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1日,重庆各大高校将陆续迎来学生返校和复课,这一段时间,高校都在准备着什么呢?西南大学的宿管阿姨每天帮同学晒被子搞直播;西南政法大学的食堂主厨每天都练着手艺,食品安全层层把关;四川外国语大学的辅导员每天传达及时信息,并对同学进行就业辅导与心理辅导;重庆邮电大学清洁工每天消杀,在阳光下形成一道美丽的“保护膜”…… 西南大学 暖阳:待你们归来 被子上满是阳光的味道
从3月初开始,西南大学后勤职工便开始有序的复工,多名宿舍值班员不约而同地在宿舍群里热情“邀单”:晒被子、收衣服、浇花、喂鱼、寄物品、收拾寝室杂物…… 橘园二舍宿管员马红蕾每天晚上都会把学生的诉求一条条记下来,第二天一早巡查完各楼层安全后,将学生们需要晒的被子挨个儿抱出来,夹上写有寝室号和床号的小纸条,搭在宿舍外面的晾衣架上。“地方有限,每天最多晒个二三十床!”马红蕾说,反正挨着来,只要给她说了的,她就肯定要办到。 阳光下挂好一排被子,马红蕾已经满头大汗,但她心满意足的拍下照片发条朋友圈,又和学生们视频,开心得忘了累。 整个4月,西南大学后勤集团的公众号、微博收到了很多私信,都是学生想要自己宿舍值班员的微信。据统计,两个月的时间里,宿管员们共帮助391间寝室晾晒了被子,直接邮递或协助辅导员完成邮递499人次,收衣服709人次,浇花、喂鱼473人次,处理变质食物426人次,整理寝室508间。 除此之外,后勤集团各部门通力合作,对宿舍设施设备进行了维修维护,对开水器、洗衣房、澡水系统进行了全面检修,完成1万多间寝室空调的清洗。为迎接学生返校,还制定了细致的学生园区、宿舍清洁、消杀方案,并将对园区绿化带、周边卫生死角等进行全面清洁。 四川外国语大学 暖情:随时为学生返校做好各项服务
“岭姐,我今天从外婆家回主城了,行程中有居住地微调,已经在健康日报里填报了。” “岭姐,我接到心仪公司下周的电话面试邀请了,好紧张呀。” “岭姐,今天上网课太搞笑了,我下课时没关麦在那里大声唱歌,全班同学都听到了,哈哈哈。” …… 这是四川外国语大学德语系辅导员杨岭与同学们每天的聊天日常。 杨岭是一位90后,是5个年级270名学生的辅导员。甜美的外表,乐观开朗的性格,与同学们亦师亦友,大家都亲切的称她为“岭姐”或者“杨姐姐”。 自从疫情开始以来,杨岭就一直在学生工作一线。川外利用大数据网络工具发布每日健康日报,要求每一位同学每天都按时填报,杨岭每天都会了解每一位同学的行程,身体状态,接触史等多方面的疫情防控信息。除此之外,她还要及时传达学校有关教学安排,做好线上答疑和谈心谈话,帮助同学们应对好在疫情期间面临的学业,心理,就业等问题。 “其实我最想给同学们传达是来自于学校和老师们绵绵不断的‘暖情’。”杨岭笑着说,她作为一名辅导员,参与学校的各类给学生们带来暖情的活动中,同时她还利用自己的茶艺爱好,探索创新“茶艺+思政”大学生思政工作育人模式,将中国传统茶文化与思政教育相结合,与同学们展开轻松的交流和对话,让疫情期间的大学生思政工作也能“入脑入心”。 目前,杨岭仍在筹备学生返校准备工作中,五一节保持着工作状态。除及时给同学们传达有关返校的温馨注意事项之外,她还关注着同学们学业或心理等其他问题,特别是毕业年级同学的实际情况,是否需要相关的帮助,为大家顺利返校和顺利毕业做好积极的准备。 西南政法大学 暖胃:食堂的美味饭菜等你来大快朵颐
4月30日凌晨5点,天还未亮,西南政法大学快乐食间的陈阳富师傅已经起了床。他的工作是给后厨、器具和用餐区进行消毒,切配菜品、蒸饭……食堂外一片静寂,嚓嚓的切菜声、滋啦滋啦的炒菜声,厨房的烟火气唤醒了人们的身体…… 陈阳富笑着说,当自己听到高校学生即将返校,他就安耐不住激动的心情了。“以前学生在学校的时候,都夸我做的菜好吃!这一次,我一定要拿出浑身本事,把菜做得更好吃一些。”陈阳富说,同时他们坚持每天给食堂区域消毒,对于食堂的饭菜进行更严格的把关,为的就是让孩子们回来后吃得安全,安心。 开学临近,快乐食间的工作重点放在了复课后供餐方案的演练,同时进行餐线改造,保证同学们进出食堂路线不交叉。此外,快乐食间还增加了食堂临时售餐点,学生在线预订后可直接在食堂取餐,减少了就餐时人流聚集带来的感染风险。 为了更好地保护留校学生、降低感染的风险,最大程度减少人员外出和接触,快乐食间还开通了“代购物资”和“代取快递”服务。同学们将自己需要购买的生活所需品进行登记,食间与供应商协商后,请对方将需要的物资直接派送到校门处,由工作人员签收、搬回食堂。随着快递行业的复工,同学的快递也多了起来,为同学们“代取快递”也成为了食间工作人员的一项工作,快递的代取数量最多一天能达到30多个。 “我们做好了保障工作,期待同学们回到校园后健康、开心地完成学业。” 快乐食间的经理陈凡说,他期待着和同学们再次相见。 重庆邮电大学 暖行:每天消杀累得满头大汗 只为孩子们能安心回来
5月2日早上8点,重庆邮电大学19栋学生宿舍门外传来了喷壶消毒和鞋子摩擦地面的声音。今年47岁的胡安德是学校基建后勤管理处的职工,从2月24日开始,他每天都要给学生宿舍区进行消杀工作。 “马上就要开学了,我这几天要多加把劲。”才走了2个宿舍楼的外围,胡安德的护目镜上就出了一层雾,紧接着汗水贴在了雨衣上,一举一动都显得很劳累,“这一箱消毒液是30斤,宿舍楼里、楼外都要消毒,基本上一栋楼就要用10斤。我一天要喷8箱消毒液。” 跟着胡安德走在空荡荡的校园宿舍楼里,每一层、每一个寝室、每一个角度,甚至每一个门框上方的房梁挑高部位,他都要喷杀到位。 “我真的怀念之前的校园,孩子们学习、运动、聊天,让这里充满青春的活力。”胡安德从7楼爬了一圈之后,坐在寝室楼门前的台阶上喘着粗气说,现在自己为工作感到光荣和欣慰,“我多累一点,孩子们回来就安全一点,家长们也能更安心、放心。我也是有孩子的人,我理解那种感受。” 说着,胡安德起身,朝着另一栋宿舍楼走去,喷壶喷出的消毒液在阳光的反射下,形成了一片水汽,像他身边组成了一道“保护膜”。 在疫情期间,重庆邮电大学共有疫情消毒人员38人,其中负责校园公区消毒11人,负责学生公寓区消毒13人,负责教职工住宅区消毒9人,负责校医院消毒3人,负责宾馆消毒2人。 正是因为有他们每天的辛勤劳作,才有了孩子们的归来。而他们就是一道“保护膜”,保护学校不被病毒侵袭。(记者 付迪西 陈竹 曲鸿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