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寻甸县金所街道草海子村额秧村小组的种植大棚基地十分热闹。从昆明来的技术员罗祥英前脚刚下地,后脚便忙着处理车上运来的20多箱羊肚菌菌种。随后的6个月,这里将长出羊肚菌,然后走向市场,为当地贫困户的脱贫增收带来新机遇。
“学术派”团队
罗祥英毕业于云南农业大学植物学专业,是云南菌视界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技术骨干之一。每天与羊肚菌打交道的她,对羊肚菌培养料的碳氮、含水量、菌种生长温度、环境等都了然于心。
“筛选有潜力的珍稀菌种,并实现珍稀菌种的反季节、周年化种植,是我们开展应用型研究的主要目的。”罗祥英介绍,在香格里拉的2亩试验地上,她所在的团队成功实现了羊肚菌的周年化种植,这一成果在今年8月举办的第三届云南省创业创新大赛上斩获了企业初创组三等奖。“从前期的基础理论研究到后期的出菇实验、品种筛选,菌视界公司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研究平台,所以毕业后选择留在了公司,继续开展自己的专业研究。
云南菌视界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李荣春从事食用菌产业研究已经35年。在他看来,尽管云南拥有多样的立体气候和丰富的食用菌资源,但是就产业现状而言,这一优势并没有得到充分发挥。为此,他组建了一支强有力的技术团队,希望以珍稀食用菌的品种选育及栽培技术的研发和推广为核心竞争力,为云南省食用菌产业带来新的增长点。
公司自2016年成立以来,已经形成了从品种选择到菌种生产、从技术研发到生产展示的完整体系。目前,该公司已有一支由留学英美、泰国的教授、博士等组成的技术队伍,研发出一系列食用菌栽培的成熟技术,其中包括羊肚菌菌种标准化生产技术,白参、金耳工厂化栽培技术等,并拥有相关专利7项,选育新品种达10余个。
“技术性”扶贫
随着技术的成熟,羊肚菌种植的经济效益被各地方政府和农户们所看好。目前,该公司在寻甸筹建的280亩羊肚菌种植示范基地已经部分投产,其中一期8个大棚种植完毕,二期30个大棚于9月23日起陆续开种;另一边,菌视界公司在怒江州贡山县设立的羊肚菌分厂在8月底开始建设,目前订下的1000多亩羊肚菌菌种预计将于下个月发放到该地区贫困户手中。
“包含设施地租、人工投入在内,羊肚菌种植的每亩成本在7000元-10000元,每亩产出在150千克以上。”在额秧村小组的羊肚菌种植示范基地上,技术员这样告诉记者,“按照预期,一亩土地产出的羊肚菌大约能卖10000元-25000元。如果二次种植,收入还会增加。”
李荣春表示,食用菌栽培产业在扶贫工作中具有精准、快速和可持续三大特点,其种植效益超过传统农作物。希望通过此次羊肚菌种植示范基地投产,带动当地300户村民参与种植,实现脱贫致富。此外,农户也可以通过管养基地的菌种,每年获得3万元左右的固定收入。
虽然菌视界公司成立时间比较短,但是已有很多省内外企业上门寻求合作,公司的技术骨干也经常受邀到州市乃至外省进行技术扶贫。截至目前,该公司在普洱共培训贫困农民200余人次;在德宏州梁河县指导了黑木耳的生产,并成立了专家工作站;帮助红河州弥勒市和德宏州梁河县规划食用菌扶贫和食用菌产业发展规划。
(昆明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