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乡网

热门关键词:  杏林镇  鏉忔灄闀  怀远县  莲花寺  请输入关键词

个人信息泄露 防“内鬼”也要管“钟馗”

2020-12-10 15:04  发布:中乡网  责任编辑:晓东

  前不久,圆通速递“内鬼”泄露40万条个人信息,引发社会对个人信息保护的关注。不管是网购、叫网约车、点外卖,还是使用APP,都需要提供个人信息。如何保护好我们的个人信息?12月8日,记者对此进行走访调查。

  个人信息是怎样泄露的?

  生活中,个人信息泄露情况屡见不鲜,刚买了房,装修公司的电话就打过来了;孩子刚上小学或初中,培训机构邀请参加培训的电话也来了;网上购物刚下订单,无货退款的诈骗电话就来了;预订航班还没起飞,退票改签的诈骗电话就会紧随而至……

  郑州警方认为,个人信息泄露主要有5大途径。

  企业“内鬼”倒卖信息。移动互联与大数据时代,越来越多的机构搜集公民个人信息,并形成庞大的数据库。由于内部管理制度的不严谨,一些员工受利益诱惑,倒卖客户个人信息。

  利用网站漏洞盗取信息。一些网站因网络安全漏洞被不法分子利用,导致大量用户个人信息泄露,一项调查数据显示,平均每个中国网民至少被泄露8条以上个人信息。

  木马病毒窃取信息。在所有作案手段中,手机木马短信已成为不法分子惯用的诈骗方式,用户只要一点击短信链接,网银账号、密码、短信验证码等都将被盗取。

  免费WiFi和二维码暗藏“黑手”。免费WiFi和恶意二维码成了个人信息泄露的重灾区,用户的网银和支付账号、密码等各类信息,在毫不知情的情况下被不法分子盗取。

  登录密码简单统一易被破解。一码通用虽简单省事又好记,但其中安全隐患多。

  如何筑牢信息安全防线?

  对于频频出现的信息泄露事件,快递行业也作出了应对之策。自2016年至今,国内70家大型快递物流企业联合成立了快递物流“黑名单”查询系统,将盗窃快件、泄露客户信息、倒卖客户信息等12种违规违法行为列入“黑名单”。参与快递物流企业承诺,5年内不使用“黑名单”上的快递人员。

  仅靠行业自律还不够,监管和惩戒需进一步加大力度。

  河南春屹律师事务所主任张少春说,在法律实践中,个人对信息保护提起民事诉讼的案例较少,难度相对较大。此类案件的最大难点在于,被泄露个人信息的用户取证难:第一是很难证明信息泄露的途径是否来自被告;第二是证明损失,由于一些信息泄露并不直接导致财产损失,或者有些间接的损失不好证明。

  张少春认为,杜绝个人信息泄露,需要提高违法成本,应当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大惩戒力度。相关部门需要加大监管力度,敦促企业不断投入成本、履行相关义务,同时从源头加大对用户数据泄露的打击力度。

  据悉,今年9月,《个人信息保护法》被写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规划第一类项目,这将对如何保护个人信息提供系统性指引。

  如何防止个人信息泄露?

  郑州市公安局犯罪侦查局有关负责人说,在很多时候,往往是用户保护意识的淡薄和缺失,导致个人信息泄露。

  警方提醒广大用户要切实增强个人信息的自我保护意识,谨慎使用个人证件,不要随便提交个人信息;登录电脑、手机等电子设备时要使用安全密码;不要轻信各种不规范的市场调查;不要在微信朋友圈等聊天工具中发布个人信息。

  警方表示,如果个人信息泄露,应该马上修改密码,第一时间拨打银行客服电话挂失并冻结账户。当遇到不法分子利用掌握的个人信息实施敲诈勒索、诈骗等不法侵害行为时,要向公安机关及时报警。

  短评

  “精准诈骗”需精准打击

  □冯军福

  不少人有过类似经历:在网上购物后不久,频繁遭到陌生来电骚扰。让人细思极恐的是,对方提到的包括姓名、电话、家庭住址等在内的个人信息,每一项都精确无误,话还说得有鼻子有眼,一不小心就让人掉进圈套。

  如此详细而精确的个人信息,显然并非瞎蒙胡猜,而是从某些不法渠道获取。近年来,有关用户信息泄露的案件频繁被爆出,着实令人担忧。身处移动互联网时代,电商了解你的消费需求,专车清楚你的行踪,移动支付掌握着你的资金变动……人们在享受便捷生活的同时,时刻面临着信息泄露的可能。有的手机应用暗藏风险隐患,有的企业“内鬼”里应外合,有的互联网公司安全防范不足,让用户变成互联网上的“透明人”。

  打击“精准诈骗”,提高公众信息保护意识是一方面,但根本之策在于堵住信息泄露的漏洞。到底是谁在向骗子提供信息,究竟为何屡打不止?找到源头,精准打击,公民个人信息才有更安全的“港湾”。


来源:河南日报

微信扫一扫,即刻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