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乡镇网

热门关键词:  杏林镇  请输入关键词  怀远县  as  莲花寺

潜心六年 蜀绣大师杨德全绣出传奇“绣谱”

2018-08-30 10:25 来源:成都商报电子版
原标题:潜心六年 蜀绣大师杨德全绣出传奇“绣谱”

  杨德全在绣坊工作

  杨德全正在教学生蜀绣

  绣谱中的针法纹样

  从诸葛亮在成都设置锦官,蜀锦、蜀绣就闪耀锦官城,并且名扬天下。在成都,就有一个至今传承着传统蜀绣工艺又大胆创新打破传统针法的蜀绣大师。她,就是成都蜀绣博物馆馆长杨德全。最近,杨德全被有关部门授予“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而她被成都某酒店定制收藏的一件“传奇大绣”高8.5米,宽12.8米,更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内最大尺幅单体蜀绣。昨日,杨德全在接受成都商报记者专访时透露,她花费六年心血,一针一线带领团队绣制的国内最新一部蜀绣绣谱《皇汉蜀绣丝韵谱——觅针》即将正式出版,绣谱记载54种纹样的详细针法和绣制过程,其中还复原了已失传的数种传统蜀绣纹样,填补了一大空白。也为蜀绣后辈传承蜀绣针法和技艺做出了贡献。

  醉心蜀绣

  她被评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

  今年6月,第七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评选在上海落下帷幕,全国共确定了89人为第七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其中成都市有李先海(木雕)、杨莉(漆艺)、杨德全(蜀绣)、倪成玉(银花丝)4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是国家授予国内工艺美术创作者的国家级荣誉称号,每五年评选一次,堪称是中国工艺美术界的奥林匹克。

  自此,四十载如一日醉心于蜀绣的杨德全,实至名归,终于成为继郝淑萍、孟德芝之后,川内第三位蜀绣“国大师”。

  从上世纪九十年代成为“中国刺绣艺术大师”、“四川省工艺美术大师”,到如今升为“国大”,杨德全称,其中的孤独寂寞外人很难想象。“真正进入蜀绣的精神世界,我才恍然悟到,这里头真是五彩缤纷,大有名堂。我有不少徒弟,最初进入这个行业也许只是为了那一丝兴趣,但后来都真切地被蜀绣的魅力所感染。”

  对于杨德全而言,“国大师”绝不是她蜀绣生涯的休止符。这个新起点,是杨德全笃定的使命感和旺盛的创作欲。

  蜀绣有138种针法,常用的有三十余种。在近现代发展中,这些针法的运用多已形成固定组合,有严格的规律性。在杨德全眼里,这种规律性恰恰是大家对蜀绣“审美疲劳”的原因之一。杨德全在“不破不立”的信念下,开始了自己的创新:她将传统针法拆分开,根据色彩、画面、情感表达的需要,灵活组合。

  历时六年

  打造记载了54种纹样的针法绣谱

  蜀绣技艺树大根深,而纹样绣制是蜀绣的基本功之一,工匠可以在其基础上幻化出不同的图案。八十年代,杨德全曾作为学徒,跟随成都市蜀绣厂里的前辈大师们参与纹样绣制工作。然而在那之后,却未曾有人对这些针法、纹样进行系统、全面的整理。“那时候还是比较随性的,没有想过要对纹样的绣制进行规范化的文字记载。”六年前,杨德全萌生了梳理、总结纹样的想法,她想仿效乐谱,出版一部有谱系、有来路、有根基的蜀绣针法绣谱,为行业树立规范、标准,“让针法代代相传”。

  为了这本绣谱的编辑,杨德全倾尽心力。“光有纹样图案肯定远远不够,还要有过程及详细的文字记载,这样后来人才有迹可循。”有些针法实在复杂,她就把手势画下来,方便参考。此外,她还为每幅纹样创作了一首小诗,“严格来讲其实都是打油诗,但我觉得它们能赋予蜀绣浓烈而浪漫的生活气息,拉近蜀绣与老百姓的距离。”

  历时六年倾心打造一本绣谱,杨德全坦言,其过程又苦又枯燥。这本记载了54种纹样的针法绣谱《皇汉蜀绣丝韵谱——觅针》,本计划于今年年初面世,然而其中有几份图样在撰写、编辑过程中不慎丢失,精益求精的杨德全不得不推迟出版时间,重新补绣。而正是这次补绣,让她更加笃定其绣艺之路。“单凭记忆重现那几份纹样着实很难,但我循照自己之前的文字笔记,补绣起来就有章法多了,效率大大提高。这不正说明绣谱行之有效?”

