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乡网

热门关键词:  杏林镇  怀远县  莲花寺  鏉忔灄闀  龙扬镇

明日立秋 润燥也需防暑

2021-08-06 09:56  发布:中乡网  责任编辑:晓东

热浪还在翻滚,秋天已经到了。明日是立秋节气,正是一年秋季开始的日子。

南方中西医结合医院副院长、名中医彭康教授介绍,立秋是由热转凉的交接节气,我国地域辽阔,各地气候有差别,此时大部分地区仍未入秋,且每年大热的三伏天之末伏,也还在立秋后第3日。尤其南方此节气仍是夏暑之时,气温依然很高,立秋前后素有“秋老虎”之说,防暑措施依然不容忽视。

经过炎热的夏季,人体内耗较大,年老体弱幼人群免疫力下降,随着气温降低、早晚温差变大,此时病毒最易乘虚而入,因此初秋时节要预防普通感冒和病毒性感冒的侵袭,应更注意防范夜间着凉。

此外,秋天燥气当令,易伤肺,耗损人体津液,养生以收为原则,贵在滋阴敛阳。

医学指导:南方中西医结合医院副院长彭康、广东省中医院儿科主任医师吴大嵘

日常调养宜“收”

彭康教授提醒,立秋养生首先要注意精神调养,做到内心宁静,神志安宁,心情舒畅,还应收敛神气,以适应秋天容平之气。

起居方面,秋高气爽宜早睡早起,使肺气舒展;初秋暑热未尽,天气多变,着衣不宜太多,以免影响机体对天气转冷的适应能力,易受凉感冒。

饮食方面宜收不宜散,要尽量少吃葱、姜等辛味之品,适当多食酸味果蔬。秋季燥气当令,易伤津液,饮食还要注重滋阴润肺,适当食用梨、蜂蜜、甘蔗、芝麻、藕、栗子、胡桃、枇杷、菠萝、花生、荸荠、蜜枣、乳品等。另外,要重视机体水分和维生素的摄入,清热解暑类食品也不能一下子从餐桌上撤除。

入秋后也是开展各种运动锻炼的大好时机,每人可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选择不同的锻炼项目。

立秋育儿调理注意四点

广东省中医院儿科吴大嵘主任医师介绍,家有宝宝想要立秋“养收”好,4个方面调理不能少。

在生活起居方面, 一方面同样宜早睡早起,建议孩子尽量在晚上9时至10时之间入睡,早上6时30分至7时起床为宜。

其次要开始逐渐减少开空调的时间,空调设置定时,可在孩子入睡1~2小时后关闭或者调小空调风速。

运动方面,孩子不宜像夏天一样大汗淋漓,以免“气随液脱”,可选择散步、慢跑等不剧烈的运动,避免大量出汗。

饮食方面要减少寒凉食物的摄入。“秋老虎”时节,天气依旧比较炎热,大部分孩子会长时间待在空调房里,并没有接触户外暑气,不宜经常食用西瓜、梨、绿豆等性味寒的消暑食物。

秋季常用食药膳推荐

北沙参炖老鸭:

北沙参15克、枸杞子30克、老鸭200克、生姜3片、黄酒6克、精盐适量。老鸭切块,用开水洗净血水,药材洗净,加入姜片、黄酒,炖2.5小时左右,调味即可食用。此汤适宜秋季燥热伤肺、咳嗽少痰、口舌干燥者。

沙参麦冬茶:

南沙参、麦冬各15克,桑叶10克。煎水或沸水浸泡,代茶饮,用于初秋感有燥热,咳嗽咽干,痰黏。

枇杷叶粥:

取干枇杷叶15克(新鲜枇杷叶加倍),粳米100克,清水适量。先煎枇杷叶,去渣取汁,入米煮粥。这款粥品清肺和胃,枇杷叶润肺养胃化痰,粳米补中益气。

枇杷桑叶茶:

选取枇杷叶(去绒毛)、桑叶各10克,用纱布包,煎水代茶饮。具有疏风清热化痰的作用,可用于风热感冒咳嗽、咽痛。

生地粥:

生地黄25克,粳米75克,白糖少许。新鲜生地黄洗净切细,用适量清水煮沸约30分钟后取汁,另行加水再煮一次,两次汁液加在一起煮至100毫升,备用。将米洗净煮成白粥,趁热加入生地汁,搅匀。食用时加入适量白糖调味。此粥有滋阴益胃、生津润燥的作用。

乌梅饮:

乌梅15克,冰糖适量。凉开水冲洗乌梅后,用剪刀将乌梅肉剪成瓣,放杯中备用;冰糖放入锅中,加清水煮沸至冰糖融化,倒入杯中冲泡乌梅;盖上杯盖,15分钟后即可饮用。

五汁饮:

梨汁、荸荠汁、鲜苇根汁、麦冬汁、藕汁(或甘蔗汁),五种汁饮等量,加入适量蜂蜜即可饮用。(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周洁莹 通讯员朱钦文、李凯欣、宋莉萍)
 

来源:广州日报
 
微信扫一扫,即刻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