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乡网

热门关键词:  杏林镇  怀远县  莲花寺  龙扬镇  鏉忔灄闀

这门思政课如何赢回了那20%的学生

2022-08-23 09:59  发布:中乡网  责任编辑:晓东

  作为大学生踏入校园的第一门思政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以下简称“思修”,2021年更名为《思想道德与法治》)会得到怎样的评价?

  4年前,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付丽莎成为一名思修课教师。刚入职不久,前辈就对她说,“大学的思政课是从‘负分’开始的”,这让付丽莎觉得“很扎心,也很不甘心”。

  2019年她做过一项匿名的课前调查,结果显示,有24%的学生不认可大学开设思政课的必要性。一名学生甚至说,“我觉得思修课讲的都是大道理——那些‘听过很多遍却依旧过不好一生’的大道理”。

  “思政课教师一方面要把课程内容讲清楚,另一方面也要跟学生的实际生活结合起来,才能让他们觉得理论真的‘有用’”。付丽莎说,如何让“仰望星空”的大道理真正“落地生根”,变得“脚踏实地”,成为她努力的方向。

  思政课要给学生“多画个问号”

  回想自己在大学里上思修课的场景,付丽莎坦言,“自己对课程的期待值也不是很高,觉得这是一门必修课,老老实实来上课就可以了”。

  “这一届大学生不一样了。”付丽莎带的第一届学生就是00后,在她看来,00后大学生最显著的特点是,他们是互联网的“原住民”,通过网络已经有了很多的知识储备,对课堂的要求就更高。“通俗地说,以前我们当学生时是‘老师在上面讲,我们在下面记’,但现在的学生是‘老师在上面讲,他们在下面用手机查’,查什么?查你说得对不对。”

  这就给思政课教师带来很大挑战:既要有足够的知识储备,理论功底要深厚,还要充分了解学生,讲得接地气、贴近实际,从而实现引领学生。

  “那就根据学生的特点来调整授课方式。”在付丽莎的课堂上,学生有专属时间发“弹幕”,参与投票,还能像综艺节目上出现滚动条一样,“滚到谁的名字,就由谁来进行课堂讨论”。她觉得,“讲台不是舞台,教师也不能‘独舞’,课堂应当属于每一个人,所以要用各种各样的方式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共建这门思修课”。

  无论是在课上还是课下,付丽莎都很重视和学生的交流互动,在“变着法儿”地接近学生时,他们也给了付丽莎全新的认识。就是在课上“刷弹幕”的过程中,付丽莎发现,“00后是如此热爱我们的国家,这份热爱来自他们觉得自己的国家真的很厉害”。

  在讲到“新时代”时,付丽莎请学生发弹幕回答,“如果用一个关键词描述‘新时代’,你认为是什么?”随即,“新”“强”“牛”“快”等一众词汇出现在了教室的电子屏幕上。

  “我当时有些惊讶,这一代大学生有时很‘挑剔’,他们会积极讨论社会上存在的某些乱象,但同时,他们又发自内心地认为祖国强大了,所以对于新时代,他们的第一反应都认为代表了中国的腾飞,是正在‘强起来’的时代。”付丽莎说。

  这样的“新发现”又成了下一堂课的主题。“那一次上课体会到了学生的爱国热情高涨,但通过课下交流,我发现他们或许不知道怎样把这份热情转化为报国的行动,就是‘能做些什么’,于是,我又针对这些方面做了新的功课,融入下一节课的授课内容当中,引导学生主动将‘爱国情’转化为‘强国志’‘报国行’”。

  由于博士学习阶段攻读心理学专业,付丽莎在实验室中做过大量的心理学实验和问卷调查。工作后,她尝试把这种熟悉的研究方法带入课堂教学中,每一学期都会根据课程内容,进行不同的问卷调查,来发掘学生的特征,进而更好地去改进和调整教学设计。

  调查问卷已经成了付丽莎课堂的特点,也成了她进一步了解学生的“工具”。

  让她印象深刻的一次问卷调查是,讲到“人生价值”部分内容时,她给学生列出了13种人生追求的选择,爱情、亲情、健康、友情、财富、地位等都包括在内,一项一项地舍弃、划掉,最后只剩下3项。

  “在以往针对不同群体的调查中,被留下来的选择往往都有亲情和健康,第三项可能是友情,可能是知识。”令付丽莎感到惊讶的是,“00后学生每一年都会做到这个练习,每一年他们选出的第三个选择几乎都是自由”。

  “为什么要留下自由?你们理解的‘自由’是什么意思?”当她发出疑问时,一个学生回答说,“自由就是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另一个班上的学生给出了另一个答案,“自由就是不想做什么就不做什么”。

