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乡镇网安徽讯)“村里的扶贫大棚招工了,我们干活去……”,村里的老百姓道。进入4月份,曹村镇张庄村扶贫大棚内热闹非凡,开封、兰考、保定、雄县、廊坊等地客户带着运输车来到现场收购红薯苗、预定红薯。
张庄村扶贫大棚始建2017年,从最初的19亩大棚发展为目前的100余亩,总投资139万元。项目由村种植家庭农场承包,采用“村+农场+农户(贫困户)”的模式运作,即村与农场联合经营、农户(贫困户)务工增收的模式,产业红利愈加明显。
“研判市场供需,发挥小红薯的最大效益……”张庄村从传统单一的红薯种植、销售模式中走了出来,从之前的只卖红薯,发展为优质品种育苗和红薯销售。在种植业上走出了一条生产线——以春季为例,4-6月销售红薯苗,7月成熟红薯进入农贸市场。单季红薯苗销售额达80万元,红薯销售额可达5万元。年经营主体净利润50万元,村集体经济增收近7万元, 60多位务工人员人均年收入增收近5000元。一举多得,小红薯发挥了大作用,示范效应明显!
“走一条适合本村发展的产业道路,推动供给侧改革,助理乡村振兴……”张庄村的改变得益于各级人民政府对于中央精准扶贫政策的落实,得益于扶贫一线干部的头脑武装,得益于帮扶单位的密切指导。“小红薯”是当下贫困村产业结构调整的缩影,以产业发展奠定乡村振兴基础,以“富脑袋”提高农村自我革新能力,以“富口袋”推动乡村振兴纵深发展,真正走一条恰逢其时、因地制宜的致富之路。
下一步,张庄村产业项目将于电商扶贫相结合,充分发挥网络销售平台作用,募集人手组建团队,推动“土货”上行,拓展农产品销售路径,实现新时代下的新发展。(特约通讯员:郑林林)
责编:冬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