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秋雨过后,石墙镇三合村村民忙开了,他们有的在翻地,有的在播种。今年,该镇引进涪陵区一业主在4个村种榨菜,让冬闲田变“增收田”。
石墙农民一直有种榨菜的传统,但以前都是散户种植,大规模成片种植今年还是第一次。“农民不敢大规模发展,主要是担心销路问题。”该镇副镇长张群道出原因。今年,该镇在发展前,从涪陵区引进业主庞建平,采取先签订单,后种植,由业主免费提供榨菜种子和种植技术,负责销售,主要卖到涪陵榨菜集团,并承诺保底价0.3元/斤。如果市场价高于保底价,就以市场价收购,如果市场价低于保底价,就按保底价收购。
种植过程中,如果业主反悔不来收购怎么办?“种植前,政府要求业主缴纳诚信保证金,如果业主不履约,政府直接用保证金支付,保护农民利益。”张群说。种子、技术、销路都解决了,农民没有后顾之忧,种植积极性一下提高了,自愿报名种植800亩。
但是,该镇考虑第一年试种,今年只发展500亩,试种成功后,明年再大规模发展。张群告诉记者,该镇选择种榨菜,有几个好处:一是与辣椒产业无缝对接。现种榨菜的土地之前全部种辣椒,10月份收获完后正好空闲,提高复种指数;二是空闲地种上榨菜后,常疏松管理,不容易长杂草,减少第二年种辣椒的人工除草成本;三是榨菜收获后的叶子留在土壤,增加土壤有机质,能够提高辣椒品质。
“而更重要的是,榨菜种植时间短,仅3个多月就收获,种植成本低,经济效益很可观。”张群说,种好了,亩产量可达七八千斤,保守点按亩产6000斤算,保底价0.3元/斤,亩收入1800元,全镇500亩将给农民直接带来90万元收入,这可是一笔不小收入。
为了将更多冬闲田利用起来,区农委牵头,从涪陵区引进多家业主和企业,实行订单种植,分别在民主、鸣玉、峰岩、福寿、中桥、骑龙、西城、冷水关等乡镇(街道)发展榨菜,抱团做大榨菜产业,增加农民收入。(华龙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