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乡镇网

热门关键词:  请输入关键词  怀远县  杏林镇  as  华州区杏林镇

泸州:合江汉代陶棺首次亮相 陶棺修复工作还将继续

2015-12-16 09:06 泸州新闻网

昨日,记者从合江县文物局获悉,近日,合江县文物局修复完整一具汉代陶棺,让市民参观了解。而陶棺修复工作还将继续,逐一修复完善收藏的陶棺。

修复的汉代陶棺(合江县文物局供图)

修复的汉代陶棺(合江县文物局供图)

据了解,此次陶棺成功修复填补了合江县乃至泸州地区汉代出土完整(修复)陶棺的空白,对研究汉代时期善葬制度及陶质烧制工艺提供了实物佐证。

据合江县文物局局长贾雨田透露,陶棺在合江镇魏家祠村密溪沟(M4、M6)、桥凼村(现四转盘M1)、白米乡碾子旁村崖墓(M1)等墓地均有出土,由于陶质易碎,运回时全为碎片。专家们经过几个月的艰辛努力,终于修复完成了一具。

这具棺由上百块碎片拼接而成(最小碎片2-3厘米),灰砂陶烧制而成,仿木棺式样。棺口部长190.6厘米、中部长196厘米,底部长190.6厘米。宽上口部52厘米、中部54厘米、底部52厘米。高67厘米(其中折口高4.5厘米),棺身厚5.5厘米,底部四角均有一孔,在距边2-3厘米处,孔径2.5厘米,厚2.5-3厘米。从数据来看,棺身腹部略鼓。棺盖呈弧形,中间高、两侧低,厚3厘米,棺盖长200厘米,中间最高处26厘米。棺盖档头高24厘米、宽53厘米。棺身与棺盖口呈凹凸形,子母扣合,无纹饰。

据了解,合江县汉代画像石棺博物馆2005年正式成立,收藏各种珍贵文物4000余件,其中收藏石棺34具,陶棺碎片5具,约占全国出土汉棺的四分之一。

据调查,合江画像石棺及陶棺在建国前就曾出土,建国后出土更多。但由于当时不知其文物价值,因此未受到重视。直到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颁布后,才得到重视。

1984年7月,在合江县张家沟一号崖墓出土收藏了第一具汉棺。经省文物局组织专家鉴定,为国家珍贵文物。

张采秀 记者 衷雅雪

微信扫一扫,即刻分享!
责任编辑:admin
首页 | 网站地图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 网络110报警服务 | 12321垃圾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新闻网站联盟

版权所有 中国乡镇网新闻中心 投稿邮箱:2135293720@qq.com 电话: 4009-916-216 蜀ICP备13027954号

法律顾问:四川滨河律师事务所律师 徐旭 关于我们 | 加入我们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电脑版 |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