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乡镇网

热门关键词:  请输入关键词  怀远县  杏林镇  as  华州区杏林镇

四川米易县:四亩枇杷带来的致富信心

2017-02-17 10:25 攀枝花新闻网

RB5B20170217Ct001.jpg

文明会在自家园子里采摘枇杷。
  □特约通讯员 曾仲文 文/图
 
  “如果不是看到枇杷长势好,今年就能见效益,我家哪里有底气修房子哦!”2月10日下午,米易县草场乡碗厂村二组村民文明会穿梭在枇杷林里,满脸喜悦。48岁的文明会说,如果不是党委和政府的引导扶持,不要说修新房子,就连发展枇杷产业,也是想都不敢想的事。
 
  自16年前丈夫去世后,文明会就拉扯着两个孩子和婆婆艰难度日。穷,成为多年来压在一家人心里的大石头。碗厂村海拔比较高,以前,种玉米、小麦是村民的主要经济来源。而在草场河沿岸,无论土壤环境还是气候条件,都非常适合枇杷生长。临近的龙华村多年前就有人种植枇杷,而且发展得相当好。虽然看着邻村的枇杷势头喜人,但碗厂村尝试的人并不多。
 
  文明会记得,2012年之前,每年杀年猪后都会把最好的肉卖掉,一家人只能吃槽头肉。对此,两个孩子经常闹意见。2013年,在党委和政府的引导扶持下,文明会把自家4亩土地全部种上了200多株枇杷苗。“当时的苗子是10块钱一株,全都是政府出的钱,”文明会说,没有扶持根本不敢种。即便是种上了,技术和管理也是难事。让她放心的是,种上枇杷后,政府还统一安排了技术员提供技术指导。
 
  三年过去了,文明会家种下的枇杷树已全部挂果。按照最保守的价格,年收入有3万多元。对于曾经是建档立卡贫困户的文明会来说,这应该是除了当年结婚之外最高兴的事了。“今年收入3万多元,如果明年天气还像今年这样好,还会增收。”
 
  除了枇杷丰收让文明会高兴外,她家还在春节前搬进了新房子。文明会家居住的老屋因历史久远,早已破败不堪。被列入建档立卡贫困户后,她家被纳入农村危房新建范围。去年9月新房子开建,春节前一家人搬进了新居。“建新房子政府补助了六万元,余下的借了些。”文明会说,“现在不怕了,心头有底了,就是想把枇杷管理好,多挣点钱,过上好日子。”其实,能够让文明会说出如此有底气的话,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她家在2016年获得了3万元的扶贫产业贴息贷款。“有资金帮扶,有技术支持,只要努力,致富也不是难事。”
 
  草场乡党委书记范祖刚说,目前碗厂村的枇杷种植面积已经达到2500多亩,去年枇杷收入最高的农户近20万元。这对于只有450余户1800多人的碗厂村而言,相当于人均种有近1.4亩枇杷。为帮助像文明会一样的农户,村里的枇杷种植专业种植合作社已经把他们纳入其中。“在管理上进行规范,在技术上进行培训,在销售上找路子,让他们和其他村民一同前进,不掉队。”

责任编辑:陈雪梅
微信扫一扫,即刻分享!
责任编辑:中国乡镇网
首页 | 网站地图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 网络110报警服务 | 12321垃圾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新闻网站联盟

版权所有 中国乡镇网新闻中心 投稿邮箱:2135293720@qq.com 电话: 4009-916-216 蜀ICP备13027954号

法律顾问:四川滨河律师事务所律师 徐旭 关于我们 | 加入我们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电脑版 |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