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银川电(记者艾福梅、马思嘉、刘杰)宁夏人撒丽娜从小听着“花儿”长大,跟很多同龄人一样,她并不喜欢这种“有点土”的曲调,更愿意哼唱流行音乐。 直到19岁那年的意外“触电”,让“花儿”成为她的“灵魂伴侣”。这位回族姑娘笑着说:“‘花儿’本是心上话,不唱由不得自家呀。” “花儿”是流传于中国西北地区的一种高腔山歌,2006年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今年36岁的撒丽娜2005年中专毕业后回到家乡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卫市海原县,能歌善舞的她成为县文工团的一员。进团没多久,她被安排和前辈马汉东合唱“宴席曲”《父母好比江河水》。 “我从来没唱过‘花儿’,但想着机会难得,就找来了磁带,反复听、跟着唱,没想到效果还挺好的,而且越听越觉得‘花儿’好听。”撒丽娜说。 马汉东是当地有名的“花儿”歌手,他觉得撒丽娜嗓音条件很好,鼓励她坚持学唱“花儿”。自此,撒丽娜一边跟听模仿已有的“花儿”歌曲,了解研究“花儿”的历史来源、曲令和演唱风格;一边跟着马汉东学习演唱“花儿”的一些“特殊”技巧——比如哪里要“甩”一下、哪个字要用方言唱、哪个字应该唱得“土”一点…… “可能因为自己出生在‘花儿’的故乡,骨子里就有那股大山的味道,所以学起来还比较快。”撒丽娜说。 这个“快”绝不是夸张。短短几年时间,撒丽娜边学边参加比赛,很快崭露头角,让很多人记住了海原县这个年轻漂亮的“花儿”歌手。 会唱“花儿”的“百灵鸟”也从大山里飞了出来,在2010年登上央视春晚舞台,向全国乃至全世界人民展示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音乐的魅力。 2013年,年仅27岁的撒丽娜被评为自治区级“花儿”传承人,成为当时最年轻的区级“非遗”传承人。 “这是我人生中重要的转折点,我不再把自己简单定位为‘花儿’歌手,而是‘花儿’传承人,不仅自己要演唱出更好的‘花儿’作品,还要让更多人去传唱和传播。”她说。 2014年,撒丽娜辞去工作,全身心投入到“花儿”演唱和传承中。 同一年,撒丽娜创办了“花儿”艺术学校。说是“花儿”艺术学校,但主要招收的是学习钢琴、合唱、舞蹈的孩子,“花儿”课只是一门公益课,任何喜欢“花儿”、想唱“花儿”的人都能免费来学。 “刚开始推广普及‘花儿’很不容易。当我向家长介绍‘花儿’的时候,他们很多人根本没听说过,更谈不上热爱,所以我就鼓励学校孩子来体验,还给他们排了一场‘花儿’联唱。家长们觉得很震撼,看到了‘花儿’的美,‘花儿’的好,就能接受了。”撒丽娜说。 后来,她还坚持推动“花儿”进校园、进社区、进机关单位等,公益培训达到上百场次,受益人群上万人。 去年年初,扶贫题材电视剧《山海情》热播,里面一首《眼泪花儿把心淹了》引无数观众落泪。在剧中演唱这首经典“花儿”的小姑娘李沐子就是撒丽娜的学生。 “这也算是我们‘花儿’的高光时刻,让全国观众听到这种传统音乐,更从歌声中感悟到西海固移民心中的向往。”撒丽娜说。 文艺既要传承,更要创新。作为承上启下的一代“花儿”传承人,撒丽娜认为,要想抓住年轻人的耳朵,就必须适度地在传统“花儿”中融入一些流行音乐元素。 2020年,她发行个人首张“花儿”专辑《花开少年来》,通过搜集整理改编创作,出品了很多风格不同的艺术作品。“我们不能让‘花儿’只在西北这片土地上唱得‘热闹’,一定要走出去。”撒丽娜说。 如今,撒丽娜还积极拥抱新媒体,在一些社交平台上传“花儿”短视频,普及“花儿”知识,教唱“花儿”曲调,吸引了不少年轻粉丝。上个月,她被授予“宁夏青年五四奖章”。 “‘花儿’已经成为我的另一半:我走到哪,‘花儿’跟到哪;‘花儿’在哪,我就在哪,我们再也分不开。”撒丽娜说。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