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把自购新房提供出来,用于培训农村教师免费使用,自己仍然“蜗居”;她与农村教师通信近50万字,却无暇更多顾及家人;她自2005年至今9年间,自费组织名师志愿者送教下乡1000余次。
她今年48岁,是青岛市教育局的一名普通干部,也是成立于9年前的“琴岛教师成长工作室”的创始人——李淑芳。 点亮农村教师的“希望之灯” 李淑芳的老家在青岛即墨市移风镇,她原是镇上的民办教师,24岁那年,在恩师高鸿秀的鼓励和悉心辅导下考上了青岛大学师专音乐系,毕业后分配到青岛市基隆路小学当音乐教师。 1996年,李淑芳考入青岛市教育局师范教育处从事教师培训工作。在外人看来,这是捧着“金饭碗”的好日子,完全可以享福了。但来自农村的李淑芳一直没有忘记农村的孩子们。关注农村教育的她,在与老家亲戚和其他农村地区的教师交流中发现,由于环境相对闭塞,十几年来农村教育并没有长足改善。如何改变教师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如何从本质上提高农村教育质量、实施素质教育?在长期的教师培训和阅读教育书籍过程中,李淑芳苦苦思索着…… 2005年,李淑芳自掏腰包4万元,在青岛市教育局的支持下创办了全国首个致力于农村地区学校发展及教师成长的志愿者组织——琴岛教师成长工作室,专门关注农村及城乡接合部的学校发展和教师成长。 圆农村教师校长的“成长梦” 到城里培训是件好事儿,但是农村教师人手少走不出来怎么办?李淑芳决定送培训下乡。为了有效提高教师授课水平,李淑芳创造了“同课异构实境研修”的培训模式,把课堂变成了培训现场:城区和农村乡镇的2至3名教师同上一堂课,课程、学生都由偏远学校的教师选定,课后现场点评。 “简单说,这种模式采用送教下乡的形式,安排青岛市的名师和农村教师同上一堂课,课题由农村教师确定,上课用农村学校的学生。”李淑芳解释说。这种比较式实境研修对现场听课教师来说是一种润物无声的震撼。“参与‘同课异构’的偏远学校教师,往往会恍然大悟,原来只要多讲一句、引导一下,就可以把先进教学理念融入到课堂上”。 被评为“最美乡村教师”的青岛市开发区农村教师薛跃娥说,是琴岛教师成长工作室帮助了她成长。为了表达她的感谢之情,她将自己的奖品——笔记本电脑捐给了“工作室”。 “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在送教下乡的过程中,李淑芳深深感受到农村校长们对先进办学理念和方法的渴望,在工作室的努力下,“琴岛校长联盟”孕育而生。这个体制外的平台,让校长们以志愿教师的身份自由交流、平等探讨,目的只有一个:分享学校管理经验,促进城乡校长共同成长。 自家新房成为培训“温馨小屋” 为了更好地探索教师培训方式,2006年起,李淑芳在自己家里开展“教育沙龙”,组织农村教师一起探讨教育方式,总结教师喜欢什么样的培训。这样的“沙龙”经常从早上开到晚上,直到深夜大家才恋恋不舍地离开。 看到教师们拖着疲惫的身影在冬夜里寻找便宜的小旅馆栖身,李淑芳的心中满是酸楚,她又做出了一个常人难以理解的决定,她召开家庭会议,商量把刚刚装修一新并准备搬进去居住的新房贡献出来,改成教师宿舍,无偿作为外地农村教师的培训基地,安排来培训的农村教师免费吃住。 邻居们对她的决定无不感到心痛和惋惜,唯有李淑芳觉得值!走进这个“温馨小屋”,平整的墙上安装着黑板和宣传栏,还有六张上下铺的铁床。“这是我和丈夫一根根铁棍搬进去,自己动手安装起来的。”尽管自己一家人仍“蜗居”在老房子里,李淑芳却毫不在意:“在这里,我为农村教师答疑解惑,打开心结,排忧解难。让他们郁郁寡欢地来,神清气爽地走!来过的教师们都叫我‘知心大姐’!” 2005年至今,作为全国首个关注农村教育和农村教师成长的民间志愿者组织,“工作室”已先后接300余名贫困地区教师进城“取经”。目前,“工作室”已有加盟学校20余所,网站注册会员1100余人,培养出1位全国“最美乡村教师”薛跃娥、23位全国优秀校长、24位全国优秀班主任。 在李淑芳的带动下,“工作室”的足迹遍布山东临沂、威海、淄博、泰安、潍坊以及江西、贵州等多个省市。更多的志愿者加入“工作室”,李淑芳从最初的孤军奋战到现在成为一个拥有海外华人、外国留学生、全国知名专家学者、大学教授、一线名师和校长、在校大学生在内的庞大爱心团队,琴岛教师成长工作室——这个致力于农村地区学校发展及教师成长的志愿者组织正在不断壮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