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的话:伏天是阳气生发之时,最宜扶养阳气。近年来,各大中医医院都在积极推动冬病夏治的诊疗理念,很多养生机构也纷纷开展五花八门的服务项目。有关冬病夏治,人们从好奇到了解,从追捧到疑惑。今天,我们就读者关心的问题,邀请权威专家为您一一解答。 2018,伏天到了 别错过冬病夏治的机会 1.冬病为何要夏治更有效? 冬病夏治是中医的一种特色疗法,以《黄帝内经》之“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为理论基础。中医认为,人与自然界是整体,人应顺时养生。历代医家多认为“诸病阳受损为先”,因而冬病夏治“扶阳”被中医界广泛认可,被患者接受且疗效显着。冬病夏治核心目的是解决阳气不足、阳气被伤等问题,借三伏天温、通、向上生发的作用,对人体进行调理,使虚阳恢复正常,增强抗病能力,起到预防疾病在冬季发作的作用。 2.只能治疗咳嗽吗? 很多人以为冬病夏治多是治疗咳嗽等内科病。这是因为,在冬病夏治范畴中,涉及内科疾病较多,占30%~40%,比如哮喘、肺气肿等呼吸系统疾病;肠胃炎、消化不良、腹泻等消化系统疾病。其实,一些耳鼻喉科、妇科及骨科等疾病都适用,比如过敏性鼻炎、慢性咽炎、痛经、慢性盆腔炎、肩周炎、风湿性关节炎。凡是在冬季寒冷时容易发作或加重的疾病都适合冬病夏治,不仅可以治疗陈年旧疾,还能起到未病先防的作用。 3.只有三伏贴一种疗法? 不少人常把冬病夏治和三伏贴画等号。其实,冬病夏治方法很多,除了穴位贴敷,还包括针刺、艾灸、拔罐、刮痧、中药内服、中药药浴等,夏季自然界阳气最旺盛时,对人体进行药物或非药物疗法,能达到益气温阳、散寒通络的目的。 4.人人都能做吗? 冬病几乎人人都有,比如一到冬天就手脚冰冷,容易中风、脑梗的人群。健康人群也可通过冬病夏治达到防病目的,但并非所有人都适合。一定要先辨证,看是否属于虚寒,如果是热证,效果则适得其反。呼吸病患者大部分属于虚寒型,多有打喷嚏、流清涕、咳白痰、怕冷等症状,适合冬病夏治,咳黄痰、流黄涕、面红目赤、常口干口渴的体热患者就不适合。另外,3岁以下小孩、孕妇、恶性肿瘤患者、肺结核活动期患者、支气管扩张患者、过敏体质者、感冒发烧者、患有感染性疾病以及阴虚火旺者,不宜冬病夏治。 5.一般使用哪几类中药? 冬病夏治通常选用具有辛温、温阳、逐痰、祛寒功效的中药,在特定穴位进行贴敷等治疗,通过药物对穴位的温热刺激,起到清宣肺气、健脾益肾、化痰平喘、增强免疫功能的作用,同时可调动人体潜能、激发正气、抵抗外邪、预防疾病。 6.贴敷在哪些部位效果好? 根据病情选取不同穴位可治疗不同疾病。贴敷在肺俞、心俞、脾俞、肾俞等穴位,可产生较为普遍的防病效果。如贴敷天突、膻中、肺俞等穴位,可治疗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贴敷中脘、足三里等穴位治疗胃痛 。需要注意的是,单次贴敷时间以成人2~4小时,3岁以上小儿0.5~1小时为宜,若皮肤感到刺痛应随时去掉,并用清水冲洗。病史较长或病情较顽固者,可适当增加贴敷次数,贴敷时间一般不超过24小时。 7.为什么至少连贴3年? 冬病夏治应从入伏那天开始治疗。比如三伏贴,应在每伏前3天连续贴敷,一天中上午阳气初升,此时贴敷效果最佳,三伏为一个疗程,需要至少连续贴敷3年。一些抱着试试看态度到医院尝试贴敷的患者,没有看到立竿见影的疗效就放弃,容易使疾病迁延难愈,不可取。 8.提前要做哪些准备? 应穿着宽松、舒适的深色纯棉衣服,以免药膏沾染,难以清洗。贴敷前用生姜擦拭穴位局部皮肤,有利于药物吸收与渗透。注意保持贴敷、治疗部位皮肤清洁,如果发现贴敷穴位有伤口,最好推迟时间,以免感染。 9.能去养生馆治疗吗? 近年来,中医“无病先防,未病养生”的观念深入人心,一些养生馆、美容院也在拔罐、艾灸、刮痧、按摩等基础上,推出“冬病夏治”服务。实际上,冬病夏治对机构的诊疗水平有一定要求,部分处置方式还涉及医疗行为,一般机构不宜开展。目前,国内有些养生机构资质不明、医师水平不均衡等问题较为突出,在这些地方接受服务存在一定风险,建议患者还是要到正规中医医院接受诊疗。 10.生活起居注意啥? 自2015年至今年,三伏天均包含闰二伏,即初伏10天,中伏20天,末伏10天,共40天。时间长,大家在冬病夏治期间更应注意。三伏酷暑,湿热难耐,很多人不免贪凉喜阴。吹空调、吃冷饮一时痛快,很可能使阳气受损、容易感冒、反复咳嗽。要注意身体保温,空调保持26℃以上,冷气不要对着吹,尽量喝凉白开,避免吃过咸、寒凉的食物,谨慎食用辛辣、油炸食品。为了配合阳气运化,应适当锻炼,可选择早晚不太热的时段外出活动,如打太极、散步等。▲(记者 高 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