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乡镇网

热门关键词:  杏林镇  请输入关键词  龙扬镇  怀远县  莲花寺

伊宁县本土开展的覆盖全县村队的一项群众文化活动

2014-01-28 14:09 天山网 

 “我要上春晚”文艺汇演

    “腿不痛了,腰不酸了,姐妹们的精神好极了。”这不是电视广告,这是伊宁县“七仙女”组合农民舞蹈队队长张启兰的切身感受。

    1月16日上午,记者来到伊宁县曲鲁海乡下皮芽子村张启兰家。57岁的张启兰穿了一件大红色的毛衣,与之相搭配的是紧身裤、舞蹈鞋。她正在院里与其他6个同样穿着打扮的老太太排练广场舞《丰收》,她们的目标是进入伊宁县2014年“我要上春晚”决赛,让孙子看到自己在舞台上的美丽身影。

    张启兰所说的“我要上春晚”不是中央电视台的春晚,而是伊宁县本土开展的覆盖全县村队的一项群众文化活动。

    穿上红舞鞋忘记麻将桌

    “在这之前我们可不是这样。”张启兰说,由于新疆冬季长,农闲无事,村里农民一般都待在家里打麻将、玩扑克、喝小酒。以她自己为例,多年冬天打麻将,长时间坐着不运动,腿脚越来越不利索。除了身体越来越差外,麻将桌上因为输赢无常也影响了家人的情绪。尽管大家都知道这种一成不变的娱乐方式没有意义,但是不干这些又能干什么呢?

    张启兰的无奈和困惑也是全县农牧民的无奈和困惑。2013年7月,伊宁县委宣传部组织工作人员驻村入户调研基层文化宣传思想工作现状,“农村缺乏组织娱乐文化活动”成为农牧民朋友最渴望改变的现象之一。“给农牧民提供一个舞台,把我们大家组织起来聚在一起乐和乐和。”这是很多农牧民给入户宣传工作人员提的建议。

    群众的喜好就是该县县委、政府工作的目标。动员发挥每个农牧民的积极性,争取让每个农牧民都参与到积极健康的文化娱乐活动中来。奔着这个目标和宗旨,2013年7月底,伊宁县委宣传部启动了“我要上春晚”活动。按照活动规则,全县以20个乡镇场、141个村(队)为单位,每个村都要组织排演节目,先以各乡镇场的所有村为单位进行节目质量评比,之后各乡镇场再评出前三名参加全县“我要上春晚”才艺大比拼,最终选出12个优胜节目经过选、编,排练成一台全部以农牧民为主角的晚会在电视上播出。

    村民们得知县里要办一场以农牧民为主角的“春晚”,积极性空前高涨。张启兰率先响应。2013年7月,她与昔日麻将桌上的牌友组成了一个“七仙女”组合。这群平均年龄在60岁的老人为了能够登上“我要上春晚”的舞台,从此告别了麻将桌,天天开始在院里排练。

    毛瑞军是张启兰的儿子。他看到母亲不打麻将喜欢上了跳舞,心里高兴极了。在这之前,为了让母亲告别麻将桌,他想了很多办法都没有成效,没想到县里的一个文化活动竟然让母亲产生了如此浓厚的兴趣。毛瑞军专门买来一套大音响,这样,母亲和她的伙伴们在院里的任何角落跳舞都可以清晰地听到伴奏音乐。

    董存香是张启兰的邻居,也是她的好姐妹。为了入选县里的“我要上春晚”,她每天忙完家务活后第一个来到张启兰家。为了让“七仙女”组合的舞蹈有新意,在没有教练的情况下,董存香跟儿子学会了上网下载网络舞蹈视频课程。她下载好视频后,再跟姐妹们一起商量,然后大家再学。

    董存香说,因为参加“我要上春晚”这个活动,她竟然“稀里糊涂”地学会了上网,这是她之前没有想到的事情。2013年12月,“我要上春晚”在乡里初选时,群众提建议说“七仙女”组合服装不时尚、不统一、不艳丽。这些姐妹们下了舞台便直奔伊宁市,经过6次反复挑选,她们最终选定了红毛衣、紧身裤、舞蹈鞋。在她们的影响下,村里先后又有十几名妇女加入到她们的舞蹈队。村委会看到“七仙女”组合越来越壮大,为了方便她们排练,专门赠送了一个大功率多媒体音箱。  小晚会搅热大舞台

