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乡镇网

热门关键词:  请输入关键词  怀远县  杏林镇  as  华州区杏林镇

泸州:孔子第七十五代宗亲修家谱四十载 传承不断代

2017-03-06 15:51 泸州新闻

不久前,一本近50万字、厚达数百页的《孔子世家谱·纳溪谱》(上下卷)再次修正后又一次印刷完成,主笔人孔祥生(字文普)小心翼翼地将它锁在衣柜里。“印数不多,记录了泸州纳溪、云南、贵州孔氏家族的有关资料,保存好才方便给他们……”这些年来,孔祥生视续修家谱为生命的全部。身患肺癌的他不仅完成了《孔子世家谱·纳溪谱》的编写,更耗费心力完成了《孔子世家谱西南谱上册》(1-5卷)。

孔祥生和他的家谱

孔祥生和他的家谱

“在泸州,有族谱记载的孔子后人有9000多人,百岁以上的有3人,仅纳溪区就有3000多人。73岁的孔祥生修编孔子世家谱40多年,身患癌症仍在坚持……”清明节前夕,一位热心读者打进泸州晚报新闻热线3190929,希望大家关注这位为续谱清贫一生,却从未放弃的老人。

在热心读者的带领下,记者来到纳溪区安富街道火炬社区孔祥生的家。老式厂区职工宿舍,楼道狭窄,电线裸露在外。虽然地处半山腰,能远眺长江,但宿舍很是冷清。

“很多人挣钱后都搬到城里生活,像我们这样生活几十年的,已经不多了。”孔祥生的家,两室一厅不足60平米,屋内没有任何装饰,一张旧得不能再旧的沙发,没有了弹簧和海绵,稍不注意就会坐空;几把破旧的小竹椅,两张老式桌子放在客厅和阳台,上面堆放着大包小包的中草药,本不宽敞的房间显得更加拥挤,孔祥生却视为宝贝。这些年来,这两张桌子既当饭桌,又是书桌,陪伴他完成了近五十万字的《孔子世家谱·纳溪谱》(上下卷),记载孔子第56代孙孔希瑶入川后,到现在已经第79代的宗孙名录……孔祥生把这套倾注他四十多年心血的宝贵家谱,赠送给泸州市图书馆。

泸州:孔子第七十五代宗亲修家谱四十载 传承不断代

他的修谱

源于四十年前族人的委托

“我没有读过多少书,却喜欢寻根问祖。小时候,家族的长辈们就告诉我说,我们是孔子的后代,有史记载。”孔祥生说。

xiaof150428 - 副本

xiaof150428 - 副本

孔子世家谱是一份有着特殊意义的家谱,它不仅记录了2500年来家族的繁衍兴衰,还承载中华几千年文明历史的传承。翻阅大量的资料,孔祥生得知,西南地区的孔氏支族起源于明朝建文2年,靖难南征时,孔子第56代孙孔希瑶入川,于邻水安家,生子讷洪。讷洪生五子:公纪、公纯、公高、公胆、公锡。“西南地区8八九成的族人都是五子各支迁居繁衍的。据我统计,西南地区现有孔氏族人三十余万,远远超出全国《孔子世家谱》统计的数字。”

1960年,孔祥生参军,在红原、甘孜等地工作过,他陆陆续续对家谱进行了了解和收集。而真正意义上修谱、续谱的开始,要从1973年说起。当时孔祥生担任纳溪人民武装部任区武装部部长,不少族人多次委托他修《孔子世家谱》,热心的孔祥生便答应了,他也想借此机会研究孔家历史。

孔祥生平时要工作,修谱、调查等工作,只能在周末和节假日进行。孔祥生自己制定了一幅纳溪的地图,标注所有乡镇,每走完一个乡镇,他就圈一个以此做标记。没有电脑的年代,所有的写作全靠笔和纸。1978年,经过长达5年的收集、整理和写作,孔祥生的草稿完成了,十多万字是他用钢笔一字一句地写下来的。但由于诸多原因,未能印刷成册,孔祥生将手稿放在干燥、通风的衣柜里,当宝贝一样珍藏。


微信扫一扫,即刻分享!
责任编辑:中国乡镇网
首页 | 网站地图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 网络110报警服务 | 12321垃圾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新闻网站联盟

版权所有 中国乡镇网新闻中心 投稿邮箱:2135293720@qq.com 电话: 4009-916-216 蜀ICP备13027954号

法律顾问:四川滨河律师事务所律师 徐旭 关于我们 | 加入我们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电脑版 | 移动版