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话 近日,韩国影片《寄生虫》火爆国内社交网络,网友们纷纷在线求影片链接。这部获2019年戛纳金棕榈大奖的影片,以紧张刺激的镜头语言,讲述了家境贫寒的一家4口费尽心机住进富人别墅后发生的一系列荒诞的故事。影片借由故事的象征,深刻探讨了贫穷对一个人思维、人格及命运的影响。 那么从心理学角度看,贫穷究竟对人有着怎样的影响?我们又该如何面对呢? 导致自卑的不是贫穷,而是自己把自己看低 很多人认为,贫穷会导致自卑,然而美国国家心理机构研究员罗森伯格和皮尔林通过心理学实验给出了不同的结论。他们从芝加哥8—18岁和18—65岁两个人类群体中随机抽样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经济对自尊的影响在不同年龄阶段是不一样的:在8—11岁的孩子中,贫富和自尊心没有显著相关,在12—14岁有轻微相关,到15—18岁相关系数变得更大,而在成年以后,贫富和自尊心的关联则明显变大。 罗森伯格和皮尔林的实验结果表明:贫穷并不会直接导致自卑。对于8—11岁的孩子来说,有些甚至还没对贫穷形成概念,故而未受到贫穷对自尊的侵蚀。而随着年龄增加,人的社会化程度变高,贫穷带来的社会差距被直观的感知到,人的自尊开始受到强烈冲击。影片里呈现出的富人与穷人天壤之别的居住环境,富人住在阳光普照、草坪柔软的别墅豪宅里,而穷人住在阴暗潮湿、逼仄压抑的半地下室里,强烈的对比,让穷人一家自卑到了极点。 所以我们看到,导致自卑的不是贫穷,而是对贫穷的观念。这种观念,是被社会环境塑造出来的。一个方面是社会比较,通过与富人比较,穷人看到自己匮乏、无力的一面,产生自己不如别人的自卑感;另一个方面是,穷人认同了社会文化对贫穷的偏见,自己把自己看低了。 怎样做才能避免这种自卑感呢? 首先要树立人格平等观念,接纳自己的出身,这样别人就算轻视你,也无法破坏你的自尊。其次是有改变命运的信心和行动,超越自卑。奥地利心理学家阿弗雷德·阿德勒在《自卑与超越》一书中写到:自卑感本身不是变态的,它是正常的发展过程,善加利用,自卑感能驱动人们追求卓越获得成就。 贫穷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你的思维变“穷” 我们可能都听过“穷人思维”,比如人穷志短、因贫失志等,这些是个别现象还是群体特征呢?哈佛大学经济学博士塞德希尔·穆来纳森和普林斯顿大学心理学教授埃尔德·沙菲尔合著了一本探讨贫穷本质的书,叫《稀缺》。他们提出一个概念叫“稀缺头脑模式”,指的是人在长期资源匮乏(缺钱、时间)的条件下,头脑会专注追求稀缺的东西,而忽视其他更重要更有价值的事情。这种稀缺头脑模式,实际就是“穷人思维”,过于追求眼前利益而忽视了长远利益。 “穷人思维”有什么样的危害呢?塞德希尔和埃尔德通过研究发现,思维和能力的匮乏,是导致贫穷恶性循环的主因。最典型的例子,就是“读书无用论”。教育是一项长期投资,短期内是看不到回报的,所以一些受“穷人思维”影响的父母就会认为“与其让孩子读书花钱,还不如让他们早点去打工挣钱”,因为他们无法忍受贫穷带来的焦虑,只能着眼于解决眼前缺钱的困境,而无法顾及长远,致使脱贫困难。 穷人思维的另一个危害,是让人产生习得性无助的心理。这种习得性无助,认为贫穷是永远无法改变的、怎么努力都没有用,对未来彻底悲观与绝望。在扶贫报道中,我们看到有一些人在党和国家的帮助下很快脱贫;而一些人则怎么帮扶都没有用,“穷人思维”让他们积贫难返。 可见,决定命运的不是贫穷的出身,而是我们如何看待贫穷。想要摆脱贫穷,最重要的就是改变穷人思维,重视教育,努力改变命运。如美国开国三杰之一本杰明·富兰克林所说“贫穷本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自己以为命中注定贫穷或一定老死于贫穷的思想。”
(杨剑兰 作者系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责编:玉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