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新疆特色文旅产品崭露头角
新疆旅游季,在乌鲁木齐国际大巴扎景区,手工制作的热瓦普(民族乐器)、手鼓、花瓶等刻有民族风情花纹和图案的工艺品引人注目,一大批富有当地文化元素、个性小巧、实用性强的文创产品引来游客纷纷驻足。 从西安来旅游的王锦返程前专程到大巴扎购买特色伴手礼。他告诉记者:“为同事和朋友挑选了迷你花帽、手机挂件和造型各异的冰箱贴,这些商品设计有新疆特色,价格不贵又实用。” “随着消费升级,既承载文化元素又切合新消费群体需求的文创产品成为旅游消费新时尚。”新疆文创产品设计师洪学峰介绍,他2012年辞职成立“红鱼社”,主打新疆题材文创旅游产品,最早制作的乌鲁木齐手绘地图首版发行2000册,很快销售一空,随后相继推出了手绘卡通书签、新疆美食台历等,通过当地独立书店、博物馆以及淘宝店铺销售,均供不应求。 洪学峰介绍,近年来文化旅游渐火,和旅游密切相关的文创产品也进入高速发展阶段。与普通工艺品及土特产不同,新疆元素的文创产品不仅受到外地游客的喜爱,许多本地青年也成为“粉丝”,他们通过购买、使用、赠送这些时尚的小单品传递对家乡的喜爱,表达一种文化归属感和认同感。 谈到发展文创产业,洪学峰认为,新疆丰富多元的文化资源为艺术创作者提供了创作富矿,下一阶段将深入挖掘各地文化内涵,借助数字化等科技手段把文创产品延伸到更多领域。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内的文创商店于2017年创立。最近,汉代织锦护臂、高昌回鹘贵族像、古代石人等许多镇馆之宝等文物元素被“嫁接”运用到冰箱贴、充电宝、手机壳、沙发坐垫等商品上。博物馆工作人员马雯介绍,这些文创衍生品主要以日常用品、文具、玩具为主,平均日销量上百件。游客既能现场购买,也可网购直接快递到家,十分便利。 据悉,进入旅游旺季以来,新疆博物馆日接待游客量达上万人次。从今年4月份起,新疆博物馆先后推出了汉唐时期丝绸图样系列、伏羲女娲系列、草原石人系列等文物文创产品300多种,每一件都是结合文物元素设计制作,包括丝巾、杯垫、茶具等文创产品,深受游客喜爱。 新疆博物馆文创部主任陈新勇介绍,博物馆将持续深度挖掘馆藏资源,借助文创之手更好地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在新疆和田玉文化创意产业园,新疆和田玉产业“发力”创新。24岁的成雷正在精心打磨一块自己设计的玉龙牌作品:“我根据这块玉石料的形状,设计出龙的形态,用浮雕工艺刻在玉牌上。” 成雷是新疆职业大学宝玉石鉴定与加工技术专业毕业生,目前在产业园王林老师的学生创意工作室学徒。2019年,在王林老师指导下,他的创意玉雕作品《猫》获得“国石”杯铜奖。 “在王老师这里当学徒能很好地学习和提升,老师也经常鼓励我们做一些创意玉产品。我希望以后自己能独立开一间工作室。”成雷说。 新疆和田玉文化创意产业园是由新疆职业大学、新疆诚和和田玉文化传播中心有限公司合作打造的教学实训基地。为了提升学生们的实践动手能力,除了专职教师,产业园还聘请了国家级玉雕大师、工艺美术大师等20余名专业技术人员。 身为新疆玉雕大师,王林从2010年起担任新疆职业大学传媒与设计学院宝玉石鉴定与加工技术专业实训课指导老师。他说,建立学生创意工作室就是要培养学生创新创意意识。 新疆和田玉创意产业园负责人樊军琪介绍,作为新疆最早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多年来致力于和田玉产业创新发展。近年来,除了校企合作,把教育融入市场生产创意外,产业园还设有设计创意、艺术展示、旅游接待等多种业态。“我们也会设计一些适合大众消费的旅游纪念品,让游客能够真正带走产品,传播玉文化。” 樊军琪告诉记者,从2016年起,产业园举办了百位玉雕大师作品展,希望通过沟通交流提高新疆玉文化水准,吸取更多创意元素。未来,产业园计划打造一条创新创意、人才培养、加工生产、旅游消费的全产业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