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乡镇网

热门关键词:  请输入关键词  怀远县  杏林镇  as  华州区杏林镇

共建美丽乡村 共享美好生活

2018-01-18 09:17 惠州日报
  村民无偿出让土地,共同参与美丽乡村建设,村庄“脱胎换骨”;营造文明新风,乡村既有“颜值”又有文明内涵……这几年随着新农村示范片建设的推进,一幅美丽文明和谐的新农村画卷正在惠州大地上徐徐铺展。日前,记者走进惠阳区省级新农村示范片,探访了这些村庄的新变化。
 
  古村旧貌换新颜
 
  惠阳良井霞角村,一条宽敞平坦的沥青路贯穿整个村子,沿着这条大道可以看见错落有致的民房、游人聚集的公园、历史悠久的客家围屋和悠然惬意的田园风光。
 
  霞角村有着500多年历史。这个有着2000多人的古村,一直以来因为相关设施缺乏,村民们的休闲娱乐只能是靠着一棵大树几张矮凳纳凉闲聊。而这几年,通过大力推进新农村建设,该村“脱胎换骨”面貌焕然一新,村民幸福指数不断提升。
 
  “以前这里是猪舍、厕所,还有杂草地,又脏又臭,现在建成了小公园。我们来这里散步聊天,亲戚朋友来了也说风景好。”村民邓云香对家门前的古韵公园带赞不绝口,她还打算在公园旁开一家小卖部。
 
  占地3000多平方米的古韵公园让人眼前一亮:绿草茵茵,各色花木、凉亭、长廊、广场错落其间。与古韵公园带相隔百米远的,是该村村民口中的新地标下园公园。下园公园健身设施齐全,小道清新美丽,周边还有老围屋守候,曾经的荒地变身为村民休闲的大舞台、倡导文明礼仪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新阵地。
 
  村民捐钱让地支持公益事业
 
  这些基础设施建设全靠政府投入完成的吗?霞角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杨顺波对此给予否定的回答。“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需要政府投入和帮扶,但村民的参与和村集体的投入也不可或缺。”他告诉记者,霞角村的许多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村庄公益性建设,就是以政府投入与村民参与相结合的方式完成的,这当中充分发挥了村民理事会的作用。
 
  “经村民理事会人员做思想动员,30多户村民无偿让出3000多平方米土地,促成古韵公园的建设。”杨顺波说,霞角村是示范片建设的主体村之一,为推动项目落地,成立了村民理事会。组织村民协商议事,可以弥补部分资金缺口,更增强了村民的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感,对于顺利推进新农村建设有着非常积极的意义。“下园公园建设也是,除了政府和村集体出资,很多村民也是齐心协力有钱出钱有地出地,最终建成了6000多平方米的公园。”
 
  记者了解到,在推进省级新农村示范片建设过程中,惠阳坚持党员引领、群众参与、齐头并进、共建共享的新农村治理理念,搭建了村民议事平台,发动村民积极参与,还深入发动社会资金共同参与建设。目前,惠阳区5个主体村均成立了村民理事会,协商议事60多件,累计筹集建设资金3600多万元,完善基础设施建设20项,无偿捐让土地约2.5万平方米。
 
  多种形式营造文明乡风
 
  除发动村民参与新农村建设,惠阳区还利用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客家孝道、警句谚语宣传,提升村民精神面貌,营造和谐的村风民风。既有“颜值”,又有文明内涵的矮光村荣获“全国文明村”称号。
 
  宽敞整洁的沥青村道两旁,种着绿油油的细叶榕;崭新整齐的路灯灯柱上挂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标语……进入矮光村,一派美丽祥和的新农村景象扑面而来。
 
  “田成方,树成行,渠相通,路相连”,这是矮光村村民描述家园时常用的词语。记者看到,矮光村的景观环境、道路交通、公共服务设施等硬件,都已基本齐备。行走在矮光村,村道两旁、文化广场和学校操场等公共场所,最引人注目的是那些富有艺术感的宣传栏和墙绘,内容多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传统道德文化宣传。
 
  “我们让村民,无论是走路、开车、坐车,抬头就能看到。”该村妇女主任黄海英介绍,这些文图营造出文明、和谐的氛围,潜移默化影响着村民。
 
  除了文图宣传引导,矮光村更注重活动引导。黄海英介绍,近年来,该村持续开展“道德讲堂”和“最美家庭”评选,大力弘扬正能量;积极开展星级文明户创建活动,农户参与率100%;建有3支志愿服务队,服务水平不断提高;争取各级文明单位等支持开展移风易俗活动。
 
  讲文明成村民自觉行为
 
  系列活动的开展促进了文明乡风的形成。黄海英告诉记者,以前,一些村民习惯乱扔乱倒垃圾,这些年在巾帼志愿者的示范和带动下,此类不良习惯渐渐改变,维护良好环境成了大家的自觉行为。
 
  “以前,妇女们一有空闲就拉人打麻将,输了就吵架,影响家庭邻里关系,现在每天晚上大家都来跳广场舞,既锻炼身体又和睦邻里。”黄海英说。
 
  惠阳区是惠州市省级新农村示范片建设的一个缩影。记者了解到,从2014年起,我市连续启动博罗、惠阳、惠东、龙门4个省级新农村示范片建设,坚持“抓两头、带中间”,“一头”抓好新农村示范片提升,打造新农村建设的“标杆”;“另一头”则以点带面,把150个省市贫困村创建成示范村,推动贫困村由“后队”变“前队”。力争用10年的时间,把全市1043个行政村建成高水平的新农村。
 
  本报记者马海菊通讯员伍平黄杰
微信扫一扫,即刻分享!
责任编辑:江山多娇
首页 | 网站地图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 网络110报警服务 | 12321垃圾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新闻网站联盟

版权所有 中国乡镇网新闻中心 投稿邮箱:2135293720@qq.com 电话: 4009-916-216 蜀ICP备13027954号

法律顾问:四川滨河律师事务所律师 徐旭 关于我们 | 加入我们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电脑版 |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