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镇党委天天挂牵,村干部时时忧心。横批:温暖人心。” 这是永安镇永和村88岁的张德珍老人新房门上的对联。张德珍老人的侄子钟英洞用这样的方式表达对政府、对村委、对挂帮干部、尤其是第一书记袁志丰的感激。 “袁书记特别暖心。”永和村的村干部祁胜这样评价。2016年9月,袁志丰被组织部从县医院选派到永和村任第一书记,家住土城希望小镇的他,想象中的村,应该是万家掩映翠山中,想象中的村办公环境即便比华润差,也不会差到哪里去。 当袁志丰走进永和村时,才真正看到想象与现实的差距。当几个朋友到永和村看望他时,主动提出捐款一万元,用于改善永和村的办公条件。此外,袁志丰还把单位发给他的每天55元补贴交给村里的食堂,用于改善村干部的生活。并协调县医院,对所有的村干部进行免费体检。 ![]() 袁志丰牵挂村干部,更牵挂的是百姓。张德珍老人和儿子生活在一起,由于儿子患小儿麻痹症,50多岁了,生活还不能自理。母子二人只能居住在破旧的老房子里,外面下大雨,家里就下小雨。“每次下雨,我都睡不着,到处都是雨滴在盆子头(里)和水桶里的声音,大声得很。”张德珍老人回忆过去的日子还心有余悸,“那时,家里一直使用了十多年的被子随时都是湿的。” “做梦都没有想到这辈子还可以住新房子,我以为我就要在老房子里去世了。”正是在第一书记袁志丰的协调下,共投入5万元,建起了这间100多平方的新房。张德珍老人坐在新沙发上,看着新炉子上的水壶冒出的热气腾腾的蒸汽,脸上露出了幸福的笑容,“袁书记和村里的干部一起给我送来了煤。袁书记还拿了500元钱给我,把盖了十多年的被子换了,这个冬天不再冷了。” “感谢主席、感谢政府、感谢书记……”张德珍老人语无伦次地说着感谢,她有太多的感激想要表达,她指着袁志丰,“你做了弄(这么)多的好事,一定会长命百岁。” 在永和,对袁志丰充满感激的不止张德珍老人一人。当地村民谢村送了一封感谢信到村里,信上详细记载了第一书记袁志丰自2016年9月份到村驻村以来办的民生实事:协调资金为永和小学的8名教师每人配了一套崭新的办公桌;协调教育局赠送了4台电脑;为全村60多岁的老人建立健康档案,添置村卫生室的设备,为老人免费体检;协调5万元资金打通了团山组的断头路;利用卫计局注入的20万元资金,建起了养殖专业合作社…… 离开永和村时,天色已晚。村班子还在研究2017年的脱贫工作计划。汽车转过了几道弯,遥望村办公室依然灯火通明,像一座希望的灯塔,照亮着永和的未来……(向小东) 责任编辑:陈雪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