农业农村发展注入新动能。

  农业农村部部长韩长赋表示,破解“谁来兴村”问题,关键是想方设法创造条件,让农村的机会吸引人、农村的环境留住人,改善农村人力资源结构。推动建立城乡人才顺畅流动的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要完善城乡融合贯通的社会保障体系,畅通智力、技术、管理下乡的通道,引导外出农民工、退伍军人、农村大中专毕业生等返乡创业创新,吸引社会各类人才支持服务乡村,借东风、引外力、注活水,做到“聚天下人才而用之”。

  激活农村土地资源

  当前,城乡二元土地制度是牵动城乡两个地理空间和工业农业现代化的关键性问题。四川省社科院副院长郭晓鸣认为,土地资源是农村最具潜力的自然资源。因此,在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上实现突破,无疑是城乡融合发展的关键路径选择。从已有实践看,通过承包地“三权分置”改革、宅基地制度改革和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改革等一系列关联性改革行动,不仅能为城市资本打开新的投资渠道,而且能够激活农村要素资源。

  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是业内对城乡融合发展的期待。《意见》提出,按照国家统一部署,在符合国土空间规划、用途管制和依法取得前提下,允许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允许就地入市或异地调整入市。专家认为,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核心是要夯实土地的产权基础,建立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制度。

  从浙江德清敲响全国“第一槌”,再到贵州湄潭率先在西部地区“破冰”,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改革试点逐步开花结果。在此前的试点中,试点地区积极开展就地入市、调整入市和整治入市,健全市场交易规则和服务监管制度。韩俊此前曾专门调研德清的探索。他介绍,德清县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超过1万亩,如果都上市交易,不仅可为农民和集体经济组织带来20亿元以上的收入,还能为农村新产业新业态发展提供土地支撑。

  “解决地的问题,要破解农村建设用地自己用不了、用不好的困局,盘活农村闲置土地资源。”韩俊说,在符合规划、用途管制和尊重农民意愿的前提下,允许县级政府优化村庄用地布局,有效利用乡村零星分散存量建设用地。同时,长期以来土地出让收益可以说是“取之于乡、用之于城”,真正用于农村建设的比重很少,这就需要创新政策机制,加大土地出让收益对农村建设的支持力度。

  完善乡村金融服务

  城乡融合要有真金白银的投入。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经济研究部部长叶兴庆认为,从资金的角度来看,财政资金、信贷资金、社会资本,在下乡方面仍然面临一些体制机制障碍。财政资金应通过以奖代补、产业基金、抵押担保的方式,发挥杠杆效应;金融支农要适应农业农村的特点,创新金融机构的产品和服务。总体看,要健全投入保障制度,加快形成财政优先保障、金融重点倾斜、社会积极参与的多元投入格局,确保投入力度不断增强、总量持续增加。

  “据估算,推进城乡融合、实施乡村振兴,需要投资7万亿元以上,这离不开金融的参与。”农业农村部副部长余欣荣说,农村金融要紧盯广大农民、产业发展和乡村基础设施建设需求,逐步做到有专门机构、有专业人员、有定制产品、有机制保障。当前,农村金融的重点是加快解决农村抵押担保难题,结合互联网、大数据技术,把信用贷款作为发展的主攻方向;农业保险的重点是要发展价格保险、收入保险以及地方特色农产品保险。

  长期以来,农村存款大量流向了城市,为城市建设输送了大量资源,城乡金融资源配置严重失衡。时至今日,县域金融机构存贷比不高、农村资金外流问题仍然突出。金融服务乡村振兴,要加快完善农村金融资源回流机制。今年2月份,人民银行、银保监会等5部门发文,要围绕农业农村抵质押物、金融机构内部信贷管理机制等,强化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更好满足乡村振兴多样化融资需求。本次《意见》则进一步明确,推动农村信用社和农商行回归本源,改革村镇银行培育发展模式,创新中小银行和地方银行金融产品提供机制。

  国家发展改革委规划司司长陈亚军说,完善乡村金融服务体系,还要加强乡村信用体系建设,扩大农村抵押物范围,通过市场化方式设立城乡融合发展基金。依法合规开展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使用权、农民房屋财产权、集体林权抵押融资,以及承包地经营权、集体资产股权等担保融资。

 

责编:玉玲

微信扫一扫,即刻分享!
责任编辑:
首页 | 网站地图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 网络110报警服务 | 12321垃圾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新闻网站联盟

版权所有 中国乡镇网新闻中心 投稿邮箱:2135293720@qq.com 电话: 4009-916-216 蜀ICP备13027954号

川公网安备51050202000200号 法律顾问:四川滨河律师事务所律师 徐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