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乡镇网

热门关键词:  请输入关键词  怀远县  杏林镇  as  华州区杏林镇

中国民间文化的奇葩——秧歌

2015-02-03 09:47 新华网
 

(XHDW)(1)中国民间文化的奇葩——秧歌

    (1)在陕西省绥德县四十里铺乡刘家石畔村,一位秧歌艺人在窑洞前即兴表演(2012年11月04日摄)。

    秧歌,中国民间一种有上千年历史的传统舞蹈,源于插秧耕地的劳动生活,与祭祀农神、祈求丰收所唱的颂歌有关,并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吸收农歌、戏曲、杂技、武术等技艺与形式,成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民间歌舞。2006年,秧歌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秧歌主要流行于中国北方汉族地区,一般都是在重大节日期间表演。尤其是农历春节和正月十五元宵节,城乡村镇都要组织秧歌表演或比赛,互相访拜,比歌赛舞,以此抒发愉悦的心情,表达对美好生活的憧憬。秧歌是载歌载舞的综合艺术,用锣鼓、吹器等伴奏,将舞蹈、歌唱等融为一体。表演内容上多为汉族民间故事、神话传说。服装色彩丰富艳丽,以戏剧服装为主,从装束上即可判断人物角色。演员们伴着节奏明快、富有弹性的鼓点和曲调,边唱边舞,尤其是踩高跷、抬花轿、跑旱船、赶犟驴等表演形式,技巧高,造型美,融泼辣、幽默于一体,深受大众喜爱。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的文艺工作者对各地的秧歌进行了搜集和整理,把这一民间艺术搬上文艺舞台。许多艺术院校把秧歌列为中国民间舞蹈的必修教材。体育部门还将秧歌纳入了“健身体育”的范畴,编创了规范、易学的“健身秧歌”,成为全运会、农运会、民运会等大型综合赛会的表演或竞赛项目。如今,在中国各地的大街小巷、社区广场,随处可见扭秧歌的人群。红红火火的场面、情趣盎然的表演风格,生动传神地展现出不同地域的风土人情,反映神州大地和谐统一的民族精神和风貌。新华网图片 王颂 摄


(XHDW)(2)中国民间文化的奇葩——秧歌

    (2)在河南省沁阳市举办的春节社火比赛中,一名老年秧歌队员在表演中(2008年2月21日摄)。

(XHDW)(3)中国民间文化的奇葩——秧歌

    (3)这是两位在河南省郑州市春节庙会上参加表演的滑稽秧歌演员(2002年2月13日摄)。


(XHDW)(4)中国民间文化的奇葩——秧歌

    (4)在河南省郑州市的春节庙会上,一名男孩在近距离观看滑稽秧歌表演(2014年2月1日摄)。


(XHDW)(5)中国民间文化的奇葩——秧歌

    (5)在河南省郑州市的城隍庙会上,两名老年秧歌队员在表演“赶犟驴”(2013年2月11日摄)。


(XHDW)(6)中国民间文化的奇葩——秧歌

    (6)在河南省郑州市的新春民俗庙会上,一支秧歌队在表演高难度的腰鼓技巧(2006年1月28日摄)。


(XHDW)(7)中国民间文化的奇葩——秧歌

    (7)在河南省淮阳县举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活动中,两名秧歌队员在表演“二鬼摔跤”(2010年3月18日摄)。

微信扫一扫,即刻分享!
责任编辑:admin
首页 | 网站地图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 网络110报警服务 | 12321垃圾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新闻网站联盟

版权所有 中国乡镇网新闻中心 投稿邮箱:2135293720@qq.com 电话: 4009-916-216 蜀ICP备13027954号

法律顾问:四川滨河律师事务所律师 徐旭 关于我们 | 加入我们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电脑版 |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