  感悟万物

  开阔的视野为作品注入鲜活生命力

  在绣坊里,杨德全常常教诲徒弟,“做蜀绣必须要细心观察、视野开阔”。年轻时,杨德全对色彩的把握,多来源于对已有的作品的学习,没有自己的风格和理念;随着年岁的增长,她逐渐意识到,广阔的自然才是真正的“色彩大师”:四季流转、云兴霞蔚、草长莺飞……细致入微地观察自然之妙,才能为作品注入鲜活生命力。

  杨德全曾在接受采访时一再强调,蜀绣需要“针”工夫,更需要“真”工夫,开阔的视野和文学艺术修养必不可少。“音乐和刺绣看起来关联不大,但音乐的节奏、韵律能感染、熏陶人的内心,这种影响对针法的运用大有裨益;与绘画相比,刺绣能通过丝线的材质,展现出不可比拟的光泽感,但画家对线条、色彩收放自如的讲究,非常值得刺绣学习。”甚至,从建筑上,杨德全也能体悟到艺术间的共鸣:在“水城”威尼斯的圣马可教堂,她发现,教堂里的砖面、装饰,竟与蜀绣的“斜方三色锦、方格叠花锦”锦纹样惊人相似;在芬兰赫尔辛基,她也观察到教堂的彩绘玻璃与蜀绣纹样的相近。“平日里要日积月累,丰盈知识,这样作品的情感才能真实贴切,打动人心。”

  蜀绣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商周时期,西汉时技法就已达到成熟;而如今,在“苏、湘、粤、蜀”四大名绣中,蜀绣发展相对滞后,市场份额、知名度犹不及苏绣,这是杨德全心中最大的遗憾。“蜀绣经过了几千年代代相传的千锤百炼,现在却得不到应有的认可,宣传力度也欠缺。如果蜀绣的精粹得不到传承、保留,是我们传统文化的巨大损失。”

  跨界之路

  蜀绣更需在年轻一代中传扬

  跨界合作,是杨德全为蜀绣探索出的一条新路。年初,同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水井坊向杨德全发来邀请,希望她作为蜀绣的代表,参与一场以“锦绣年华,致敬匠心”为主题的品鉴会。酿酒与刺绣,这两样技艺看似毫不搭调,但杨德全深谙二者作为传统文化精髓沉淀的共通之处。品鉴会上,杨德全将蜀绣的历史、工艺、内涵娓娓道来,引得在场观众动容;展出的《三异绣金丝猴与牡丹花》等作品,更令人叹为观止。

  四月末,杨德全又率领成都蜀绣博物馆,与远洋太古里、建川博物馆等联合呈现了“芳径——流动的中华鞋履文化展”。这场以“鞋”与“绣”为主题的展览,对中国古代绣鞋的历史进行了回溯。除去自己的单面绣《新派刺绣山水——风之韵》与双面绣《三星堆金面铜人头像》外,杨德全也展示了“斜方连环三色锦”“叠彩万不断”等六种纹样。

  在展览现场,杨德全注意到观展的年轻人对蜀绣作品其实很感兴趣,“年轻人对蜀绣的魅力是认可的,对蜀绣的技艺是欣赏、敬重的,但无奈他们平常接触机会太少,无从了解。所以我一再呼吁有识之士能加大对蜀绣的宣传,让年轻一代了解、接受,蜀绣才会得到传扬。”

  成都商报记者 谢礼恒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微信扫一扫,即刻分享!
责任编辑:叶冬梅
首页 | 网站地图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 网络110报警服务 | 12321垃圾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新闻网站联盟

版权所有 中国乡镇网新闻中心 投稿邮箱:2135293720@qq.com 电话: 4009-916-216 蜀ICP备13027954号

法律顾问:四川滨河律师事务所律师 徐旭 关于我们 | 加入我们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电脑版 |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