  付丽莎坦言,当时的她有些不知所措,“学生的回答给了我很多思考,我就去查文献,发现哲学、社会学、政治学、心理学,不同领域对自由的定义有上百种。”所以她换了个思路,在讲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部分内容时,加入了专题“什么不是真正的自由”。

  在她看来,学生对“自由”有很多误解,“他们可能并不完全清楚自己所说的自由到底是什么,所以我会强调,自由并不是虚无、反叛,也不是摆烂、躺平的表达,自由的另一面一定是责任,而且自由是有界限的”。

  就是在这样的概念辨析和互动中,付丽莎发现了各种各样的新鲜问题,“思修课不是给学生画叹号和句号,也并不是要提供唯一的标准答案,而是要给大家多画个‘问号’,引导学生遇到问题多想一层,深入思考其中的内涵”。

  4年来,付丽莎从在学校的讲台上教学生,到多次走上央视《百家讲坛》讲述中国航天精神,她在00后学生中“圈粉无数”,成了学生眼中的“网红”教师。

  讲榜样人物的故事,也成了付丽莎为00后大学生授课的“特色技能”。这缘起于她第一次走上讲台授课时的调查结果:“在讲到理想信念时,我想到自己的职业理想最早来自初中的一位英语老师,她是我理想中老师最好的样子。那学生是不是也有这样的榜样?”

  没想到,调查结果让她十分惊讶:超过80%的学生认为“人应该有榜样”,但自己“有榜样”的学生仅有60%。“为什么我记得小时候同学们好像有很多榜样,现在的学生为什么没有?”她还发现,学生选择的榜样,更多是身边朋友和父辈长者,真正把历史人物、科学家、公众人物当作榜样的反而并不如想象中那么多。

  这给了付丽莎灵感,也让她开始反思,“伟人的故事值得去讲述,应当被记得,学生也不是不喜欢这些人物,只是或许我们以往对榜样人物的叙事过于宏大,学生很敬佩他们,但同时也觉得他们离自己很遥远。”

  于是,她开始尝试挖掘榜样人物的平凡故事。在翻阅大量书籍资料时,她发现,马克思、周恩来、钱学森等榜样人物,也都曾在19岁时遇到过人生困惑,“伟人也曾青春,青春同样迷茫,他们往往是通过走向社会,将国家需要、社会利益和个人追求结合在一起,才走出了青春时期的迷茫。这些人是伟大的人,但也是可感的、可爱的、可亲的人”。

  在付丽莎的课堂上,这样有意思的伟人故事还有很多,很多伟人在她这里有了独特的“标签”。比如,“时尚倔老头”南仁东,“极端好爸爸”邓稼先,“90后梗王”袁隆平等。

  “提炼每一位人物的特点,都需要翻阅大量的书籍和资料,这些老人家非常有意思,也很有个性,我被这些细节故事所打动,然后再把这份感触带到课堂上,去打动学生。”她举例说,讲到南仁东的个性故事时,学生首先会觉得很“好玩”,再看到南仁东晚年接受采访的视频,听到他沙哑的声音,看到他饱受病魔折磨时的样子,“很多学生会掉下眼泪,因为他们真切地感受到,这样一个亲切、有趣、倔强的老先生,是怎样负重前行、为了国家发展贡献了一生,通过这样的‘反差’对比,把‘天边’的人物立体地拉回到学生身边”。

  在付丽莎的课堂上,也不乏北航学子、同辈榜样的故事。“就比如创下世界纪录的‘冯如三号’团队,大部分是00后北航学生,他们就代表了当下年轻一代的责任担当。新时代的新青年在不同领域作出了亮眼的成绩,我也愿意把这些故事带到课堂上”。

  她还多次带着学生走进航天城进行暑期社会实践,让学生亲身领略航天人的风采,自主挖掘当代航天人身上的特质和精神。

  她做过一次简单计算,“每次课程的两个学时是90分钟,一学期16次课,如果按照每周两个理论学时计算,每学期的教师授课时间其实只有短短的24小时。思政教育要入脑入心,单纯靠课堂讲授肯定是不够的,所以我们要扩展第二课堂,走下讲台做教师,亲自带学生去做社会实践,甚至要在本科4年的学习生涯中一直陪伴,以‘同行者’‘引路人’的方式,让学生真正感受到他的价值观、思想政治素养的变化和提升。”

  2019年的学期末,付丽莎又做了一次匿名调查,这次有93%的学生认为大学开设思修课是很有必要的。让她最有成就感的是,自己“赢回了那20%的学生”。专业课繁重的学生们留言说:“每节思修课都准备打开本子写作业,可每次一听付老师讲课,又都没写成其他作业。”来源:新华网

微信扫一扫,即刻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