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夏晓丽和孩子们在一起

李海燕

王冯
“巾帼双创之星”:妇女能顶一片天
◎本报记者 王锡刚
近日,备受关注的“遂州巾帼双创之星”最佳网络人气奖投票活动圆满结束,李海燕、王冯、夏晓丽、李作树、李清华等5位女性创业者获此奖项。
在如今的社会生活中,女性越来越独立。在遂宁这片创新创业的热土之上,自然也少不了女性创业者的身影。她们在商海中叱咤风云,书写着一个又一个巾帼传奇,发出了专属于遂州女性的声音——
李海燕:
不断突破领域的界限
1976年,李海燕出生在潼南一个贫困的农村家庭。初二辍学后她便在外打工,直到22岁那年才回到遂宁发展。
创业之初,李海燕拿出家里仅有的1000元买了台缝纫机,摆摊给人缝衣服。后来,她又向亲友借来5000元钱转租了一个小门面,做起了调味品生意。后来,随着团队一天天地壮大,李海燕成立了银燕调味品配送中心,迅速成为了遂宁调味品配送行业之“首”。但这仅仅只是李海燕创业开始。
2006年,一位北京的朋友来遂宁。李海燕准备送朋友一些遂宁特产时注意到,当时芝麻油生产大都是压榨工艺,传统的石磨麻油市场上很少见。于是,她开始查阅收集小磨香油相关资料,跑遍了山东、安徽、河南寻找小磨香油生产工具(石磨),并亲自学习小磨芝麻油生产技术。
2006年11月4日,李海燕的“万福食品厂”正式成立了,而当时仅有3名员工。
为了开拓市场,在此后三年李海燕的足迹遍布全国大小城市,因此提烂了14个箱包。但这样的坚持和努力获得了回报。2012年9月,新厂竣工更名升级为“遂宁市万福食品有限公司”,成为川中第一家大规模的小磨芝麻香油厂;第二年,公司生产的“遂都”牌小磨芝麻香油成为遂宁市知名商标和四川省名牌。
在采访过程中,李海燕的想法、激情、决心和勇气都给记者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但最让人感动的还是她的乐学好学精神。特别是近年来,李海燕不断在北京大学、上海交大、西南财大等学校“充电”,进行着自我提升。
去年7月,李海燕又创办了一家文化传播公司。面对这一个全新领域李海燕说:“通过调查我发现,遂宁目前还没有针对企业经营和团队打造的专业化培训平台。我创办这个公司是希望帮助别人突破自我,实现梦想。”
王冯:
为完成父亲遗愿回乡投资
今年54岁的王冯创办农业公司已经五年了,她公司的生产基地在船山区桂花镇。为什么要在桂花镇投资创业?王冯说起了她的父亲。
王冯的父亲从小在桂花镇长大,14岁时跟着部队上前线成为了一名军医,从此就很少回到家乡。在父亲去世的前一天,他对王冯说,如果要投资就回家乡投。王冯对父亲的嘱咐牢记于心。
一次,王冯回老家参加堂弟的搬家宴会,当地的书记邀约她回乡投资。于是王冯兴致勃勃地带了不少朋友前来考察,但朋友们看完后都摇头说,那里不但穷,而且还缺水。
后来,王冯再次受到邀请。想起父亲的叮嘱,她没有多想就答应了。“人活在这个世界上,孝道是十分重要的。父亲的期望,即使再艰苦也应该去履行。”王冯说,她很想把家乡建设得富饶美丽。
但是,在城市中长大的她对农村和农业几乎一无所知,这让她在创业之初尝尽了苦头。2013年6月30日的特大洪灾,让她养殖的38个鱼塘的鱼跑了个干净,直接经济损失达700多万元。
遭受沉重打击的王冯病倒了,这一病就是半年之久。她也几乎到了放弃的边缘。
但是,有着强烈责任心和自尊心的王冯,一想到如果放弃留下的烂摊子,别说带村民致富,要做到不影响村民们收入都难,“何况当年我对父亲有过承诺。所以,我告诉自己必须站起来。”
后来,在政府的关心和帮助下,鱼塘修建了防洪提。“现在,我决定走生态路线,让大家能够吃到绿色放心的食物。”王冯说。
夏晓丽:
改善孩子们的学习环境
1983年1月出生的夏晓丽,是大英县某幼儿园的园长。
2002年9月,夏晓丽被分配到蓬溪县农兴乡初中部担任初中英语教学。后来,经过刻苦学习她通过了成人高考,毕业后在大英县电信公司办公室担任文员。
由于对教育事业始终怀有一份炽热的感情,2007年夏晓丽再次走上了教育工作的岗位,担任大英县机关幼儿园学前班的教学工作。在她走进教室的一瞬间几乎惊呆了,整个教室黑压压的一片,不到40平方米的教室里挤着差不多70多个孩子,并且只有一个管理的老师!
后来她才知道,幼儿园里几乎每个班都是这样的情况。于是她想,要是能多几所幼儿园可能就不会再有这样的现象了。想拥有一所自己的幼儿园的想法逐渐成型后,她在工作中就更认真地学习幼儿园的一些常规管理工作,放假后就到处考察场地,每天穿行在大街小巷。在跑遍了大英县的每一个角落后,终于选定了幼儿园的场地。
2008年8月,夏晓丽创办起了自己的幼儿园。
万事开头难。幼儿园成立之初在管理和资金上遇到了很多困难,最大的一次危机发生在2012年,因为场地拆迁幼儿园必须在一个月之内搬离,而这点时间太紧了。她想干脆停办了吧,但又舍不得孩子们。所幸最终她还是找到了合适的地方,并在去年又还开了一家分院。
通过这些“巾帼双创之星”我们看到,她们虽然外表柔弱,但都有着脚踏实地的奋进精神和直面困难的勇气,她们都在用自己的激情书写着属于各自的壮丽诗篇!
责任编辑:陈雪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