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种秋收,抽穗扬花落入田,鱼儿肥、群众笑、心里美。在黔南南部大部分地区,多有稻田养鱼的悠久传统。 而今,传统的稻田养鱼发挥出巨大能量,各族同胞在脱贫路上,步履愈加铿锵有力与坚实。 “再过一月,我们的稻花鱼就可以上岸了。”7月初,记者在荔波县茂兰镇村里采访时,村里工作人员这样说道。 这些天,荔波县茂兰镇的农田里,呈现着一片“稻花香里鱼儿肥”的丰收景象。 每年一入秋,仿佛总有个声音在提醒:趁新鲜吃稻花鱼了。虽然天天都能吃到鱼,可唯独这稻花鱼要赶点——过了今秋,可就要等来年了。 今年刚刚一立秋,茂兰镇水庆村一派诗情画意和丰收的景象。 这不,8月16日大中午的水庆村村民蒙建科戴着草帽,急匆匆的赶往稻田看望他的“金主们”。像蒙建科这样的贫困户在茂兰镇还有很多,稻田养鱼只需初春将鱼苗放入,入秋便可丰收,一边种桑养蚕、一边期待着稻花鱼丰收,产业叠加实现群众增收多重保障。 这天,水庆村的村民不分男女老少,纷纷背着竹鱼篓提着水桶,个个面带喜色,沿着田坎小路,赶到稻田里捉稻花鱼。在大家的欢声笑语中,不到一会,桶里就已装满了一条条肥美的鱼。 “秋天到了,鱼也肥了!年初镇里给我们发的鱼苗,养殖也是帮扶干部来指导的,才半年时间,这一亩田便养出100多斤的鱼,一斤25元,养个6亩,光这一项产业,怎么也得挣个2万左右吧!太高兴了!”蒙建科激动地说道。 秋至谷黄好风景,正是鱼肥味美时。 鱼和水稻共生,鱼以稻花为食、田以鱼粪为肥,稻田更壮,鱼也更香甜了。 稻花鱼白皙光亮,肉质细嫩,可煮可炸可炖可烩,是荔波特色菜中不可或缺的一员,近年来,随着旅游人数的火爆增长,稻花鱼市场日趋紧缺,茂兰镇为产业产销对接畅通渠道,积极与各大餐馆对接,实现“茂兰稻花鱼”每天“爆单”。 “如今,稻花鱼越来越多了,价格也上去了,但还是不够卖。这不古镇老知味馆的韦老板,刚到我们比鸠村拿了50斤稻花鱼。”比鸠村支书欧振应笑得合不拢嘴。 近年来,茂兰镇依托“茂兰稻花鱼”品牌,把稻田养鱼作为拓宽贫困群众增收渠道的有效途径,积极引导贫困群众科学养殖,打造“养鱼富民”的生态农业发展路子,推动产业扶贫,助力百姓脱贫致富。 今年,茂兰镇实施稻花养鱼项目共计1300亩,覆盖贫困户430户,可实现户均增收5000多元。茂兰镇在打造立体式产业过程中,“稻花鱼”已成为“水中有鱼”的重要组成,如今,鱼苗畅游在田间地头,不仅为稻田增添了一份活力,更让乡村获得了“新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