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视觉中国 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期很常见的一种疾病。广东省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聂川主任医师表示,对待新生儿黄疸,新手爸妈既无需过分担忧,也不能掉以轻心。生理性黄疸一般不需做特殊处理,早吸吮、勤哺乳,宝宝多吃多拉,有助于黄疸的消退。如果是病理性黄疸,家长需要积极配合医生寻找病因并配合治疗,以将伤害降到最低。 三招初步判断 生理性还是病理性黄疸 聂川介绍,新生儿黄疸是因胆红素在体内积聚而引起的皮肤或其他器官黄染。一般来说,新生儿血中的胆红素超过5~7mg/dl,就可以出现肉眼可见的黄疸。 新生儿黄疸是生长发育过程中的一种生理现象,大多数可以自行消退,但也可能是某些疾病的表现。部分血中胆红素水平较高的宝宝,胆红素还可冲破血脑屏障进入大脑,发生胆红素脑病,一旦胆红素入脑后,多可留下不同程度的神经系统后遗症,严重一些的甚至还可能威胁到宝宝的生命。 遇到宝宝黄疸时,家长可以先从以下三方面做一个初步的判断—— 1.黄疸出现及消退的时间:一般来说,足月宝宝的生理性黄疸通常是在出生后2~3天才出现的,5~7天可慢慢消退,消退的时间一般不超过2周,早产儿黄疸消退的时间可适当延长至3~4周内。 聂川提醒,如果宝宝的黄疸在刚出生的24小时内就开始出现,或足月宝宝的黄疸超过两周仍未消退,早产宝宝的黄疸超过一个月仍未消退,又或者是原本已经消退了的黄疸又“卷土重来”,很可能不是生理性黄疸。 2.黄疸的程度:从肉眼来看,若只是眼白和颜面微黄,身上不明显,则为轻度黄疸;若黄染部位达躯干、胸腹部,则为中度黄染;若是宝宝的手心、脚心都发黄了,黄疸的程度则比较严重。 “一般不太提倡家长用肉眼判断的方式。”聂川表示,如果光线不充足或者是宝宝的皮肤较黑时,光靠肉眼是很难准确判断黄疸程度的,最好通过医院的皮测胆红素或血清胆红素值来判断黄疸的严重程度,若在出生4~5天的黄疸高峰期阶段,宝宝的黄疸值也只是在200μmol/L以内,且其他一般情况还好,说明暂时还是在安全范围内。 3.精神状态:宝宝在黄疸期间,爸爸妈妈还需要密切观察宝宝的精神状态,一旦发现宝宝精神状态欠佳,吸吮力变差,或者是出现易激惹、难以安抚等烦躁状态,家长需要提高警惕。 退黄有良方 “土方”用不得 对于生理性黄疸,由于症状较轻,一般无需特殊处理,需要做的是早吸吮、勤哺乳,一天的喂奶次数最好不少于8~12次。“喂得多了,可刺激肠管蠕动,使大便排的多,从而建立肠道正常菌群,减少肠肝循环,利于黄疸的消退。”聂川解释。 晒太阳也是一个很好的帮助宝宝退黄的方法,但晒的时候需要讲究一些技巧。首先,选择早晚太阳紫外线没那么强烈的时间段晒。如果天气不好,没有太阳,也可在家中的床边或者阳台,让自然光照射宝宝,也有一定的退黄作用,需要注意不要隔着玻璃晒,这样达不到效果。其次,晒的时候需要做到充分地暴露,尽可能地露出头部、躯干、四肢,但需要注意做好眼睛的保护及避免着凉。 有些家长通过喂开水或者糖水给宝宝退黄,聂川表示,在无脱水的情况下,是不需给母乳喂养儿额外补充水分和糖分的。“不建议家长随便使用土办法给宝宝退黄。”聂川指出,一些家长喜欢用土办法,比如金银花等中药给宝宝洗,其实并没有直接的研究表明用这些中药洗澡可以帮助退黄,对于一些有G6PD缺乏症的宝宝来说,这一“土办法”可能会威胁到宝宝的生命。他解释,G6PD缺乏的人红细胞脆性减低,在新生儿期也会表现出黄疸,而部分中药(如金银花、黄连、珍珠粉等)可诱导此类病人出现溶血,引起黄疸加重,甚至威胁生命安全。 聂川强调,对于一些病理性黄疸的宝宝,家长需要做的就是积极配合医生寻找病因并积极配合治疗,把伤害降到最低。(全媒体记者王婧 通讯员林惠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