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阅读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乡村建设是为农民而建,必须真正把好事办好、把实事办实。” 乡村建设建什么、怎么建、建成什么样,农民最有发言权。广大农村千差万别,乡村建设如何聚焦农民的急难愁盼,如何顺应乡村发展规律,如何调动农民积极性?各地积极探索新机制,精准发力补上短板,打造宜居宜业的幸福家园,让乡亲们享受实实在在的实惠。
农民盼什么,乡村建什么,好事办到乡亲们心坎上 山接山,峡套峡,弯连弯,湖北省宜昌市秭归县雁落坪村藏在大山深处。 “修通出村路,连上高速网,人气带来财气,干事底气足了。”村民张其海感慨,“山上栽核桃林,树下种中药材,外地客商开着货车能直接到田头收货,销路不愁,每亩收入超万元。” 曾几何时,断头路困扰着小山村。雁落坪村对面是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巴东县,弯弯山路,延伸到村里戛然而止。“二级公路、高速路口都在人家地界里,咱只能隔山望路。”张其海回忆。 说起出行难,张其海记忆犹新,“为了把中药材运到高速路口,村民肩挑背扛几十斤的麻袋,一步步攀山路,大家伙儿就盼着能通路!” “村民呼声大,咱得下大力气想办法。”村主任邓弘说。村里申报项目,积极争取资金支持。宜昌市与恩施州相关部门专题协商、携手推进,过去“三不管”变成如今“合力管”。“打通‘最后一公里’,开车半小时就能上高速。”邓弘说起变化,“以前去县城,得兜个大圈子,少说4小时。现在路程缩短到两个多小时,村民看病上学、购买农资,都方便多了。” 农村道路不断升级。“连接乡镇集市的路拓宽到了4.5米,错车容易了。一条环村路连起各村组,村民串门办事少走回头路。路面硬化了,不再是‘晴天土雨天泥’。不少村民购置了小汽车、摩托车。”邓弘介绍。 乡村建设,要聚焦民生期盼精准发力。各地以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为重点,修产业路、通天然气、通自来水,让村民生活更上一层楼。目前我国具备条件的建制村100%实现通硬化路、通客车、通邮路,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84%,现有行政村已实现村村通宽带。 乡村建设,既要尽力而为,又要量力而行。各地从实际出发,坚持数量服从质量,因地制宜补短板,让农民实实在在受益。 大山深处,拨开密密草丛,一泓山泉水映入眼帘,村支书龚兴周掬起一捧,激动地喊起来,“找到新水源了!” 群山环抱的湖北省鹤峰县唐家村,饮水安全曾是难题。村里的管水员江明知感受深切:“供水工程水源不太稳定,到了冬天,村里只能在固定时间段集中供水。” 短板咋补?“山高人稀,搞分散式、联户式供水。”龚兴周听村里老人说,对面山里有泉水,和村干部们一趟趟往深山里跑。 找到水源,还得引到村里头。建拦水坝、清水池、蓄水池、铺管网……村里建设分散式供水工程。“我们根据村民居住分布情况,三个水源互补,联户取水,实现安全水全覆盖。”龚兴周介绍。 “广大农村千差万别,乡村建设要顺应乡村发展规律,合理安排村庄建设时序,同地方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特别要防止出现急于求成、机械照搬现象,这样才能真正把好事办好、实事办实。”西南大学乡村振兴战略研究院副院长潘家恩说。 问需于民,问计于民,乡村建设尊重农民意愿 鲜红的三角梅爬满白墙,古朴木桥横卧潺潺流水,崭新沥青路伸向远方。四川省丹棱县齐乐镇龙滩社区龙橘巷面貌焕然一新。 看着设计蓝图变成美丽家园,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乡村规划师李国锐激动地说:“乡村咋样建,不是在办公室想出来的,而是和乡亲们一起商量出来的。” 李国锐还记得刚开始拿出设计方案时,村民们并不买账。村民谢天分想留下门口的葡萄树:“栽了好些年,又能乘凉,又能结果,砍了多可惜。”原来设计方案打算种银杏树。不少村民提出意见:“银杏好看,可落叶多,扫起来麻烦”。 广泛听民声,规划接地气。“环境如何美化,村民最有发言权。”