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农村客运市场缩水如何应对?
4月11日,资阳城北客运站,从这里发往各乡镇的客运车,上座率仅两成左右。 严俊溢 摄 仅去年,资阳市就有100余条农村客运班线退出 4月11日上午11点,从资阳市雁江区石岭镇金带铺返回城区的车缓缓驶入北门汽车站,送走仅有的3名乘客,车主杨波走出驾驶室,点燃一根烟,猛吸了一口。“三四年前,每趟车还能有十几名乘客,现在只有两三个人,再这样下去,就不准备继续干了,赚不到钱。” 在资阳,像杨波一样的车主不在少数,每天从资阳城区城北客运站发往乡镇的大巴车上座率不到两成,而且还在下降。去年,资阳农村客运班线退出100余条,不少车主都表示——农村客运市场逐年萎缩,他们必须尽快另谋出路。 车辆减半 上座率不足两成 10年前,杨波购置了一辆价格20多万元的客运大巴,当起了客运司机。在金带铺和城区之间,单边约1小时的车程,他每天能往返3次,挣三四百元。 “那时候许多人都想挤进这行,谁要是卖车,大家都抢着要。”杨波说。 仅仅几年后,农村客运业便开始下滑。先是坐车的人少了,发车频次变低,一些客源相对较少的线路开始退出:从资阳到南津镇的车辆从8辆减少到6辆、资阳到清水的车辆从8辆减少到4辆。 每年的5月起到夏天结束,是客运市场淡季。由于车子是按时按点发车,有的车不得不“空转”。一位司机给记者算了一笔账,每趟车跑一次来回需要100多元油费,每个月还给公司交管理费,还要缴纳车辆保险,上座率达到4成才有得赚。“按现在的乘客量,肯定要亏本。” 往返城区和南津镇的车主曾生清也很无奈:“南津是雁江的大镇,好几万人,连这个线路上都没什么人,其他线路更玩不动了。”对客运市场的前途,他很不乐观。“明年准备把车子卖了,不干了。” 作为资阳城区到乡镇的主要发车点,城北客运站目前除了前往乐至、安岳县城的班次情况较好外,其他往返乡镇的客车上座率不足两成,并呈逐年减少趋势。客运站负责人刘怡林介绍,2018年底,城北客运站往返乡镇的车辆从400辆减少到200多辆。据资阳市道路运输管理局统计,仅去年,资阳全市共有100余条农村客运班线退出。 市场萎缩 车越少人越少 客运班次和线路的减少很快引来群众“吐槽”。 “每到节假日,排队要排好半天,车子根本不够用。”一名乘客很不满。 从资阳返回清水镇铁锁村的村民李碧蓉的困难则更加现实。她今年快七十岁了,几乎每周都要到城区看女儿、外孙,或者看病买药。她说,车辆的减少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出行,“等车的时间更长了”。如果该条班线取消,她就不得不走七八公里路到邻镇去坐车,那等于是“要了老命了”。 “乡镇人流的减少和摩托车、私家车在农村的普及是主要原因。”刘怡林认为,年轻人都外出打工了,农村常住人口越来越少,客源市场萎缩。条件稍好点的家庭都有摩托车或私家车,有的还购置了三轮车、老年代步车等。并且这些车辆前往乡镇或城区时,还偶尔“捎”一些乘客,“赚点外快”。 记者随机走上了几辆待发的客车,发现大部分乘客是留守老人与儿童。在车上的李碧蓉说:“村里稍年轻点的大多骑摩托车或开车,只有我们这些不会开车或买不起车子的老年人才坐客车。” 短期内,“开源”似乎不太现实。“节流”能不能走得通呢? 有的车主提出,淡季客流少时,能否减少运营班次。节假日客流量大的时候,再增加发车频次,甚至滚动发车。 杨波对此不太赞同。“增加班次可以,但节假日乡镇道路容易拥堵,能不能真的实现滚动发车很难说,但减少班次肯定不行。”他认为,动态调整客运时间对农村乘客、特别是对老年人来说,接受起来有点困难。同时,减少班次意味着延长乘客的等车时间,乘客感觉不方便,乘坐的人会更少,“这会导致恶性循环。” 探索出路 转变运营模式 农村客运经营困难,并非资阳个例。 凌作远在老君镇经营一家乡镇运输合作社。为了寻求脱困之法,近日,他正在宜宾、绵阳等地学习经验。“除了部分乡镇因为乡村旅游比较发达,客流较大、运营较好外,大部分地方都运营困难。” 按照国家部委相关要求,到2020年全省建制村通客车比例要达到100%,目前资阳刚过60%,资阳市道路运输管理局相关负责人坦言:“任务艰巨。” “响应式”客运服务或许是一个解决办法,刘怡林认为。 “响应式”客运服务又被称为“电召”服务,即在客流量大的地方,仍然保留固定班线,对于客流量小的偏远山区,村民可以通过网络、电话等方式,预约客运车辆,议价出行。 清水镇八仙村的村民文玉祥对这种方式表示欢迎。“我们乡镇上现在就有,打个电话就来,还是比较方便。”不过他也还有顾虑:“大部分电召车都是私家车,安全问题无法保证,出了事该由谁承担责任呢?” 李碧蓉更担心车费问题:“7座的面包车,从村上到资阳城区单边要100元,就算坐满了也比客车的票价多出近一倍,更何况大部分时候都坐不满,出行费用太高了。” 这些问题凌作远也正在考虑。“我们希望把乡镇上的客运车、电召车统筹起来,进行统一的规范管理,尽量明确收费标准等问题。”刘怡林也说,城北客运站今年计划在2至3条线路上试点“响应式”服务。 据悉,资阳市交管部门目前正在研究制定相关政策。 编后 资阳农村客运的窘境是全省乃至全国都普遍存在的现象。一方面如何解决农村群众出行的实际问题,另一方面如何兼顾到客运线路承包者的利益,这是对农村客运市场管理者治理能力的考验。 解决好农村群众的出行,一是要修好路,二是要搞好公共交通。现在很多地方农村的路都到村到户了,在农村也有很多人买了私家车、买了摩托车等出行工具,加之农村的空心化,使得先前定制好的农村客运线路出现乘客少经营亏的现象,这是经济社会发展出现的新情况,需要有关部门好好调研,出台措施。
至于关停、调整、合并线路也好,需要增加“响应式”客运服务也好,有关管理部门一定要坚持公共交通的公益性质,充分考虑其民生属性,尽量优化线路、优化时刻表的同时,处理好群众担心的费用问题,有政策出政策,该财政补贴就财政补贴,有关部门一定要担负起安全保障、行业监督的责任,做好农村群众出行这篇文章。□严俊溢 本报记者 郭静雯 (责编:冬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