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闻网广元9月4日讯(董杨 安元琴)近年来,苍溪将红心猕猴桃产业作为富民强县的首要产业,大力推行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使之成为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的“致富果、黄金果”。 据了解,苍溪现有猕猴桃种植专业村445个,从业人员达22万人,猕猴桃种植面积38.5万亩,年产猕猴桃鲜果12.6万吨,年综合产值达40亿元,带动2.01万户6.9万人脱贫解困。 一颗小水果,何以担起脱贫大任务? 天生“丽质”声名起 进入8月,苍溪红心猕猴桃还未下树,便成为了各地经销商热衷的“抢手货”。 陵江镇金斗村的孙天蓉,每年都要购买红心猕猴桃送给外地的亲友品尝。“家乡的红心果味道好,这个我早就晓得,我还听说,红心猕猴桃含有抵抗多种疾病的成分,送啥都不如送健康,所以我每年都要买来送人。” 苍溪红心猕猴桃平均单果重70-130克左右,表面无毛,果芯呈放射状心型图案,果肉绿中带黄(或红),口感香甜清爽,维生素C含量比柑橘、柠檬、苹果等水果高数十倍,集食用价值与药用价值为一体。 除了品种的优势,苍溪与其他产区相比,还具有孕育顶级红心猕猴桃的地理优势:苍溪有大面积的中性紫色土壤,大气环境质量达到国家一级标准,有猕猴桃适宜生长的温度、湿度、光照等,是国内外专家公认的红心猕猴桃最佳适生区。所以,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苍溪就开始对猕猴桃进行人工驯化栽培,是人工栽培猕猴桃最早的地区之一,也是全国首批猕猴桃驯化栽培试点县。 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期,苍溪成功选育出世界上首个红心猕猴桃新品种——红阳,后又相继培育了红华、红美、红昇等一大批红心猕猴桃系列新品种。其中红阳已在61个国家和地区申请品种登记,成为全球第三代猕猴桃首选换代品种。 多措并举掘潜能 近些年,苍溪以现代农业园区为载体,按“大园区+小庭院”模式大力推进基地建设,将红心猕猴桃作为“三大百亿产业”之首进行培育。 每年冬天,苍溪人都会早早地开始改土建园,为来年的猕猴桃种植做准备。万亩园、千亩园、百亩园,乃至房前屋后,都是这小小猕猴桃发挥大作用的“用武之地”。 随着产业不断向前发展,苍溪逐渐探索出了“政府引导、企业主导、农户参与建基地”等多种机制,完善了专合组织与果农的利益联结,形成了良好的产业发展格局,也实现了猕猴桃基地乡镇全覆盖。 苍溪还设立了猕猴桃产业发展局,建成猕猴桃资源圃和脱毒良种繁育中心,为产业发展提供优质高效的科技服务。 “组建技术创新团队1个、院士工作站1个,聘请专家20余人,各乡镇配齐猕猴桃技术员,”据苍溪县猕产局负责人介绍,该县已实现“县上有技术专家队伍,乡镇有技术服务站,村上及园区有技术员”的技术支撑体系。 产业反哺脱贫路 截止目前,苍溪共建有猕猴桃协会1家,发展猕猴桃专业合作社165个,社员76500户,引进培育猕猴桃种植、销售与加工龙头企业7家。以此为依托,苍溪全县累计建成生态小康新村430个,打造生态家园户12.9万户。 这无疑是脱贫奔康的最优抓手。 去年,歧坪镇四蛮寨村村民汤秀华将自家的生态猕猴桃种植面积从2亩增加到3亩,并改善了技术和管理方式。根据估算,今年产量将增加到1500多公斤,收入约增加12000元。 靠着猕猴桃致富的,又岂止汤秀华一家。 通过大园区带小庭园、加工园联物流园、种植园联旅游园,苍溪实现了猕猴桃产业在39个乡镇的全覆盖。截止2017年,全县建档立卡贫困村由2014年的214个下降至104个,贫困户由2.7万户下降至0.69万户,贫困人口由9.22万人下降至2.32万人,贫困发生率由13.95%下降至3.49%。 “一村一品建园区、一户一园助脱贫”,苍溪又全面规划建设万亩现代农业园区,辐射带动十万户办小庭院,创新“农、旅、医、养、疗”互动发展模式,建成红心猕猴桃国家AAA级旅游景区2个,乡村旅游休闲体验农庄187家,进一步延长产业链,实现农业特色产业县域全覆盖。 十三五期间,苍溪还计划每年新建猕猴桃基地3万亩,到2020年,建成猕猴桃有机种植示范县,猕猴桃种植面积将达50万亩,年产量达50万吨,建成集仓储、物流、集散、批发、加工、文化、旅游、信息发布等为一体的2000亩猕猴桃产业园,实现总产值100亿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