李国锐和团队成员充分收集村民意见,修改了方案。谢天分家门口建起别致葡萄架,打造“微景观”。路边树改种成黄花风铃木,春黄秋绿,落叶还少。 改善人居环境,污水处理是老大难。“我们根据村子地形特点,设计人工湿地处理池。”设计团队挨家挨户讲政策。“政府出技术、有补贴,大家再出把力,就能让污水有去处,再也见不到污水横流。”李国锐说,“把道理讲透了,村民打心眼儿里愿意接受。”目前龙滩社区建设的湿地池达897座,覆盖比例达83%。 乡村建设,关键要尊重农民意愿。农民有哪些需求?能不能及时落地?各地探索了不少新办法,以村民代表会议、村民议事会、村民理事会等形式,引导农民全程参与乡村建设。 在江西省遂川县,“百姓说事”成了大伙儿的交流平台。“有人在门口乱堆柴火”“林子要注意防火”……村民七嘴八舌地提意见,双桥岭村支书陈礼良赶紧记在本子上,“村干部集体商议,一条条照着干,为大家真正解难题。” 以前村巷垃圾遍地,杂物乱堆,大家怨言多。“百姓说事”召集20多位村民代表商讨。“你一言,我一语,话说开了,解决办法也找到了。”陈礼良感慨,村里建立村民包片、集体打分、奖励优先的制度,环境变得越来越干净。 “畅通征集农民意见的渠道,让大家伙儿的想法落地见效。”遂川县农业农村局局长蒋隆浦说:“一方面,通过村民代表大会、村规民约等方式,让村民自我管理、自我监督;另一方面,我们建立5G+长效管护平台,政府部门在线及时回应解决。目前平台总上报问题线索3750件,处理完结率超99%。” “乡村建设要坚持政府引导、农民参与。政府要发挥好在规划引导、政策支持、组织保障等方面作用,因地制宜、稳扎稳打。同时,广泛了解农民实际需求,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农民期盼干的抓紧干,农民能干的放手让农民干。”潘家恩说。 创新机制,建管并重,让民生工程长久惠民 天才微微亮,扫地的声音传来,河北省成安县郑家庄村保洁员刘瑞生开始了清扫,“早上下午各3小时,村道干干净净,村民住得舒心。” 回忆起曾经的村容村貌,刘瑞生说,“过去村里杂物乱堆、垃圾乱扔、污水乱排,特别是到了夏天,蚊虫多,大家怨声不少。” 一场村庄清洁行动在郑家庄村展开。“门口垃圾杂物怎么清,日常清洁谁来干,污水往哪儿排,桩桩件件都离不开农民参与。”郑家庄村支书刘燕松介绍,乡村建设不是一朝一夕,长效管护还得让村民长久参与。 吸纳村民担任保洁员,形成“政府+专业公司+村民”的垃圾处理模式;开展房前屋后清洁评比,颁发奖品和流动红旗。“村民积极性得到激发,大家伙儿非常珍惜来之不易的好环境,乱扔乱倒的现象几乎不见了。”刘燕松说。 人人参与,家家受益,村村变样。“我们组织带动农民搞建设,自我参与、自我管理、自我监督,动员1000名优秀青年和1万户和睦家庭参与乡村建设。”成安县农业农村局局长张海彬介绍。全县打造美丽庭院4万多户,基本实现农村污水集中处理。 在各地,美丽庭院评选、环境卫生红黑榜、积分兑换等活动积极开展,让村民成为乡村建设的主人翁。 四方院落,整洁利落,朱顶红、长寿花、芦荟长得正旺。“院子扫得干净,杂物摆放整齐,厨房擦得锃亮,我家成了美丽庭院示范户。”山东省夏津县渡口驿乡渡东村村民孙际霞说。 “扫院子能攒积分。我拾掇好自家院子,还在村里当志愿者,帮助孤寡老人干点家务活,上个月额外多得了2分。”孙际霞自豪地说,“每分顶5毛钱,到村里超市可以直接兑换商品。我经常买点酱油、洗衣粉。” 夏津县倡导从我做起、从家做起,创建美丽庭院。村民代表走街入户,量化打分。政府部门和村集体出资,建立积分超市。庭院美带动家风美、村庄美,全县已建成“美丽庭院”示范户2万余户,创建率达到35%。 村民参与乡村建设的热情高涨。福建省福州市试点推广文明积分制,用兑换生活用品等方式,引导农民主动参与家园清洁行动。河南省引导群众改院、改水、改厨、改线、改厕,清理院内外卫生死角,种植花草林果蔬菜,整治庭院。 “各地应创造条件让农民全过程参与乡村建设,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放手发动农民群众来干,形成政府、社会、农民协同发力,共建共享的格局。”潘家恩说。 来源:人民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