    1月16日,记者观看了一场“我要上春晚”巡演,从十二木卡姆到恰克恰克、赛乃木,从唱歌到舞蹈、小品,节目的表演内容均来自熟悉的农村生活,表演者均为农牧民。演员们在舞台上兴致勃勃,观众在台下看得兴高采烈。青年农场副场长提依甫江针对身边乱倒垃圾的现象,和别人共同创编了小品《保护环境人人有责》。小品里出现的场景极为生活化:环卫工人刚清扫过巷道,一位家庭主妇便走出门来,在地上倒了一桶垃圾。看到别人随意倒垃圾没有人管,另一名妇女也迅速将垃圾随意倒在了路边。面对一堆垃圾,两名环卫工人发起了牢骚。这时,两位老太太上场,听到了环卫工人的抱怨,也谴责随意倒垃圾的行为。在他们风趣活泼的对白中,村里这些年的新变化渐渐浮现,不文明的行为也就越加刺眼。最终,两位家庭主妇走出家门,承认了错误。莫洛托乎提于孜乡村民库尔瓦娜依将伊宁县冬季劳动力大培训的见闻编成了小品《大培训》。这个小品将年轻人争强好胜、对荣誉的渴望表现得风趣幽默,成为巡演中最受观众喜爱的节目之一。

    据了解,从2013年7月至2014年1月,该县涌现出803个自编自演节目,演员3000多人,观众达4万多人次。最终,伊宁县从803个节目中选编精品节目,排练成一台电视晚会,除了在电视台录播外,还在全县进行161场巡演。

    伊宁县阿乌利亚乡农民阿泰说:“今年县上搞的这个‘我要上春晚’太有意思了,跳街舞的那几个小伙子中有一个就是我的邻居。他们唱得很棒,跳得也很攒劲!全家人都很喜欢!”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通过“我要上春晚”这样扎根于基层的文化活动,让很多以前在冬闲时节只会打麻将、斗地主、喝小酒的农牧民拿起了麦克风,跳起了快乐舞,演起了小品剧。

    送文化不如“种”文化

    以往“送文化下乡”都是政府直接将演出团体带到乡村,送下乡的文化产品老百姓到底喜不喜欢,政府并不清楚。伊宁县每年都搞一台“春节联欢晚会”,可是由于演员大多为专业演员,并且演出都在人数有限的演播大厅进行,没有几个农牧民可以到现场一看。如今,伊宁县“我要上春晚”这种由农牧民自发组织排练的文艺节目,经过村(队)、乡、县三级百场巡回擂台赛,最终“PK”出的精品文化节目用老百姓自己的话来说:“看得眼睛都直了,巡演时追着演出队看。”

    伊宁县委书记张继生这样理解,以“我要上春晚”为代表的农牧民自编自演的节目更像农牧民自己种的庄稼,因为自始至终全都由农牧民参与,这种草根文化更符合基层需求,特别容易“生根发芽”,种在基层的文化生命力怎能不强?

    “我要上春晚”是伊宁县吸引群众参加文化活动的一次成功尝试,这种成功说明乡村农牧民对文化活动的渴求非常迫切。只要政府引导好了,给农村创造好的文化娱乐活动空间和场所,农村基层文化活动只会越来越红火。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张启兰所在的下皮芽子村文化活动室将在今年10月前竣工,这座使用面积达800平方米的综合文化活动室完全可以满足该村群众排演节目,开展一般文化娱乐活动的需要。伊宁县计划在2015年底之前,全县20个乡镇场、141个村(队)村村建成800平方米以上标准文化活动室。届时,全县“乡村百日文体活动竞赛”、“绽放笑脸·舞动精彩”舞蹈大赛、冬季大培训红歌演唱会、农牧民暨职工运动会等文体活动都可以在这里精彩上演。

曲鲁海乡“七仙女”组合

 

群众观看演出

微信扫一扫,即刻分享!
责任编辑:
首页 | 网站地图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 网络110报警服务 | 12321垃圾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新闻网站联盟

版权所有 中国乡镇网新闻中心 投稿邮箱:2135293720@qq.com 电话: 4009-916-216 蜀ICP备13027954号

川公网安备51050202000200号 法律顾问:四川滨河律师事务所律师 徐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