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乡镇网

热门关键词:  杏林镇  龙扬镇  怀远县  请输入关键词  莲花寺

高职院校扩招100万 南京院校如何“接招”?

2019-03-14 15:58 来源:南京日报

  3月8日—9日,2019年江苏省高等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工业分析检验赛项在南京科技职业学院举行。图为学生们在比拼技能操作。南科轩摄

  正在进行的全国两会上,“改革完善高职院校考试招生办法,高职院校扩招100万人”被写进了政府工作报告,也旋即成为热议的焦点。在南京的高职院校看来,“高职扩招100万”将带来招生制度、办学定位、培养体系等一系列的大变革。

  中职生、下岗工人、

  农民工都是扩招对象

  江苏有近90所高职院校,今年几乎都参加了提前招生,希望提前锁定一部分高考生源。2月24日24:00是提前招生报名的截止时间,可是截至2月23日下午,各校报名人数仍十分有限,就连南京几所热门公办高校,每所的缺额都在千人左右。

  “虽然在6月份的高考结束后,公办高职院校的生源不太成问题,但是民办院校的日子并不好过,基本都‘吃不饱’。” 民办高职、南京正德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赵凯雷告诉记者,目前高职院校的生源主要是应届高中毕业生和应届中职毕业生,其中高中毕业生占了大头。从稳就业的角度、实体经济发展急需的技能人才角度,中职毕业生应该是扩招的重点。

  他介绍,江苏省每年毕业的中职学生数和高中生数应该是相当的,在33万人上下,但是根据目前教育主管部门的统计,中职生继续升学的人数去年为8.6万人左右,仅占中职学生总数的不到三成,“高中毕业生继续升学的比例达到八九成,中职毕业生继续升学的空间巨大。

  南京科技职业学院院长何学军认为,高职教育作为支撑国家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一种教育类型,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次政府工作报告中,国家对之寄予重视与厚望,“高职教育在提高退役军人、下岗职工和农民工就业竞争力方面使命光荣、大有可为。”

  专业结构、人才培养体系都得跟着生源一起变

  从应届的高中毕业生到中职生、再到退伍军人、下岗职工、农民工,南京的高职院校们认为,高职院校的生源一旦改变, 必然带来高职教育办学方面的一系列变革。

  “学生来源拓宽了,生源类型不一样了,学业基础也不一样,会给教育教学工作带来不小的挑战,需要职业院校根据不同的生源结构,分类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健全完善人才培养体系。”江苏省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副理事长、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吴学敏说。

  何学军也认为,教育主管部门、高职院校需要未雨绸缪,在招生办法、体制机制改革、专业结构调整、人才培养模式和评价机制改革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教育主管部门可以进一步统筹高职教育资源,针对性出台配套政策,指导、支持高职院校完成扩招任务的同时实现高质量发展;高职院校自身要进一步处理好规模扩张和质量提高的关系。”

  赵凯雷建议,相关部门还应尽快启动“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即“1+X证书制度”的试点工作。按照国家刚刚出台的职业教育改革方案,持证人员和接受学历教育的人员在相关学分上给予互认,可免修部分课程,这对扩招对象应该很有吸引力。

  高职院校或将重新洗牌

  记者算了一笔账,全国共有1418所高职院校,扩招100万人也就意味着每所高职院校平均扩招700人左右。

  “我们学校现在每年的招生量是4000多人,已经满负荷运转。”南京一所公办高职院校的相关负责人表示,如果扩招,学校不管是教室、宿舍、食堂还是师资都不够用。不过,在这样的现状下,作为国家培养高技能人才的主力军,公办高职也并非没有作为,“现在各个社区都建有培训下岗职工、农民工的社区学院,我们可以和他们进行合作,利用现有师资的力量,送课到社区,将公办高职院校的优质教育资源放大。”她说。

  而赵凯雷则表示,对于扩招,民办高职不管是硬件还是软件都没有问题。“扩招100万,对于高职院校尤其是民办高职来说,是机遇和挑战并存。”赵凯雷说,高职院校将在这一轮的新发展中重新洗牌,抓不住机会的就会在这一轮竞争中败下阵来。他透露,学校已经在做谋划,一旦省里出台相关的文件,他们的招生、培养等就能立刻上马。

  每年来南京高职院校招聘学生的汉鼎科技是一家制造型企业,为汽车零部件、笔记本电脑等提供零配件。公司人力资源部主管夏立加说,随着公司的产业升级,高技能人才一直处于缺口状态。“公司上了工业4.0的智能化流水线后,急需大数据管理、智能装配、自动化设备管理等方面的技术人才。与以前生产线上的工人不太一样,现在的技术工人除了需要动手能力强,还需要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和持续学习的能力。初中起点的中职生、没有经过学习的农民工,很难适应现代企业的需求。”他对高职院校的扩招满怀期待:更多年轻人掌握国家发展急需的技术技能,我国现代化强国的建设目标一定能早日实现。(谈洁)



(责编:玉玲)

微信扫一扫,即刻分享!
责任编辑:
首页 | 网站地图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 网络110报警服务 | 12321垃圾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新闻网站联盟

版权所有 中国乡镇网新闻中心 投稿邮箱:2135293720@qq.com 电话: 4009-916-216 蜀ICP备13027954号

川公网安备51050202000200号 法律顾问:四川滨河律师事务所律师 徐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