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乡网

热门关键词:  杏林镇  鏉忔灄闀  怀远县  莲花寺  请输入关键词

江西日报数字报-从“偏远穷”到“绿富美”

2020-11-16 14:06  来源:江西日报  本网编辑

  吴细兰 本报记者 洪怀峰

  11月2日,黎川县洵口镇皮边村村民危小球,一大早就来到村里400余亩的瓜蒌种植基地,查看瓜蒌长势。

  “这是我们村招商引资项目,我在这里做管理员,每个月有5000元的固定收入。”危小球说,瓜蒌一身都是宝,瓜蒌籽、果皮、根都可以入药,每亩收益在6000元左右,成了村里脱贫致富的“摇钱树”。目前,该村已经优先安排了11户贫困户在基地就业。

  在皮边村,这样的种植基地不在少数。皮边村是“十三五”省级贫困村,近年来,该村一方面通过走出去“借脑提智”,招商引资发展瓜蒌种植等特色产业,另一方面通过党建聚力,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激发党员争当创业“带头人”,与贫困户“结对子,共帮扶”,实现贫困户人均年收入达到了1.7万元,村集体年经济收入达到50万元。

  “借脑提智”引资兴业

  11月2日,记者走进皮边村,看见一条条水泥路直通村民家门口,家家户户用上了自来水、卫生厕。村里便民服务中心、村卫计室、村民文化体育活动广场等基础设施齐全,呈现一派“绿富美”的新农村景象。

  “皮边村是‘十三五’省级贫困村,位于武夷山脚下,山多林密,属于偏远山村。”村民李运兰说,过去的皮边村不宜居、不宜业,青壮年大部分外出务工,留守村里的基本上是老人、妇女和儿童,村集体经济收入微薄。

  不过,随着2016年省政协机关驻村扶贫工作队的到来,“偏远穷”的皮边村迎来了转机。“我们来了之后,经过上门入户调研,发现村里‘一穷二白’,没有像样的产业。”驻村第一书记陈春情向记者介绍,村民主要依靠种植水稻为生,贫困户没有持续增收能力与产业。

  陈春情告诉记者,为了解决村里的这些难题,他们决定在村里发展扶贫产业。没有经验,他们就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先后到福建光泽县、安徽省潜山县等地参观学习,拓宽视野、增长见识,借鉴光泽县土地流转经验,盘活了村里闲置与抛荒的土地。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这里林密、山多、地多。结合皮边村实际,我们把适合村里水土环境种植,且有发展规模前景的瓜蒌、百香果等产业项目引进来。”陈春情介绍,目前村里引进的瓜蒌,已扩种到1000亩,预测年产值500万元,常年用工约78人,村民和贫困户通过务工每年能增收约2万元,还能为村集体经济增收2万元。

  项目引进来,还要留得住,发展得好。在陈春情的带领下,皮边村为客商提供了“保姆式”服务。

  “包括土地流转、项目用工等方面,我们根本不用操心,村里会帮我们协调好。”江西蒌丰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营销总监戴云峰告诉记者,鉴于皮边村发展环境好,他们公司在投资1000亩的瓜蒌种植后,还将加大投资,发展村里的旅游项目。

  除了瓜蒌种植,皮边村还引进了百香果、食用菌等产业,随着一个个扶贫产业项目在皮边村开花结果,目前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了50万元,比两年前翻了近10倍。

  党建聚力同帮共扶

  “现在村里的党支部,一个月开会的次数,比过去一年还多。”今年59岁的党员黄细忙告诉记者,以前村里的党员没有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在群众心目中的地位不高,凝聚力和号召力不强。

  村民富不富,关键看支部;村子强不强,要看“领头羊”。陈春情告诉记者,皮边村共有党员47名,大部分在外务工或在外经商,只有19名党员在家。针对皮边村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问题,他们决定抓党建,唤醒村里党员的身份。

  为此,陈春情带领大家健全完善各项规章制度,让支部和党员在开展工作中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同时拿出切实有效的措施调动党员参与脱贫攻坚的积极性。

  “我和同事在皮边村开垦了一块党员示范田,种植了‘酸甜苦辣’等农作物(酸为百香果、甜为西瓜、苦为苦瓜、辣为辣椒),在每月党员活动日时带领村干部、全体党员及贫困户一起参加劳作。”陈春情说,让全体党员在“忆苦思甜”中,时刻牢记自己的使命与担当。

  “通过党建,我们意识到,党员应该有责任与担当,不能自己发展了,忘了贫困户与村民。”党员黄文虎告诉记者,他带着多年在外务工赚的钱,回到村里投资,与福建客商合资成立了黄金百香果合作社,共投入40余万元种植了50余亩黄金百香果及4种采摘水果,常年优先聘请贫困户及村民33人在基地务工,每人每天工资在100元以上,让大家在家门口有活干,有钱赚。

  皮边村还注重打造一支带不走的扶贫队伍,扶持年富力强、有干劲闯劲的年轻人创业致富,并把这些人发展为村里的党员。张宇就是其中的一员,他现在承包了300亩山地种植油茶树,并成立合作社吸纳了10名贫困户共同发展,同时种了80亩烤烟,优先安排村里的贫困户就业。

  “村里的党员和干部,为大家办了很多实事、好事。”谈及村里的党员和干部,余文星连连竖起了大拇指。

  原来,余文星早年在福建务工,因工作时发生意外,造成臀部骨折,不能正常行动干重活,于2013年底被识别为建档立卡贫困户。

  为了让贫困户早日脱贫,皮边村开展了“亲帮亲、邻帮邻、户帮户,先富帮后富”活动,让先富起来的党员、村民和贫困户结成帮扶对子,通过教思路、送技术、做指导,做到资源共享。在“先富”的带动下,被帮扶的贫困户脱贫有方子、致富有路子、生活有盼头,如今皮边村按照“致富带头人+合作社+贫困户”模式,全村33户贫困户以“入社打工挣薪金、入股资金分红利”的方式参与到瓜蒌、百香果、食用菌、蜜橘等专业种植合作社中,每年户均分红2000元左右。目前,全村贫困户人均年收入由原来的2600元提高至现在的1.7万元。

微信扫一扫,即刻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