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乡镇网

热门关键词:  请输入关键词  怀远县  杏林镇  as  华州区杏林镇

永不退休村医“父子兵”:守护村民健康是我们的责任

2016-11-14 13:01 新疆经济报

“段医生,你看看我的孩子是怎么了,昨晚就开始发烧,到现在都没退烧……”11月9日早上9时,博乐市青得里镇崩很特村医务室内,村民阿孜古丽·买买提江带着一岁多的儿子来找村医段博水看病,此时等候看病的村民已经来了七八个。

  诊室内,正在坐诊的头发花白的老人就是段博水,今年73岁。诊疗室内,一位正在为病人输液的中年男子叫段学渊,今年44岁。这一老一少既是父子,也是驻扎在青得里镇、坚守医疗岗位长达46年之久的两代村医。

  阿孜古丽告诉记者,父亲在世的时候就在段医生这里看病,现在自己的孩子生病了又由小段医生给看。

  段博水祖上几代人都吃行医这碗饭,他自己也不例外。1966年,段博水只身一人从内地来到崩很特村,没文凭,有的只是对医生职业的热爱。几年后,当他拿到医师执业资格证书,成为一名真正的医生时,许多困难摆在了他眼前。

  崩很特村是一个少数民族聚集村,全村90%的村民是维吾尔族。语言不通、生活习惯不同,段博水靠什么赢得村民信任?

  遇上不会说汉语的村民,段博水就比画着和他们沟通。每天上午,是段博水最忙的时候。诊断、开方、抓药,同样的动作,他反复重复着,从没厌倦过。

  “只要是病人,有钱没钱,段医生先给看病,如果村民看完病没带钱,就在他这里挂账。有些病人情况严重,他就直接到病人家里去,从不觉得麻烦。遇上危急的情况,他就让小段医生把病人送到市里的医院抢救,这些我们都看在眼里,希望他们在村里待下去。”村民加娜提克孜·卡德尔一说起段博水父子俩,总是很感激。

  “守护村民健康是我们的责任。”段博水说。

  “跟他过了大半辈子,从没睡过一个囫囵觉。”段博水的老伴说,几乎每晚都会有人敲家门,起初觉得没什么,后来就有点不满,再后来就习惯了。

  狂风暴雨、电闪雷鸣,赤日炎炎、冰冻三尺,漆黑的夜晚,段博水的身影行走在乡间小路上,为乡亲们点燃了一盏生命的希望之灯。

  在段学渊的记忆中,童年的时光几乎是在医务室度过的,浓烈的消毒水味、针管、棉签、听诊器……还有陪伴他长大的乡亲们。

  1994年,段学渊从博州卫校毕业回到村里,做起了这份对他非常有吸引力的工作。从小在医务室长大,哪个村民身体有什么毛病,他心里有一本账。

  2010年,为了给村民建立健康档案,段学渊父子挨家挨户了解村民健康状况,为崩很特村近千人建立了健康档案。

  段学渊在镇里多民族聚居的环境下,不但能说一口流利的维吾尔语,哈萨克语和蒙古语说得也很好,有了段学渊这个接力棒,村民看病首选还是村医务室。

  这些年,段学渊有很多去大医院工作的机会,可他都婉拒了。“这里是生我养我的地方,我放不下这些可爱的村民!”他说。

  说起村里的老段医生和小段医生,大家都会竖起大拇指夸赞。“虽然现在路好了,去市区的医院也方便,但是我们还是愿意找这父子俩看病,他们看病能切中要害,对我们也很亲切,就像家人一样。”村民阿不都肉苏力·吐尔逊说。

微信扫一扫,即刻分享!
责任编辑:中国乡镇网
首页 | 网站地图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 网络110报警服务 | 12321垃圾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新闻网站联盟

版权所有 中国乡镇网新闻中心 投稿邮箱:2135293720@qq.com 电话: 4009-916-216 蜀ICP备13027954号

法律顾问:四川滨河律师事务所律师 徐旭 关于我们 | 加入我们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电脑版 |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